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新课改的认识

来源 :源流·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rts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初期,我对生物课改的理解比较肤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课改的真正内涵。通过几年生物课改使我认识到。
  一、生物实验课应成为学生大胆创新开发思维的平台
  生物是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特别是生物实验课,学生一听上生物实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上的多了,见的多了,东西都不稀奇了。兴趣也渐渐没有了。常常是上生物实验之前还有些兴奋,上完了以后却又是满脸的茫然。这个现象让我思考了很久,又问了很多学生,他们也都说做多了也就没有意思了。连最有意思的实验学生上起来都觉得没有意思了,带着疑惑,带着责任,我开始反思,查找让学生失去兴趣的真正原因。直到我指导学生做《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时,意外的获得了收获。
  由于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而我们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是原来没改进以前的配置,所以,我向学生求援,问学生谁能买到实验中用到的三通,同学们都摇了摇头。正当我失望的时候,一名学生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问我可不可以把实验改进一下,我坚定的点了点头,没想到他的改进方案一出,震惊四座,如此简捷,如此方便,效果又是如此的明显,同学们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震惊之余我也来了灵感,继续向同学们求助还有没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这时学生们都来了精神,有的同学们讨论,有的同学开始深思,一个接一个的方案被提出,有的同学想到用振荡的方法,这样空气很容易就进入了澄清的石灰水中,完成吸入气体对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这个实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竟然是这样被激发出来。
  二、成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当孩子们学到眼睛的结构时,因为知道视网膜是视觉反射的感受器,有一次复习视网膜的作用时,学生们经过思考得出:视网膜的作用时感受到物像,我当时就懵住了,我们的题中做了无数遍,视网膜的作用是形成物像,今天怎么突然变成了感受到物像。我想了想,对呀,学生说的也没有错呀?我接下来反问,那物像是谁形成的?学生想了一会,说是晶状体形成的,并且据理力争,说照相机的镜头好坏决定照相的质量,镜头折射形成物像。我们不是还可以用纸板显像吗?能说在纸板上显示物像,而不是纸板形成了物像,没有镜头,纸板永远没有物像。镜头相当于人的晶状体,所以是晶状体的折射形成了物像。没有想到平时喜欢让学生用推理的方式来学习的我,被同学们推到了。我很高兴,并大大的夸奖这些学生,你们太厉害了,你们让老师看到了一群未来的科学家,你们挑战了教材、练习册,挑战了老师们多年来没有发现的错误,是你们发现了真理。
  三、大胆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入美国学生的生物学习方式
  美国的学生从6岁上学开始,就要学会写生物论文,而我们的学生要到大学毕业时才开始学习写论文,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方式,思维形成的科学规律,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培养。我也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公用企业的成本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价格管制的关键在于发现真实的成本水平,也是成本监审过程的难点和重点问题。通过分析公用企业及其产品成本特点,希望能够为公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鼻黏膜发炎、流鼻涕、眼睑肿胀、流泪、打喷嚏。该病多发于育成鸡和产蛋鸡,使育成鸡生长缓
母猪无乳综合症,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的常发病之一,其特征是在母猪产后3—4d逐渐表现少乳或无乳、厌食、便秘、对仔猪淡漠等。仔猪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变得瘦弱,易
2月初,一养殖户反映其饲养10头仔猪发病,症状为病猪焦燥不安,兴奋、转圈,前冲、后退,身体震颤,不断有咀嚼行为,口渴喜饮水,体温正常。
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那么,怎样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和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呢。  一、在理论中探索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的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是他们这一阶段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剧增,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知识阅
2006年夏季我市生猪高热病大流行,主要病因是多病原合并感染综合征,经我们临床检查、剖检,结合市站会诊化验,病料送省检测,以及从疫苗紧急预防的效果检验,发现猪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教科书循环使用在一些国家已蔚然成风,美国学生的教材至少传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英国、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实行教材公有制的政策。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实地收集北京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