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人到化学教学中来。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 板书”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趣味性及课堂容量。然而,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实践操作中把握得不够到位。笔者将多媒体应用于自己的化学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如何将多媒体合理地运用在化学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要有效结合
不少教师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然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对一些反应较迟缓的学生来说是向导,是福音,能帮助他们消化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投影屏幕中去而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合理,内容要适当
多媒休教学并不适用于本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对于某些章节,运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甚至比多媒体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和教法深刻研究和思考,制订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制作出朴实无华的教学课件。教学手段先进了,多样化了,但是这不表示课堂上放一些幻灯片或Flash就可以完事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就会搞的学生眼花缭乱只顾欣赏有趣的新鲜玩意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只有适量的教学信息,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过于丰富或过于贫乏的教学信息,都不利于教学,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也不能把课堂转变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学生变成看电影一样的学习。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
三 模拟实验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尤其是能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化学实验,有时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就完全放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住了,节省大量教学时间,但忽略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同时仍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多媒体关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仍然要充分发挥都是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在内容上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1,CsC1、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在应用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要有效结合
不少教师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然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边讲解边板书解题过程,对一些反应较迟缓的学生来说是向导,是福音,能帮助他们消化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投影屏幕中去而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合理,内容要适当
多媒休教学并不适用于本学科的所有教学内容,对于某些章节,运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甚至比多媒体教学更加有效。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和教法深刻研究和思考,制订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制作出朴实无华的教学课件。教学手段先进了,多样化了,但是这不表示课堂上放一些幻灯片或Flash就可以完事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就会搞的学生眼花缭乱只顾欣赏有趣的新鲜玩意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只有适量的教学信息,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过于丰富或过于贫乏的教学信息,都不利于教学,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也不能把课堂转变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学生变成看电影一样的学习。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
三 模拟实验不能取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多媒体教学的另一大优点,就在于能够模拟,尤其是能模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化学实验,有时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这样说,中学化学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正因为如此,有些教师就完全放弃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就将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模拟化,让学生在音乐、动画中轻松记住了,节省大量教学时间,但忽略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异抹杀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因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同时仍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多媒体关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仍然要充分发挥都是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在内容上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1,CsC1、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处理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在应用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水平,它始终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更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