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看教育主体问题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aaa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学界关于教育主体问题的各种观点,具有共同的抽象的理论思维方式基础,这种思维方式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抽象的人,按这种思维方式思考教育主体问题虽然能得出许多理论观点,却不能澄清问题.推进教育主体问题的研究不在于引入“主体间性”等新理论,而应当坚持运用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以“现实的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依据这种思维方式思考教育主体问题,就要从具体的教育关系中分析作为现实的人的教师与学生.
其他文献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因此,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要突出服务国家战略意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率先探索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新路径,把党建科学化落在实处,提高党组织战斗力.
高校校友会作为高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校友的联络与服务功能,更承担着凝聚校友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使命.加强高校校友会党建工作,有助于拓宽党建覆盖面,促进高校统战功能的实现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助于优化党建结构,提升高校组织能力;有助于增强党建实效,完善“大思政”格局.当前,高校校友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功能认知偏差、党建效能相对弱化,组织结构相对松散、运行受限,组织运行乏力、党建模式固化,等等.对此,高校校友会可采取明确功能定位、强调政治意识与服务意识并重,优化组织结构、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