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和作用,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最大的课堂教学的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好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此作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活动开展的“导航仪”,也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初中生语文的基础水平、生活体验、思维特点等实际情况,通过深入解读课文内容,设置高效化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突出目标的个性化,确保实现高效课堂。
  比如,在执教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第一课时,我针对初一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字词掌握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课外知识积累较少等情况,明确了三项教学目标:积累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品味语言。我围绕这三个目标开展教学,通过课下和其他老师、学生的交流反馈显示,这节课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且教学效果良好。
  二、多种方式导入,确保课堂高效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打造。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所推出的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多种方式的导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导入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如,游戏法、故事法、歌曲法、图片法、影视法等,具体运用哪种方式的导入,应该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应用。
  比如,在执教《十三岁的际遇》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的童年都有哪些美好的回忆呢?于漪老师的童年记忆中有浓浓的书香;沈复先生的童年曾沉浸于自然之趣。这堂课,讓我们走进“同龄人”田晓菲的金色年华,感受一下她的童年有哪些快乐……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三、善用合作学习,营造良好气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将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有针对性地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优胜者给与奖励。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都得到展示自我的机会,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比如,在《赵普》一课第一段的研读教学中,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开展分组讨论:为什么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赵普是一个学习勤奋的人?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吗?你读了这一段还有什么新发现?各个小组通过积极思考、讨论交流,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要求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讲出自己的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学生们踊跃参加,学习气氛十分热烈,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设计有效提问,提升学习效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提问技巧,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模式、生活阅历等设计有效的问题。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总结,提升提问的有效性要从如下几方面着眼:
  第一是“连锁式”的提问,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教师应将这些问题进行拆分,并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连锁式提问,最终让学生释疑解惑,提升学习效率。
  比如在《最后一课》中,我这样提问: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这些连锁性的问题,层次深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第二是“点穴式”的提问,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课文,每一个问题都能问到点上,从而提升提问的效率。
  比如,《老山界》一文在分析同瑶民攀谈部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一开始写了瑶民大嫂的事情,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一开始,男人为什么会照着习惯躲起来?瑶民大嫂对红军的态度是怎样发生转变的?哪些词语在文中反映了她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她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些问题是在理清文章脉络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来,可以说每一个问题都抓住了关键,提问的有效性自然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我们在重视高效课堂构建的同时,还要通过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确立高效的发展目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将高效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提问等多个方面,为高效的初中课堂创造必要条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苏省海安县开发区实验学校(226600)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在Visual C#开发环境下,对ESRI公司ArcEngine开发包中工具栏控件的优化方法,解决原有控件视觉效果和交互性较差的问题。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给出设计模型图和关键代码,通过实例展示了对工具栏控件优化后的应用效果。
上海世博会本着"科技世博"的原则,向世人展示了各个相关领域中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而园区的道路设施,也采用了当时世界领先的成熟工程技术。排水性沥青
本文力求以一节课为蓝本,以文本在课堂的推进为原点,从文本的内容生发,积极进行探索与反思,剖析根源,形成策略,得出文本推进过程中应该把握好的四种关系:“点”与“篇”的关系,“放”与“收”的关系,“外”与“内”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向文本更深处漫溯。笔者就以江阴市南菁实验学校蔡成德老师执教的《百合花》为蓝本,撷取文本推进过程中的几组关系,进行积极地探索与深刻的反思。  一、把握好“点”与“
摘要:语文学习的基础在于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教师努力攻克的难关。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知面窄,可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要学习的生字却不少。将游戏引入课堂,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多种视听媒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享受识字的乐趣。培养学生提前阅读的习惯,不要让识字成为一种负担。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采用Web2.0的思想设计并实现协同备课平台,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关键技术(MVC、iText)和功能设计与实现.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需求的产物,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侧重与地方、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性研究,提倡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解决当地生产建设和实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  关键词:本科院校 自动化控制原理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10kV配电网在我国国民生活以及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卓越的贡献。10kV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本文分
说课对于提高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说课作为中学各种教研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早已为广大中学教师所熟悉,但对于许多大学教师而言,说课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