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阅读;良好习惯;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一、良好阅读习惯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曾有专家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书对孩子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书不仅教给他知识,带他认识世界,还对他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性格发展都有正面影响。良好的读书习惯,将使他终身受益。
  二、良好阅读习惯包含的内容
  “良好阅读习惯”这几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其包含着的内容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一)爱护书籍的习惯
  作为幼儿,他们可能对书籍中艳丽的色彩和图案的关注多于关注如何爱护书籍,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爱护书籍,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教给幼儿爱护书籍的方法。
  (二)安靜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一种思维习惯。倾听习是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类知识的基本功。倾听是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一种行为;是与人交往的一种能力,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一个人今后学习、生活、工作必备的能力之一。幼儿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知道教师如何阅读书籍,才能从书籍中获得健康成长的“营养”。
  (三)不影响他人
  阅读需要良好的环境,阅读的人需要眼、耳、思维都全面调动,任何的干扰因素都可能影响他人的阅读效果,所以,幼儿要了解阅读对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要知道和做到不随便影响他人的阅读。
  (四)正确翻阅图书的能力
  要学会阅读,就要先学会翻阅图书,正确的翻阅图书可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有助于幼儿思维方式的转变,培养幼儿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更不是一下子养成的,那么,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行之有效的呢?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抓住良好阅读习惯包含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养成教育。
  (一)教育幼儿爱护书籍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
  书籍是搭建人与知识的一个桥梁,离开了书籍,人类的阅读就缺少了“食材”,就谈不上阅读。一个不会爱护书籍的人是不会爱上阅读的,一个不爱阅读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所以,教育幼儿爱护书籍,教给幼儿爱护书籍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爱护书籍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如何教给幼儿爱护书籍的方法呢?
  1.不乱撕书。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事物好奇心重,书籍内容的魅力本身不敌撕纸、折纸、玩纸的魅力,所以年龄越低的幼儿撕书的可能性越大。
  2.学会收拾和整理书籍。有的班级教师本身就是一个生活习惯不好,比较懒散的人,班级财务摆放混乱,在这样的班级中,幼儿耳濡目染,生活习惯也一定不好。为此,教师不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幼儿看完图书后,带领幼儿将书籍收拾整理好,摆放在规定的地方。平时也要注意在图书被弄乱以后要及时收拾整理,给幼儿起到一个模范带头作用。在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要求幼儿自己收拾整理图书。教师要随时检查书籍,发现书籍页面破烂的要及时修补、出现脱页、散页要及时装订,随时保证幼儿阅读到的图书是完整的、清洁的。
  (二)安静倾听是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
  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很大程度取决于后天的培养。教师要善于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仅会使幼儿在有效阅读中获益,同时也可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影响他人是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内容
  不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这是一个人走人社会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规则。一个人在阅读书籍时,最忌讳的也是受到他人的无关干扰。所以,在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的时候,教师应允许幼儿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呆着,自己阅读。阅读时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喧哗,更不能去打扰别人的阅读。如果有幼儿不遵守阅读规则,教师可以小小的“惩戒”一下,让他远离阅读环境,或者一个人到一边反思一会等,通过这样的教育,幼儿就会逐步养成不影响他人阅读的好习惯。
  (四)学会正确翻阅图书可以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幼儿图书中很多是图文并茂的,对于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有序的翻阅图书,看懂图画的逻辑顺序就很重要。
  幼儿园的书大多为“绘本”,就是书里有很多幼儿能看得懂的图画。这样他们在看图画的过程中,能捕捉到画中的意境,提炼画中的精髓,从而领略画中奥妙。但“翻阅图书”对幼儿来说其实是一件较难的事情,要想真正学会正确翻阅图书的技巧,除了学会以下四个步骤外,还需下一番功夫。
  1.认识封面和封底。封面就像小朋友的“脸”,封底就像小朋友的“后脑勺”,这两个地方都很重要,不能随意涂抹,更不能随意“抓挠”。
  2.如何翻书。左手轻轻压住书,把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当作“夹子”,用“夹子”夹住书的右下角,用手指轻轻一搓,一页一页有序翻阅。
  3.合上图书。即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告诉幼儿把书的“门”关上,但一定要使书的“脸”朝上,这样做书的“脸”才不会被弄脏。
  4.集体送书“回家”。即幼儿用双手捏住书的左右两边,“脸”朝上,把书轻轻放到指定位置。
  总之,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明白其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l陛,在日常工作中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培养教育,为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说细节的作用是相当大,切不可漠视细节,更不可掉以轻心。幼儿教师——身为孩子王,整天与孩子打交道,一日活动、教育教学、午睡,与孩子家长的沟通交往,都需要恰当地显示对于细节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师;关注;细节;孩子  一、幼儿教師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事事处处做个有心人,注重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自我、关注孩子。关注每一个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次进行选择的重要时期,其不仅涉及到家庭和幼儿园,同时和小学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和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想要将有效衔接工作得到有效衔接,要认识到这项工作并不是单方面因素能进行决定或是解决的。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幼儿园展开相应研究,进一步分析怎样将幼小衔接工作进行顺利开展,为孩子的健康成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班主任管理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无论是价值观和认知水平都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原则,创新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