吾教诗,所欲在诗

来源 :快乐作文(7.8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君:上次我们聊诗聊得很开心,我觉得聊得还不尽兴呢,孩子们的诗歌实在让我爱不释手。小孩子的诗歌语言表达、格律,都还很稚嫩,说白了,其实就是高级顺口溜,但它们带给了我很多快乐的享受。我完全没有以诗的标准来读它们。咱们先来读两首:
  见阿迅有感
  清澜山学校 赵子墨
  央视迅姐来清澜,青春拼搏大讲谈。
  家长孩子共分享,亲密无间旧曾谙。
  一人撑起家中担,初到日本扬风帆。
  寻寻觅觅孤独行,探索演艺世界观,
  虽然道路不好走,艰难坎坷多心酸。
  欢乐痛苦都经历,听罢泪眼湿青衫。
  (注:阿迅,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迅。她于2018年12月7日到清澜山学校分享会进行签售演讲。)
  思 心
  清澜山学校 杨子曦
  坐靠木椅赏古文,休闲细阅三两篇。
  一叶障目偏信书,郑人买履尺码先。
  固执守成奉死物,愚不可及读死书。
  世人都觉此人傻,可有苦衷不曾言?
  (注:近日随君师课堂读文言文,遂有感。)
  艳平:孩子们的顺口溜还真不是胡编乱造,从顺口溜中不难发现,他们在认真地观察与体悟生活,在专注投入地研究课堂。这些用心之言,堪称诗歌!
  晓东: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从“旧曾谙”“湿青衫”“一叶障目”“郑人买履”“守成”都可以看出小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这绝不是顺口溜,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志强:这些孩子在用诗歌记录事情,更是在抒发他们的真实感悟。第二首诗中“世人都觉此人傻,可有苦衷不曾言?”两句也引发了我对“一叶障目”“郑人买履”等故事的重新思考。
  王君:我读的不是诗,我读的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思”。这样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很喜欢。它们既是孩子们的语文作品,更是孩子们的精神产品。所以,每天帮助孩子们制作诗歌图片发表在班级微信群,讓家长们跟我一起分享孩子们的精神大餐,这对我是一件每天都很刺激的事情。晓东曾经问我,你坚持做这么一件大家都很难坚持做的事情,是不是要把全班同学都要培养成诗人?大家觉得呢?
  志强:我觉得很好哇!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诗意,每个孩子天生都是诗人。王老师如果能够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诗人气质,善莫大焉!
  艳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诗人恐怕有点儿难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写出比较好的诗是不是我们的一种奢望?
  王君:晓东,你坚持自己的专栏,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文学家吗?
  晓东:那肯定不是啊。专栏只是形式,促进写作练习才是目的。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就好,如果以文学家、写手作为目标,写作练习就太好高骛远了。
  王君:我同意这个观点。“写作”应该是每一个现代人的基本技能,至于学生能够在文学创作上走多远,那得看他们的造化。我带领学生写诗也是一样,从来没有希望人人成为诗人,我的目标只有两个:一是换个花样让孩子们进行语言实战;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多少有点儿诗歌的眼光。
  志强:诗歌的眼光?这个提法很新颖。诗歌的眼光和一般写作的眼光有哪些不同呢?
  王君:按照我们青春语文“打通活法与教法”的思路,我心中理想的“诗歌眼光”可以这样来形容:第一,写作要断舍离。古体诗歌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简练的。创作古体诗歌,没有一点儿“丢”的勇气怕是不能创作成功的。于纷繁芜杂的生活中提炼诗歌创作的材料,比创作任何文体都能检验和磨砺这种勇气。第二,写作要从心所欲不逾矩。短小的绝句二十几个字,长诗也就几百字,应该说古体诗歌的文字舞台天生就比较逼仄,但优秀的诗歌,却从来不会受限于舞台。所以用这种文体来练习各种写作基本功,叙事也好,描写也好,议论也好,都是让学生戴着紧箍咒在跳舞,从开始的必然施展不开到慢慢可以自由舒展,这就是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炼过程。第三,写作要有蹊径另辟心态。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创新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可能性。用古诗的练习让学生能够一眼瞅见创新带来的不同效果,是比其他文体都俭省的方法。少必然轻,轻的东西,负重就少,成见就少,转身就会快,会灵动,哪怕是实现颠覆性的改变,也容易些。所以,用古体诗歌来训练学生独辟蹊径的意识和能力,是有天然的优势的。
  艳平:经王老师这样一分析,我懂了,原来王老师教诗的用意在诗外。
  王君:是啊!大部分孩子长大以后是不会用诗歌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的,如果我现在不趁他们还相对较“闲”的时候,激发他们创作诗歌的潜能,享受一下诗歌的魅力,很多孩子恐怕一辈子都不会有诗歌创作的体验。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那真就可惜了。所以我现在是“趁虚而入”,在孩子们“少年情怀总是诗”的时候吆喝着他们写写诗。学诗是一种体验,也是一个路径,其实我还是想通过这种古典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现代思维,帮助他们养成快乐生活的思维方式。
  晓东:王老师的这个想法真是太超前了,也算古典和现代的一种结合了。王老师平日你是怎么和孩子们论诗的呢?我很感兴趣。
  王君:我是行动派,讲究干起来再说。因为我不培养专业的诗人,所以我就追求自由表达,在格律上暂时不提太多的要求,只在班级诗歌故事中渐渐地把一些启发融进去,总之是从来不会直接讲写诗的知识,只渗透诗歌的思维方式。
  艳平:什么是班级诗歌故事?
  王君:孩子们每天都排着顺序写,遇到校园大活动,还有人人都参与的专题写作活动。只要写,就会有故事,故事有了,引导的契机就有了。我先讲一个写作故事吧。我们班写诗,很多家长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有些父母还跟孩子赛诗,以此来推动孩子的写诗积极性,热闹得很呢。比如李德元和他的妈妈,就经常赛诗。上周,我上了《小王子》整本书阅读的第三堂课《因为爱情……》,跟小孩子谈爱情,很有挑战。下课后,德元妈妈就和德元进行赛诗,母子俩现场限时写作,大家来评一评,更喜欢谁的诗?   咏语文公开课
  清澜山学校 李德元
  君师上课再创新,《小王子》里谈爱情。
  同学羞羞又开心,脸红捂耳装不听。
  王子初恋有危机,要留初吻嘴不亲。
  失恋单恋三角恋,围绕此书弄不清。
  爱情如同小精灵,寻找精灵要靠心。
  商店里面买爱情,钻石不如真爱行。
  爱的心思谁愿听,欲将心事付瑶琴。
  日虽已去月仍明,人虽离去爱永存。
  咏语文创新课
  李德元妈妈
  君师大胆又创新,语文课堂讲爱情。
  玫瑰狐狸小王子,失恋单恋都伤心。
  三步台阶思考深,初恋危机有原因。
  爱情到底是什么?神秘遥远搞不清。
  同学害羞又兴奋,扭扭捏捏不吭声。
  君师善诱勤鼓励,方才上台吐真心。
  年纪虽小思虑深,各抒己见耳目新。
  语文课里有生活,爱情观点初启蒙。
  艳平:我喜欢德元的小诗,尤其是最后两句,有那么一点儿形象性,又有那么一点儿哲理性,还有那么一点儿独特性,这应该是诗歌表达的很高境界了。
  晓东:我更喜欢德元妈妈的小诗,德元妈妈虽然没能现场聆听王老师的课,但是却能用诗句把王老师的课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这种能力一般人不能及。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如此有文采,也当有父母之功啊!
  志强:我比较喜欢德元的诗歌。读德元的诗歌,我仿佛走进了王老师的课堂。“同学羞羞又开心,脸红捂耳装不听。”孩子们谈爱情时既害羞又兴奋的样子活脱脱展现在我们眼前。多么形象的描写呀!
  王君:大人孩子写诗还真不一样呢。比谁的诗更好不是最有意义的,我最自豪的是写诗改善了孩子们的家庭生活的气氛,提升了家庭文化生活的质量。再讲两个赛诗故事吧。冬天的清澜山校园真是美呀,自始至终一派春色。常在南方居住的人都屡见不鲜了,但我们从北方过来,可惊讶,可喜欢了。我们校园里连续几个月开着异木棉,冬景胜春景!不仅是大人,就连小孩子,也得了美丽迟钝症和幸福迟钝症,真让人着急!所以,那段时间,我就经常给班上的每日一诗活动命题,邀请孩子们写写校园里的花花树树。我们学校的摄影师高老师的拍照水平了得,我还经常让孩子们为他的“神照”题诗,我随便选三首有代表性的,大家来聊聊,你们喜欢哪一首?如果让你来聊诗,你可以跟孩子们聊些什么呢?这些诗是针对同一组照片写的,所以很能用来研究小孩子不同的视角和思考习惯。
  咏冬日校园木棉
  ——观高老师美照有感
  清澜山学校 孙宇越
  红花朵朵开枝头,满校秋色关不住。
  不出声音如星斗,只求园里留粉墨。
  全力绽放冬天枯,绿叶缓落碾为泥。
  娇容凋零浑不怕,留取真心照清澜。
  清澜·冬月木棉
  ——观高老师神照有感
  清澜山学校 丁诗城
  粉如红雪洒清澜,娇艳欲滴花叶繁。
  春似未离藏其中,一枝可御万冬寒。
  咏清澜秋色
  ——咏高老师校园美照
  清澜山学校 李德元
  红异木棉冬日开,清澜山水聚人才。
  白云柔软天空蓝,千国之旗挂起来。
  绿瘦红肥葡萄牙,尼日利亚是青白。
  空中太阳阿根廷,美丽枫叶加拿大。
  花香书香两相宜,清风徐来花满地。
  相信终将有一日,清澜学子当唯一。
  (注:因正值校園大学节,校园里飘着各国国旗。)
  艳平:丁诗城同学的诗诗意诗味更浓些。他的诗有色有味,有理有趣,有景有情,当真做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身手不凡!
  晓东:我喜欢德元的诗,他的诗非常有想象力。
  志强:诗城是一个传统文化素养很高且喜欢思考的孩子。他的诗有唐诗的韵味,我喜欢。“春似未离藏其中,一枝可御万冬寒”,简直是神来之笔。
  王君:有一天黄昏我值班,一抬头,哇,发现晚霞好美,于是连忙拍下来发在班里,并且请今天值班的孩子以此作诗,我选三首,你们来试试如何跟孩子们聊聊。
  咏校园晚霞
  清澜山学校 钮江恒
  校园晚霞隐约现,层层云霄遮视线。
  白中透红如仙境,极似牡丹绝美颜。
  冬 暮
  ——记学校景色
  清澜山学校 左凯仁
  日暮红云一色金,双楼并立遍地阴。
  半片孤云随风起,满树残花落绛英。
  悟夕阳
  清澜山学校 丁诗城
  龙鳞现长空,原是夕照红。
  木棉呈异彩,暖意数几重。
  此景非寻常,乾阳气息浓。
  耀光何所似?学子清澜中。
  志强:我最喜欢的是《冬暮》,诗中红、黄、黑、白、绛等各种颜色相衬,像是莫奈笔下的油画。“一色金”与“遍地阴”相对,“半片孤云”与“满树残花”相映,在形象地勾画冬日傍晚美景的同时,又可谓是炼字炼词之典范。
  艳平:这些孩子真是诗心荡漾,丁诗城的《悟夕阳》多有气象,用“龙鳞”二字比喻夕照,一扫之前文人墨客夕阳悲寂之感,大有少年凌云之格局,叫人赞叹!
  晓东:这些孩子非常有想象力,钮江恒的那句“白中透红如仙境,极似牡丹绝美颜”真是妙绝!
  王君:去年,孩子们去南昆山完成童子军课程,一大批有意思的诗就诞生了。我随便选了几首,大家一定有的聊。
  忆南昆童军
  清澜山学校 申雨航
  童子军营体验多,编织竹篮做弓箭。
  野外攀爬练速降,清澜山人南昆战。   童军之旅·飞渡石岩
  清澜山学校 谭海川
  飞岩走壁非易事,天降悬关何所渡。
  战狼飞跃如添翼,索道无颜色却出。
  上天入地新体验,齐心協力闯难关。
  童军将至收官时,你我皆把真理悟。
  晓东:诗歌的源头是生活,如果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那么情到深处即为诗。雨航、海川都具有一颗诗心。
  艳平:孩子们不但是生活小能手,也是写诗之能手,他们能将生活的点滴融入诗歌当中,这才是写诗的王者之道。
  王君:每一次专题诗歌创作活动都能够让我发现一些孩子成长的奥妙。比如我们每一年圣诞节都会带学生去外地研学。今年我们去的是成都,同学们的选材和写作异彩纷呈。但我发现其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男生写的诗普遍比女生写得好。为什么会这样?我随便选了杨子曦和边扬策的诗歌给大家聊聊。从他们的诗歌里边是可以看出男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优势所在的。
  游武侯祠
  清澜山学校 杨子曦
  侯祠夫如何,琉璃揽千宝。
  百将聚堂前,举戈守皇龙。
  三英镇内宫,子孙也当雄。
  双骨利剑心,青龙眼冒凶。
  蛇矛壮体魄,良相辅神通。
  绝世昭烈殿,孔明指西东。
  咏峨眉日出
  清澜山学校 边扬策
  火冰二海缝隙间,一丝红线隐若现。
  万丈霞光撕天地,照耀万物尽失颜。
  都江堰
  清澜山学校 边扬策
  都江古堰浩荡荡,整分三段居险要。
  此境只应天上有,李冰父子千年骄。
  咏峨眉普贤像
  清澜山学校 边扬策
  百丈普贤望天下,傲立金顶大气场。
  素手一扬如意现,温柔可敌气怒狂。
  艳平:女孩儿的诗温婉内秀些,可能在思维格局上,容易亦步亦趋,不敢大胆突破。男孩儿就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于独立阔大,因此,写出的诗往往更有独特性和创造力。
  晓东:我觉得男孩子视野也比较广阔,历史名人、文化古迹都可以进入到他们的诗歌。
  志强:是的,我觉得男孩儿还有一种英雄情结,绚丽的日出是“万丈霞光撕天地”。男孩子的这种英雄情结使得他们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大气魄。
  王君:我们就是这样,边写边玩,边玩边学,边读边写,边写边悟,慢慢地,孩子们多少就都懂点儿诗了,有点儿底子了。还有好多有趣的诗没有篇幅展示呢。语文界的大诗翁赵谦翔老师每个月到我校来一次,他特别爱给孩子们讲诗,讲得特别有见地,孩子们很受用。白睿安同学就用写诗来记录这件事:
  赵老修诗
   ——咏赵谦翔老师授课
  清澜山学校 白睿安
  赵老文采狂,诗词大变样。
  万千巧组合,字句似魔方。
  王君:赵老很喜欢小白同学的诗,于是和诗一首。
  赠白睿安
  赵谦翔
  白如雪花净如玉,睿思敏捷多才气。
  安心学诗谁能比?定登岱宗创奇迹。
  (注:本诗为藏头诗)
  王君:爷爷辈和孙子辈以诗相和,是大浪漫,大诗意啊!吾教诗,求的就是这样的浪漫和诗意。诗和远方,其实都在跟前,都在自己心中。
其他文献
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樱花的花瓣较小,颜色多为粉红或白色。我见过的樱花,更多似乎是介于两种颜色之间,嫩红中含着素白的花色是那般淡雅,犹如在水中涤荡之后,有了一种一去尘埃之后的脱俗,又像是原本色泽浓艳的花瓣在水中浸渍,退去了几分娇红,多了几分苍白。  我觉得樱花的美正好印证了“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看樱花就要看繁花锦簇、片片丛林的热闹,其他花则不然,俏皮的红杏只需一枝就可充当报春的使者——“
期刊
【我仿我秀】  老家位于一个僻静窄小的巷子里。小巷一侧是红砖墙和房屋,因为长久不用,墙上的各色植物,纷纷从砖缝中探出头来。  红砖砌成的墙面上斑斑驳驳,砖块几乎一触即碎,颜色也十分黯淡,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经历过的悠长岁月。墙上的植物却从未显示出什么新旧与兴衰,一如往常,生机盎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爬山虎,它用细细藤条上小而有力的触须牢牢抓住遇见的缝隙,或干脆直接紧贴着墙面,在确认稳定安全后,用细小的
期刊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
期刊
①人不仅能创造工具,而且能创造自己。比如:人生之长、宽、高这三个尺寸,便是我们自己建造起来的。  ②人生的长度或曰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人生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而不知道他们自己是健康的主人。他们是以无节制的行为违反健康的行事,这就是以自己的情欲背叛了健康。”真不愧为古希腊首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话与现代健康观何其相似!他的话令人想起当今世界卫生
期刊
豆蔻年华,朝气蓬勃,我们青春,我們阳光,我们爱笑。可是,总有一些时候,笑得不合时宜,笑得不讨人喜,笑得后悔不已……可是,我爱笑,我单纯,有错吗?
期刊
书名:《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作者:[加拿大]扬·马特尔  翻译:姚媛  出版:译林出版社  推荐  理由  1.《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扬·马特尔的代表作,2001年出版,2002年获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布克奖几乎是“最好看的英文小说”的代名词。2003年获加拿大CBC广播电台读书竞赛冠军。  2. 2011年1月3日,中国著名导演李安将《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编为同名3D电演。
期刊
谋篇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即用清晰的思路来组织安排文章的内容与层次。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你的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就必须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让文章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下面结合2018年中考作文谈谈常用的创新式构思法。  1.加小标题,简明醒目。在行文中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既可以自我拟定,也可
期刊
时光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如山风呼啸而过使万物一改容颜,  却在一处静谧的空间中,  亦有安之若素者风韵犹存,  不惊不喧,  这便是幽幽的书香……  书香,清清雅雅,淡入心扉。去读,去思,去想。我想,那就是分享书香,传播书香;去读懂文学巨匠、文化名人,读懂他们,就是与他们分享书香。  分享书香,滋味悠长……(江苏杨劲蕾《分享书香》)  手掌轻轻摩挲,那纸的触感,让我有种触摸到书中主人公面颊
期刊
摘 要:基于2000-2015年我国13种教育技术及外语类CSSCI期刊上有关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研究387篇论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研究前10年发展迅速,近几年则呈平稳发展态势;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证性研究与非材料性研究在数量上几乎不相上下,但实证研究视角逐步拓展;从研究内容来看,网络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以及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
期刊
学校: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第一中学  社名:春蕾文学社  奶奶是个爱花的人。  奶奶家的院子不大,种满了花花草草。春天梨花争艳,夏季月季引蝶,秋日黄菊吐蕊,冬时红梅傲雪。花开四季,各具风采。  料理这一切的奶奶也如这些花一样,充满了活力。奶奶个子不高,身形微微佝偻,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头发却不见斑白,这显然是精心打理的结果。奶奶的一双巧手也失去了光泽,整天都不闲着。在儿时,我觉得奶奶就像个魔术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