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地中海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将其划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以及B组(缺铁性贫血),每组患者为48例,选取48例健康人群为C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经检查,其A组患者的RBC以及RBC/MCV明显高于其他两组,B组患者的RDW明显高于其他两组,C组Hb、MCH、MCV均高于其他两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可以为相关指标提供准确的根据,同时还能够对其贫血的类型进行鉴别。
【关键词】 贫血 血液检验 应用效果
贫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发病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贫血的类型较多,在临床中将其划分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出血性贫血等,治疗则是根据贫血类型来选取治疗方法[1]。此研究对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鉴别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地中海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将其划分为A组以及B组,将其划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以及B组(缺铁性贫血),每组患者为48例,选取48例健康人群为C组。其中,男性为88例,女性为56例,年龄均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6.5)岁,A、B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心悸、厌食、乏力等症状,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在晨间空腹时采取肘静脉血,选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来进行检查,其试剂为分析仪的原厂试剂,严格遵循说明书来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2]
对三组患者血液中的Hb、RBC、MCH、MCV、RBC/MCV以及RDW等相关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血液相关指标所存在的差异性。对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组间以P<0.05表示存在差异,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
三组患者经血液检验之后,其A组患者的RBC以及RBC/MCV高于其他两组患者,B组患者的RDW高于其他两组患者,C组患者的Hb、MCV、MCH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三组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
A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83.33%、87.50%、91.67%;B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85.42%、89.58%、93.75%,详见表2。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在临床中又称之为海洋性贫血,此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缺铁性贫血则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使体中缺少铁,对细胞血红素合成形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的贫血现象[3]。而治疗方案也需要根据贫血类型来制定,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中对贫血的分型并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需要利用血液检验来对贫血分型进行分析,但是不能够进行相应的鉴别,应利用其它相关方法来对其进行鉴别,例如:对基因进行测定等方法[4]。但是多数医院并不能操作此项技术。多数医院依旧采用血液分析来对贫血进行分型,并且血液检验具有较低的技术,且不需要较高的技术设备,所以,需要利用血液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检验,随后和简便的鉴别手段相互结合,对患者的贫血类型实行鉴别。
此研究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A组患者的RBC以及RBC/MCV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然而在对血液进行检验过程中其RDW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同时MCH以及MCV指标C组患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由此能够看出,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有助于鉴别其患者的贫血分型。
与此同时,此研究对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进行探究,其两组患者的符合率均高达90%以上,除此之外,其特异性以及灵敏度也较高。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说明,对贫血患者进行分型诊断中,采用简便的血液检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采用血液检验方法对贫血患者进行分型鉴别,其效果显著,同时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鉴别,在基层医院总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泽瑜.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30):6626-6626.
[2] 孙永谦.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5):614-615,616.
[3] 郑妍.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6):62-63.
[4] 杨雪飞.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04-104.
[5] 张凌,许华.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60-4261.
【关键词】 贫血 血液检验 应用效果
贫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发病原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贫血的类型较多,在临床中将其划分为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出血性贫血等,治疗则是根据贫血类型来选取治疗方法[1]。此研究对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和健康人群进行对比,鉴别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地中海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将其划分为A组以及B组,将其划分为A组(地中海贫血)以及B组(缺铁性贫血),每组患者为48例,选取48例健康人群为C组。其中,男性为88例,女性为56例,年龄均在1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6.5)岁,A、B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心悸、厌食、乏力等症状,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在晨间空腹时采取肘静脉血,选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来进行检查,其试剂为分析仪的原厂试剂,严格遵循说明书来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2]
对三组患者血液中的Hb、RBC、MCH、MCV、RBC/MCV以及RDW等相关血液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血液相关指标所存在的差异性。对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组间以P<0.05表示存在差异,说明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
三组患者经血液检验之后,其A组患者的RBC以及RBC/MCV高于其他两组患者,B组患者的RDW高于其他两组患者,C组患者的Hb、MCV、MCH高于其他两组患者,三组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
A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83.33%、87.50%、91.67%;B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分别为85.42%、89.58%、93.75%,详见表2。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在临床中又称之为海洋性贫血,此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缺铁性贫血则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使体中缺少铁,对细胞血红素合成形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的贫血现象[3]。而治疗方案也需要根据贫血类型来制定,就目前而言,在临床中对贫血的分型并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需要利用血液检验来对贫血分型进行分析,但是不能够进行相应的鉴别,应利用其它相关方法来对其进行鉴别,例如:对基因进行测定等方法[4]。但是多数医院并不能操作此项技术。多数医院依旧采用血液分析来对贫血进行分型,并且血液检验具有较低的技术,且不需要较高的技术设备,所以,需要利用血液检验对相关指标进行检验,随后和简便的鉴别手段相互结合,对患者的贫血类型实行鉴别。
此研究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液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A组患者的RBC以及RBC/MCV的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然而在对血液进行检验过程中其RDW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同时MCH以及MCV指标C组患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由此能够看出,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有助于鉴别其患者的贫血分型。
与此同时,此研究对A、B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进行探究,其两组患者的符合率均高达90%以上,除此之外,其特异性以及灵敏度也较高。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说明,对贫血患者进行分型诊断中,采用简便的血液检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采用血液检验方法对贫血患者进行分型鉴别,其效果显著,同时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鉴别,在基层医院总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施泽瑜.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2,33(30):6626-6626.
[2] 孙永谦.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5):614-615,616.
[3] 郑妍.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6):62-63.
[4] 杨雪飞.观察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04-104.
[5] 张凌,许华.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60-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