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性质与地位都有其特殊性,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数学 实践 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同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高职教育的质量、方法、师资水平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高职高等数学本身作为高职理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多年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出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两大突出问题,一是高职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于本科同学比较低,学习自觉性与自主性不强,加之高等数学本身的逻辑与严密性要求很高,这使教与学产生了较大的矛盾,高职数学老师教学也大有力不从心之感,而同学们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兴趣导致成绩下滑专业课知识储备不够等问题;二是高职学校安排给高等数学科目的课时很少,将大多数的课程安排上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而教学内容较多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也较为难以理解,这就暴露出高职高等数学专用教材的短缺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学与专业脱离的情况较为普遍,高等数学方式也很单一、考察方式也不够灵活。
  以下是笔者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在实践中的部分思考与想法,以及一些关于高等数学的实践教学中的思考意见:
  一、高等数学教学人员应正确认识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特殊性
  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的理工学科,纯理论的内容逻辑性强,而高职教育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科应当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发展以及数字程序化的发展。该课程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该应当着重其中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思考方法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将“整体思想”“转化思想”“方程建模思想”充分融入到教学的实际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因此,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应当首先正确认识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殊性以及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应当怎样进行针对性更强的教育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高职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原理来为专业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专业与数学纯理论的是提高高职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二、高等数学教学人员应不断创新教学课程方式方法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在于以“实践为目的,以满足时间需要为度”,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教学课程方法的改革,为了迎合专业培养的未来而服务。这里的实践为目的,就要求数学教学的教师与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更多搭建沟通的平台,所谓的分工不分家,每个科目的教学第一线工作者的具体教学科目不同,但是教学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人才,因此紧扣专业课知识已转移为主要脉络重新配置创新教学课程的方式方法。在方法的创新中,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式、自主研讨试等多种创新方式吸引同学们对于高等数学这一课程的兴趣,解决同学们对高等数学这一科目的心理上的抵触情绪,从而带动整个高等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下面笔者通过列举几个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便高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第一,尝试直观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例如在讲解到微积分时,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更强一些,可以联系李白著名的诗句进行讲解;第二,介绍到定积分的概念时,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不规则容器的体积问题进行课堂引入环节,这样的例子不在于让同学们真正测量体积而在于让同学们意识到学数学的魅力是无处不在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存在科目;第三,定期不定期举行座谈会,与同学们在心灵上渗透数学课程的魅力,尤其是对逻辑能力较弱的学生更应当帮助其树立信心不断进取;第四,尝试师生角色位置互换,传统数学教育始終是教师“独角戏”,同学很难能够真正融入课堂内,我们改革的方向在于讲授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因此可以在课堂内进行同学习题讲解,锻炼心理素质,也为他们走向社会的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教学手段上,高等数学教学人员教学方式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
  随着现代教育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影音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也都在教室中配备了投影仪、电脑、扩音器等多媒体设备,因此,将传统的刻板的高等数学与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相结合。这样做一方面提高课堂效率,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课时不足、同学们兴趣不高的问题,扩大每节课的课程容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3D式展示过程,使得类似于二重积分、夹逼准则、空间曲面与曲线等内容时可以更好地利用立体化动态模型进行确认,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相对于过去的单纯在黑板上写公式,进行相当繁琐的公式证明、运算推导,如果错过了某一个细小的步骤学生就很有可能不再跟进从而失去了一个重要知识点的知识储备。根据上面的第二种方法,讲解数学史的同时如果在幻灯片中插入不影响正常进度的一段视频介绍牛顿与莱布尼茨等数学家的生平经历,促使同学们增强对数学科学的信心与兴趣。
  以上三个结论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思考,这些思考的结论不是以个体的形式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首先要考虑数学教学的主体特殊性,内容逻辑性,其次要考虑数学教学的形式创新问题,如果教学形式不够新颖,不能够与时俱进同样教学的成效也不能产生质的突破,再次,重视数学的纯理论性固然重要,但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综合多种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创新方法,改革高等职业数学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所有的方法的根本目的都在于提高高等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建立新的数学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果测评机制,了解并且不断适应高等数学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瑜.高职数学课程中实施数学文化教育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苏正君(1980-)男,汉族,200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助教,现从事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作文,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种重要交际手段,想象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作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人类的种种创造发明无不经过想象而生,。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朝着“在作文天地无拘无束地放飞创造和想象”的方向起步!放飞想象,我们应该保持一种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阐述产学训相结合的校企办学模式及意义,分析我校机械部实施校企合作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探讨校企合作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 校企合作 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产学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
期刊
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同识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能准确、合理、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语文走向生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表达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
期刊
摘要:凝聚力的强弱是班集体团结与否的标志。当前,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纪律性较差班集体凝聚力普遍不强。德育工作主要是靠班主任落实,那么班主任怎样才有效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呢?作者通过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摸索思考后,总结出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组建得力班委会和改变家长对中职教育看法等提高中职班集体凝聚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 班集体 凝聚力 德育  一、当前中职班集体凝聚力状况
期刊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与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我国开始发展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即高等职业教育,并且在短短的几年中其发展速度和規模堪称世界第一,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之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有一些影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办
期刊
一、交通事故案件情况:  2010年5月6日00时10分许,驾驶人王某驾驶别克牌小型客车,沿京昆高速公路由北京至昆明方向行驶至185KM处,在右侧行车道上与前方同向行驶的由驾驶人高某驾驶的重型半挂货车发生追尾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后车乘客当场死亡。  二、勘察、检验、鉴定  1、首先对被鉴定车辆的身份进行确认检验,查验了车辆的VIN码。同时注意到,被鉴定的别克牌小型客车的前部发生了严重的碰撞事故
期刊
摘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把思想品德教育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了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 品德 语文 教学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两种素质的培养:一是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一是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各种能力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就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同时就这个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把“企业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现代化企业工厂所需要的实践技能,使学校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