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 A时代的中韩汽车产业贸易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韩汽车贸易额的不断攀升引起了两国的极大关注,使得汽车产业已然成为中韩贸易发展的重要产业。许多学者侧重于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成就和问题以及分析如何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等,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但具体到中韩FTA签订,汽车没有被列入关税减免对象,之后的研究很有限。本文重点关注中韩汽车产业的贸易及投资现状分析,从中得出中韩自贸区时代我国汽车产业贸易的对策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韩自贸区;中韩汽车产业贸易
  一、引言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自2012年5月启动谈判以来,经过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终于在货物贸易,服务,投资,金融等22个领域达成了协议,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而对两国都至关重要的汽车产业则没有被列入关税减免对象,这对中韩两国的经济利益有着怎样的影响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目前,中国的进口车关税为22.5%,韩国对进口车征收8%的关税,韩国汽车行业一直担心汽车关税的撤销与减免,会对韩国的汽车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对于对韩汽车市场的开放也持有保留观望态度。汽车业有着巨大的连锁效应,制造一台汽车需要2-3万个零配件,因此,汽车企业不仅仅比其他企业更多的提供了工作岗位,而且带动了很多前后期连锁效应产业,乃至于更多的增加了所属产业链其他企业的工作岗位。汽车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FTA时代下中韩汽车业产业内贸易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况,我国汽车产业应如何应对中韩FTA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重点分析中韩两国汽车产业的贸易及投资现状,力图为中韩FTA时代的汽车贸易发展提几点建议。
  二、中韩汽车产业的贸易及投资现状
  1.中韩汽车产业内贸易
  韩国的贸易规模位居世界第九位,半导体,汽车及造船业可以称为韩国出口的支柱产业。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的出口总额为所有出口产品之首,这两种部门的出口比重占总出口额的13%,汽车产业已经成为韩国出口产业名副其实的“龙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425万台,占全球总产量的5.2%,位居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五。韩国汽车的主要出口国为美国,中国和俄罗斯,而主要的汽车进口国为德国,日本和中国。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于韩国的汽车贸易至关重要。而中国汽车年产量达2212万台,占全球汽车年生产量的25.5%,位居世界之首,并且仍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的发展着,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的“汽车生产大国”。但是由于韩国汽车制造商已在中国建立大型生产线并已构建成完整的销售体系,目前,主要汽车厂商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实际上并不大。2013年,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车辆共达157万余辆,而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汽车仅为4.8万多辆。
  2.投资现状
  就投资状况来看,韩国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建厂,韩系车本地化是中韩汽车贸易投资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汽车工业的角度来看,中韩合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现代,历时12年的发展后,不仅仅是北京现代已经跻身于中国汽车产业第一阵营,而且也使得韩国现代汽车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产销企业。在韩国整车企业来中国投资的同时, 由于韩国国内市场的劳动力费用昂贵,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在中国生产组装,然后再对韩国出口。韩国现代起亚集团2002年开始对中国投资,因此,2002年以后韩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中国投资更为积极活跃。韩国零部件公司大批相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0年总计投资建厂数为819个,对中国投资总额已达22.3亿美元。因此,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将为质优价廉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进口零部件需求量巨大的韩国市场带来新的契机。
  反观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汽车进入韩国市场也指日可待。现在国产车的进步日新月异,外观设计更是不断成熟,只要物美价廉,也必将获得韩国消费者的青睐。而且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中国国产汽车利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进入韩国还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只有150万的韩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可谓狭小,并且考虑到韩国市场本身的封闭性,两相比较之下,中国汽车要进入韩国市场并无太多实际利益。
  三、FTA时代的中韩汽车贸易
  中韩两国已经相互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韩国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汽车生产国,中国在汽车产业采取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正在成为韩国汽车的目标市场,韩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投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与中国合作建立的整车厂和零部件生产厂达到了120多家。这既有利于韩国汽车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又能够带动一大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对中韩双方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通用大宇汽车不断扩大在华生产规模,是韩国对华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产品质量提高以及价格竞争力的强化,韩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正在急剧增长。韩国和中国汽车产业通过相互投资和技术交流使合作关系紧密持续下去,并能充分实现两国汽车产业的共同发展。中韩自贸区的建成不会影响韩国汽车企业对华的总体战略,将增强韩资汽车企业在华竞争力,有利于韩国在华投资企业降低进口零部件的成本,从而扩大其在华市场份额,因此将带动韩国汽车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产业也能更方便地打开韩国市场。
  汽车零配件被我国列为敏感产品,但是在相互开放市场的前提下,中国也将比之前获得更多利益。目前中国对韩国的汽车零件征收8%-10%的关税,韩国对中国征收8%的关税。2013年,韩国向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配件总金额约为44.5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2.87亿元),进口总金额达到12.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9.51亿元)。韩国的IT技术要优于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因此产品的附加值也较高。在中韩自贸区建成后,中国如能积极地革新技术,质优价廉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必能更快地打开局面。   中韩自贸区的建成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被排除在减税范围之外的前提下,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快更有效地应对中韩自贸区下的中韩汽车贸易是亟需研究的。首先,我国应注重在汽车产业贸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和汽车生产标准化战略,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扩大出口,加快与国际管理接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我国的汽车出口企业要加强科研技术创新的力度,大力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使其在汽车生产领域的某种特定技术处于明显的领先优势,比如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技术等等。其次,要尽早着手加强出口认证工作。我国汽车出口到韩国,就要通过韩国的要求和认证,并获得相应标志。这是我国汽车行业打开韩国市场的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再次,企业要培养相关人才,使其掌握国际汽车生产技术等相关知识,熟悉国际上的标准生产程序和质量认证。最后,我国汽车企业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注重加强与韩国的汽车生产研发方面的技术交流,信息交流,人才交流。中韩自贸区的建成更有利于相互投资,这将促进双方的技术交流,要积极地利用这一优势,学习韩国汽车制造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并积极应用到实际生产销售体系中。
  四、小结
  中韩自贸区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两国贸易壁垒的降低及消除,扩大共同的市场规模,很大程度地促进两国与汽车产业相关的生产要素,如钢铁、橡胶、玻璃等原材料的流动,降低两国汽车产业的共同成本,进一步扩大巩固中韩自贸区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首先,鉴于韩国汽车市场自身的规模及封闭性,与其利用价格优势企图挤入韩国的整车进口车市场,不如“另辟捷径”,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打入韩国汽车市场。并且,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或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更大的实际利益。更重要的是,由于汽车作为敏感产品,并未被视为减税对象,中韩自贸区时代的中韩汽车贸易应更侧重于汽车领域的技术交流及相互投资,中国尤其要吸取韩国汽车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计及管理方式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产品技术附加值,使得我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市场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韩)Yang Pyung Sub.中韩FTA 的经济效应和主要争论[J].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4(9)
  [2] (韩)中韩贸易特性与中韩FTA 的启示”[J] .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2007(12)
  [3] (韩)赵秋霞.通过中韩自由贸易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韩国昌原大学,2008年7月
  [4] (韩) Jung Hwanwoo.韩国对中国零部件出口减少的原因和启示[M],韩国贸易研究,2007(12),pp.98-121
  [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EB]:www.caam.org.cn
  作者简介:
  陈卓,韩国水原大学,Department of Global Business,Assistant Professor;Younghyun Pak,韩国成均馆大学贸易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增长,金融行业持续发展,各种金融机构逐渐增多,融资市场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态势。各类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的出现使金融风险逐渐增大,尤其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使得地方经济运行的风险程度大大提升,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对地方金融的管理和控制非常必要,地方金融管理也逐渐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本文将对我国目前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
摘要: 本文对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发现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的不足之处,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若干建议,期望能给我省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粮食区;金融支持;经济主体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  西峡县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但温度适宜,雨量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形成了以菌类、水果、药
【摘 要】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创得好,可以对冲和分散风险;创得不好,则带来新的风险。发生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源于对金融创新监管缺失,给全世界金融安全带来巨大冲击。如何既利用好金融创新配置好金融资源,又防范产生金融风险,成为值得研究探讨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风险监管  从历史角度分析,一部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分金融创新史,金融结构的演进及深化无不渗透着创新元素。金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统计体制在对传统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了完善,事业单位的数据统计的质量与统计体制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国必须强化统计体制的完善,防止数据统计质量低下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统计体制对统计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措施,完善我国统计数据的精确度。  【关键词】统计体制;统计数据质量;影响  统计工作的质量与统计体制的是否健全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
<正> 官制,即设官之制。《晋书&#183;文帝纪》中说:“秋七月,帝奏司空荀(岂页)定礼仪,中护军贾元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而裁焉,始建五等爵。”①这个记载可能
【摘 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卫生医疗体制变革,而改革带来的财务风险会潜伏在公立医院的各个方面,成为影响公立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目前面临的财政风险的现状进行阐述,明确了公立医院在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从当前的社会环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应对和解决危机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  公立医院是政府出资建
【摘 要】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煤炭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因采掘类行业的特殊性,在其日常生产经营中,除了日常生产与管理成本之外,需要承担环境整治、事故防范等各类支出,为成本控制增加了不确定性。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下,开源节流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在这过程中加大成本控制,实施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然之路。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煤炭企业成本主要是指生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