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lo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防治作用并从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和大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的方法建立慢阻肺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慢阻肺组、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对照组和慢阻肺组用生理盐水1 m L/100 g灌胃,1次/d;氨茶碱组用氨茶碱溶液(5 g/L)1 m L/100 g灌胃,1次/d;辛伐他汀组用辛伐他汀溶液(0.5 g/L)1 m L/100 g灌胃,1次/d。用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和TLR4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 m RNA和TLR4 m RNA的表达。结果:慢阻肺组支气管、肺组织改变及肺功能变化符合慢阻肺病理生理特点。与对照组相比,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支气管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损伤程度轻于慢阻肺组。慢阻肺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高于慢阻肺组(均P<0.01),辛伐他汀组呼气峰值流量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1)。慢阻肺组BALF中IL-8,IL-17及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慢阻肺组(均P<0.01),氨茶碱组BALF中IL-8,IL-17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均P<0.05)。慢阻肺组支气管肺组织黏蛋白5AC m RNA和TLR4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氨茶碱组和辛伐他汀组均明显低于慢阻肺组(均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茶碱和辛伐他汀可降低慢阻肺模型大鼠BALF中IL-8,IL-17及TNF-α水平,抑制支气管肺组织中黏蛋白5AC和TLR4蛋白的表达,通过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来达到防治慢阻肺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目的:以自制社会功能性衰老量表为根据,在现场人群实证基础上探析该量表判断健康人衰老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按9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样,运用自制量表获取反映研究对象社会功
目的:筛选出人GLUT3基因有效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序列,并构建出慢病毒RNAi载体。方法:根据GLUT3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siRNA片段4个,分别定向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EGFRTPK)、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氨肽酶N(ami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在乳腺癌及其分子亚型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TM法检测835例乳腺
目的:检测7-二氟亚甲基-5,4'-二甲氧基染料木黄酮(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
目的:了解中国广州男同性恋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respondent-driven sampling,RDS)来收集男同性恋样本,调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对多柔吡星(doxorubicin,DOX)所致肌原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小鼠C2C12肌原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转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