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综合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洛阳电业局在2010年所有变电站均将完成综自化改造,实现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进而实施无人值班,减轻人员紧缺压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益。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局变电站综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情况和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技术特点;通信规约
  Abstract: The use of integrated substa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irection, but also the trend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reformation, Luoyang Electric Power Bureau in 2010 all substations will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self transformation, realization of integrated automation subst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manned, reduce personnel shortage pressure, improve production benefits. But it also brought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of our bureau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automatic system;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communication protocol
  中圖分类号:TU994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运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保护微机化。具有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操作监视屏幕化、运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
  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点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它将变电所中一切可由微机实现的功能(如继电保护、远方控制、远方监视、故障记录及测量等功能),合理地分工协调,通过变电所就地通信网络,将实现这些功能的微机设备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变电所综合二次系统。同时通过本地通信设备与上级调度和监控中心直接进行通讯。近年来,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技术先进、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功能齐全、具备无人值班的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国电力系统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它对于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和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提高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
   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变电站信息综合管理成为可能。近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不断完善改进,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计算机局域网(LAN)技术引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结合面向对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设计,采用新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体系,具备4层结构,重点解决了通信管理层中的电力通信规约转换问题和信息管理层中的变电站信息综合管理问题。系统分4层,即信息管理层、通信管理层、二次设备控制层和生产过程层。生产过程层由变电站一次设备组成,是系统的最底层,采集最基础运行信息;二次设备控制层则由各智能设备(IED)组成,实现对各自对象(母线、馈线、主变压器、电容器等)的控制和保护功能;通信管理层由连接IED的现场总线和作为通用网关的主/备管理机系统组成,是系统的通信枢纽,负责站内数据采集、连接站级计算机、连接远动系统等;信息管理层是系统的最高层,主要由站级计算机组成,包括后台机等,形成站内计算机局域网,组成完成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
  4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4.1 综自设备生产厂家过多,产品型号过杂
  从我局现有的综合自动化站运行发现,厂家数量近10家,甚至一个变电站家就达四至五家,这就造成三方面问题,①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生产能力、设备质量不同,使部分设备质量并不过关,有些外购部件更是缺乏管理,产品一旦超过包修期,维护费用昂贵,09年我局后台主机发生故障,联系厂家修理费需上万元,维护周期更长达7天以上,给安全运行带来巨大隐患。②同一变电站内不同厂家不同系列的设备,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③硬件设备及后台软件维护困难,每一厂家设备均有不同原理及操作方法不同,需要设备维护人员对所用装置都需要掌握、了解,同时备品备件难以通用,对维护、运行单位造成极大压力。由于以上问题,伴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增多,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新建、扩建或技改工程,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签署技术协议时都应该严格把关,力求做到选型规范化。经选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好,而且要求生产厂家具有相当技术实力,有一定运行业绩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4.2 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目前,我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为近近几年更新改造,特别时一次变运行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综自培训情况下,必须完成运行管理,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在我局现场实际运行中也频繁发生人为原因影响运行的事件。另外在设备维护方面,即懂监控又懂保护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失,在专业管理上也没有形成后续梯队,后续人员缺乏,三是由于缺失备品备件,部分缺陷特别是软件故障需厂家协助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注重人员培养,,利用多种途径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4.3 不同型号产品的接口问题
  设备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不同厂家的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管理机、远动主机与主站、集控中心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使用要求。
  4.4 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
  变电站和调度主站、监控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致使许多生产厂家各自为政,造成不同厂家设备通信连接的困难和以后维护的隐患。目前各个公司使用的标准尚不统一,系统互联和互操作性差,因此,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设备选型上应考虑传输规约问题,目前我局对变电站接入作出硬性规定,即在变电站和集控中心、调度主站通讯时二次变所用部颁CDT规约,一次变信息量较大,使用101规约。
  4.5 开放性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互换性);系统应能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而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却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4.6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通讯、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专业衔接部分容易产生“真空”,使缺陷得不到及时处理。另外,在电度表数据远传方面我局管理存在空白,计量所更换电度表后影响表记与后台通讯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对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提需不断完善解决。
  5 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其他文献
摘要: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不断健全与完善自身的财务工作,从而保障企业的持久经营与稳定发展。但是目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做为基层供电企业的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完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
摘要:当前在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物中,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变形裂缝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成为商品房质量纠纷、投诉的热点问题,它影响使用功能,有损外观,而且破坏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其刚度,引起钢筋腐蚀,影响持久性强度和耐久性。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Abstract:Currently in the reinforce
摘要:节能降耗一直是铝电解生产的重要工作,也是当今铝电解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生产实践,结合电解理论知识,对当今铝电解生产节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直流电耗热平衡炉膛内形  Abstract: energy consump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of electrolytic aluminum production, aluminum electr
摘要:本文通过对蒸汽蓄热器的原理、系统控制、热平衡计算以及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介绍,认为在变负荷供热系统中增加蓄热器能起到节能环保作用。  关键词:蒸汽蓄热器;热平衡计算;锅炉;变负荷;节能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steam accumulator, control system, heat balance calcula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房建施工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施工和使用中裂缝问题成为较大一个质量问题,本文分析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特点与原因,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现浇板裂缝成因措施  Abstract: the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 in the building is widely used in const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设,其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施工内容复杂,技术工艺难点较多、施工项目庞杂等难题,因此为更好的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建设的更加完善,就必须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力度。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的的特点,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几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
摘要:对于一项建筑电气工程而言,从开工到竣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配电系统的安装、电气线路的敷设、开关插座的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技术   Abstract:For a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roject,from start to completion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自身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中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进行概述,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从建筑防火、电气以及防雷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浅谈高层建筑中安全保护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设计;分类设计;安全问题  Abstract: Withthedevelopmentof high-rise buildings,the people are
摘要:我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加之人为因素的影响,原来所建的土坝由于设计标准低,三大件不齐全等等原因,一旦遇到洪雨灾害,其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其建后的管理与养护成为当务之急,必要之举。  关键字:淤地坝;管护;养护  Abstract: the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in my county, i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