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治疗步入个性化时代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王今年20多岁,是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经济类专业学生,即将赴澳大利亚留学深造。这本该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可小王却郁郁寡欢。原来,小王从小就有个毛病,一说起话来就磕磕巴巴,没几句连贯的,稍微一紧张甚至连音都发不出来,更别提什么公开演讲或是主动和陌生人交谈了。他因怕被同学嘲笑,平时说话很少,被同学戏称为"隐士"。这次出国留学,小王听说在国外就读要经常上台演讲,否则无法完成学业,简直愁死了。
  后来,他听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口吃矫正康复中心在开展"5+5"新型口吃矫正治疗,就前往就诊。医院里,小王主动配合医生治疗,不到半年说话就如同常人。
  口吃,指说话过程中因出现气流阻断现象而产生说不出话或说话不流畅的症状,被医学界认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复杂的疾病之一。
  
  口吃,身边的"尴尬"
  
  据统计,全世界共有8000万人患有口吃,我国有1300万人在忍受着口吃带来的痛苦。其中,青少年口吃的患病率为2%左右,儿童口吃的发病率更高,达到5%~15%,尤其以7岁组儿童的患病率为最高。口吃患者中 80%为男性,男女比为3.9∶1。口吃开始的年龄平均为3岁,少数于6岁后发病。医学上通常把口吃分为三大类:首字难发型、语词重复型、语句中断型,部分严重的口吃患者还常伴有呲牙咧嘴、肌肉痉挛以及各种伴随动作。口吃的表现变化多端,形式各异,辅音与元音口吃比例为5∶1,一般两者都有,96%口吃发生在开始第一个字(首字难发)。
  口吃虽然不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直接损害人的身体,但它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极大的困难。比如,买东西、打电话、与人交谈等,在常人看来非常容易的事情,却被患者视为畏途。有许多青少年由于口吃而失去了就业和升学的机会,例如商贸、外语、政法、师范、公安、军事等院校都不招收口吃患者;在应聘面试中,口吃患者无法与常人竞争,求职之路困难重重;在恋爱婚姻方面,他们也常遭受打击……口吃给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所带来的压力和挫伤无以言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1300万的口吃患者中,儿童是一个尤需关注的群体。这不仅因为儿童口吃的发病率比成人要高得多,而且在于口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大,甚至成为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口吃是在儿童时期发生和形成的,成年后发生者很少见。而儿童口吃的诸多成因中,模仿致病是一个主要因素。据调查,577名口吃者中模仿致病占77.5%。然而,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却存在这样的误区:口吃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实际上,最新研究表明,很少有儿童能在不治疗情况下克服口吃,并且在4岁以后,口吃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的可能性明显下降。在治疗前等待的时间越长,儿童口吃将越严重。因此,当孩子出现努力说出词汇、音调升高、气流中断或舌突出;表达困难时出现沮丧、眨眼、点头或面部歪扭等继发症状;害怕与人交谈或避免使用特定的单词或声音和多次重复部分单词;此时,应立即带他去专业治疗中心接受专业治疗。
  
  传统口吃治疗的"三大误区"
  
  口吃治疗有较长的历史, 传统上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暗示疗法、强迫疗法等,一些疗法后来在实践中被否定,而另外的一些被认为有部分效果的传统口吃治疗在总体疗效评价上也不够理想,疗效并不稳定,究其原因存在着三大误区:
  1.认为口吃仅仅是一种心理障碍,因此治疗专门针对心理障碍,采取与其他心理疾病相似的治疗方案。但据最新脑扫描研究发现,在口吃时患者脑活动存在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说话时应该活跃的左脑区域(言语语言的产生部位)变得不活跃,而应该静止的右脑区域却变得活跃。脑扫描研究还发现,患者出现口吃时,其中枢听觉加工区域、听觉和躯体感觉的整合区域活动性异常低下,提示口吃可能与患者不能有效整合听觉信息和位觉信息有关。由此可见,口吃患者客观上存在某种生理缺陷或异常,这也是单纯接受心理治疗只能维持短暂疗效的原因。
  2.采取不科学的语言训练方法,如强调难发音、节拍发音法、不歇气朗诵法等。这些方法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即使患者可以在医院里一时性摆脱口吃,但出院后很快就复发了。此外,一些语言训练矫正治疗不够系统和连贯,治疗医生的责任心也不强。其实,语言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若患者抱有侥幸心理或急功近利的想法,常无法坚持下去,此时医生若未加提醒、不及时予以纠正,疗程往往就半途而废,甚至有的还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3.缺乏必要的社会康复治疗。矫正口吃的目的是让患者恢复正常语言交流的能力,本身就需要一个实践和熟练的过程。如果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无法融入社会,造成语言交流机会不多,就会严重阻碍矫正治疗的顺利进行。许多治疗机构没能摆脱传统的医疗模式,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采取消极等待的态度,是治疗没有进展又一个原因。
  
  "5+5",口吃治疗进入新时代
  
  针对传统口吃矫正治疗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国内外口吃治疗专家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在诸多的探索和研究中,我中心首创"5+5" 口吃矫正治疗方案,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口吃治疗界的高度关注。对照研究显示,坚持完成"5+5"疗程的治愈率,比仅接受短时间语言训练高4~5 倍,经上百例临床验证,该疗法有效率达95%以上。
  "5+5" 口吃矫正治疗方案涵盖了语言功能训练、心理障碍排除、社会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系统地解决口吃发生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良好的语言习惯。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指5天集中的团体式矫正治疗。采取"任氏"语言双轨训练、生理检测治疗和心理治疗三位一体的联合治疗方法,培养轻松柔和的说话方式,并使之成为稳定的习惯,逐步淡化和消除原有的言语条件反射。语言训练特点是贴近于日常生活,不会给听者造成任何怪异的感觉,而且结合拥有国家专利的微电脑口吃康复仪,使患者在耳机中听到自己被略微延迟的声音,由此减慢患者的语速,改善大脑语言协调功能,使其说话更加从容,从而减轻口吃症状。临床证实,这种办法可平均减少口吃75%~85%。
  第二个阶段,指5次固定间隔时间的复诊。在这一过程中,医患双方共同参与使治疗得以延续。一方面,通过复诊,患者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使医生能够有的放矢地调整治疗方案,使整个治疗更为个性化,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另一方面,矫正中心还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后期的康复工程,许多社会志愿者在中心的指导下主动与患者沟通,甚至成为好朋友,他们鼓励患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增加患者交流沟通的机会。在治疗过程中,中心安排了形式多样又有针对性的锻炼科目,使患者在轻松的气氛下复习、巩固所学到的各种语言技能。许多患者还成为社会爱心志愿者,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最终摆脱口吃的心理障碍。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个性化和实用性两个原则,充分体现出康复治疗的人性化特点,这在康复医学领域中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甲状腺肿瘤属于体表肿瘤,主要发生在沿海及缺碘的内陆地区。绝大多数甲状腺肿瘤患者在得到及时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后,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因为就诊不及时而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甲状腺肿瘤的早期确诊至关重要。目前,诊断甲状腺肿瘤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而得出。大多数甲状腺肿瘤患者都有颈前肿块病史,时间长短不一,一般在1~3年。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尤其是颈部有肿
期刊
张先生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年,最近因工作繁忙,加之公司应酬较多,明显感觉上腹部饱胀,有时胃部还会隐隐作痛,频频嗳气,不想吃饭,口干口苦,于是来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后,被告之患了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和中度异型增生,属胃癌前病变。经过半年多的中药治疗及生活饮食调摄,张先生腹胀消失了,胃不疼了,食欲也有明显增加。复查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轻度,肠上皮化生转为轻度,异型增生也消失了。张先生终
期刊
民间曾有许多关于“怪胎”的传闻,现代医学将此称为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就发生的发育异常和存在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缺陷,也称先天异常。   作为一名妇幼保健工作者,当我看到不少新婚夫妇主动来院索要叶酸以防胎儿缺陷,特别是看到那些曾生育过神经管畸形儿的夫妇在我们的指导下再次孕育出一个健康宝宝时,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这种预防用药,1997 年南京地区仅200人,到2002年已发展为2万多
期刊
我们知道,若需用肉眼发现胃部疾病可以借助胃镜,但要用肉眼发现消化道管壁内和壁腔以外的疾病,就非超声内镜莫属了。   提起超声内镜,也许不少人对它十分陌生。其实,它是另一种直视下的腔内超声检查技术,即在电子内镜的前端安装了不同频率的超声探头。这样的超声内镜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食管和胃肠黏膜表面的病变,而且还能 “入木三分”地显示消化道管壁内和管壁外周围病变的大小和性质,由此扩大了内镜诊断疾病的范围和能
期刊
对于脂肪,人们知道的只是:所有的脂肪都是坏东西,它们是引起癌症、心脏病、肥胖症的罪魁。  这种观点其实是过时的,并且对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实际上,适量的脂肪对于生理和心理而言都是必需的。从人体最基本的生理结构看,脂肪有助于细胞膜的构成,而有了细胞膜,细胞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另外,脂肪还是一种类似于激素物质的组成原料,从控制血压到产生疼痛感,影响身体中的每一种功能。如果某些种类的脂肪摄入不足,就会剥
期刊
加强手的卫生(即洗手和使用酒精擦手)可以终止医疗机构中的疾病暴发,减少抗生素耐药微生物的传播和降低总的传染率。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近日发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加强手卫生的指南,除传统方式外,建议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应采用酒精擦手,使用酒精擦手可显著减少皮肤上微生物的数量,起效快,而且对皮肤的刺激小。在非医疗机构中,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依然是合理的手卫生措施。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对手的卫生
期刊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于1993年1月正式下野,离开白宫初期,他心情十分沉重——他的退休抑郁症持续了整整2个月才消散。其实,很多退休的人都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因退休而抑郁    退休抑郁症是由于到了退休的年龄,社会角色的改变,社会义务的丧失,精神突感松弛、空虚、寂寞、惆怅而出现的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表现为终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抑郁、悲观、内疚
期刊
危害何在    人眼类似于一架结构精细的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感光胶片。视网膜脱离则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科疾病。为何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呢?视网膜是眼球壁最里面的一层十分菲薄、极其精细复杂的组织,显微镜下,视网膜可以分为10层,其中内面9层为神经感觉层,最外一层为色素上皮层。正常情况下,神经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牢固地相互贴附,只有当视网膜发生病理性变化的时候,神经感觉层就与色素上皮层分开,脱离原
期刊
"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简称,国际上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英文缩写为SARS)。世界卫生组织(英文缩写为WHO)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漫博士认为是"新世纪第一个严重而又易于传播的疾病"。在短短的4个多月内,全世界已有5000多人受到感染,3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然而疫情还在全球进一步蔓延……     谁是"非典"元凶?    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发生首例SARS以来,目前
期刊
当2002年11月发现首例"非典"病人时,谁会料到这小小的SARS病毒日后竟会在全球导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   2003年4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医师论坛上,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就我国广州防治"非典"的现状做了专题报告,揭开了"非典"的神秘面纱。   --编者    一、"非典"的传染特性    1. 除近距离直接飞沫传染外,还可通过飞沫污染物,如手、衣物、水等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