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住寂寞的刘和平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雍正王朝》《大明王朝》两部电视剧推出后,剧作家刘和平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于是,每天找他采访和请他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以致他刚一坐下写作,马上有人敲门找他。而刘和平既不喜欢采访,也不愿意参加应酬,他喜欢安静的环境,静心地看书或写作。因此,他拒绝了很多来访者,甚至在自己作品宣传期“被迫”接受采访也觉得很受罪,谈完他就一溜烟跑了,连合作方饭局也不参加。
  为此,他得罪了不少人,还背上了冷酷、高傲的骂名,可面对这一切,刘和平十分淡然地说:“我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也不是政治家,我是一个作家。作家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写出好作品。我不想脱离轨道,浪费太多时间,只想认认真真地去写我的作品。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有一天会谅解的。”
  刘和平说到做到。在写《北平无战事》剧时,他用整整7年时间闭门写作,为了不受外界干扰,甚至到衡山、庐山闭关长达9个月,“两耳不闻窗外事”。正是这样,才让《北平无战事》被称为“中国第一剧”。
  正因为刘和平的守得住寂寞,才让他奉献给社会一部又一部的精品。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孙元化于崇祯三年获授登莱巡抚。上任伊始,他就聘请火炮专家训练部队,这支队伍成为大明王朝最精锐部队。但这支队伍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  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率清兵围攻大凌河城。孙元化急令游击将军孔有德率领精兵,从陆路绕行渤海湾奔赴前线。一个多月后,当孔有德部走到山东与河北交界的吴桥时,下起了大雪。因为孔有德部一路上扰民不断、与地方上屡有摩擦,所以当孔有德部进入吴桥时,城中百姓竟然家家闭户,商埠也关门打
陈鹤琴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幼教之父”。17岁那年,他考取了上海圣约翰大学,但家中穷得连学费都凑不齐。  当时正值秋茶采摘的旺季,好心的茶场老板知道陈鹤琴要挣学费,于是就让他负责收茶。每隔两个小时,陈鹤琴就需要把采茶工摘下的茶叶归拢,送到炒茶车间。这是个比较轻松的差事,陈鹤琴心怀对茶场老板的感激,因而工作格外认真。  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是茶场老板的竞争对手,开门见山地对陈鹤琴
黄子帆从小喜欢机器人,读初中的时候,就想组装机器人,便去店铺买零件,竟然没有,他很是失望。一次,黄子帆代表学校去香港参加机器人大赛,第一次见到3D打印机,他对机器特别好奇,觉得这个东西颠覆了传统制造。黄子帆想,在组装机器人的时候,如果拥有一台3D打印机,凡是买不到的零件都可以自己设计、打印,那该多好。  深思熟虑之后,黄子帆就缠着父亲,要购买3D打印机。为了成全儿子的兴趣,父亲花了8000元买了一
人生之路,我背着行李匆匆前行,无暇顾及周围的风景。偶尔抬头,看到的也是与我一样的背影:沉默忙碌,行色匆匆。我们陶醉于今日的奔波。因为似乎只有不断地加速才能获得明日的成功。终于有一天,当我们登上辉煌的峰顶,却发现自己早已心力交瘁。  生命就像艺术,而生命的意义就是打磨出艺术精品。然而,快是艺术的敌人。一味地加速,让心中的恬淡溜走得义无反顾,只剩下浮华在招摇,甚至来不及悔恨。正如《欧根·奥涅金》中写到
冯友兰和梁漱溟共事多年,亦师亦友。“文革”期间,梁漱溟不愿迎合当时的思想潮流,屡遭批判。冯友兰却及时跟上时代而免受冲击,两人虽未明确表示断交,但已然志不同道不合。  北大哲学系校友会庆贺冯友兰90岁大寿,92岁的梁漱溟亦在受邀之列。他却给冯友兰写信说:“北京大学旧人只剩下你我二人,理当前去捧场,只因你当年多有谄媚之举,赴宴之事,就免了吧。”不过,梁漱溟还做了补充说明:“如果肯屈尊下驾光临敝舍,定然
当年,德国文艺界的两位巨人贝多芬和歌德在风景如画的波希米的浴场帕烈兹相遇。贝多芬是歌德的铁杆粉丝,他曾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因此,当贝多芬见到歌德时,心情很激动。他希望能从这位大诗人的智慧中进一步探索他的灵魂,从中吸取灵感和力量。贝多芬  当贝多芬和歌德热烈叙谈时,皇后、太子和侍臣来到了他们身边。贝多芬对这些皇室贵人历来都非常厌恶,因此当皇太子装出很热情的样子向他脱帽致敬、皇后也跟着亲热地向他
院里种了两棵苹果树,东面一棵,西面一棵。  主人辛勤地为两棵数浇水、施肥。两棵树如同贪长的少年,肆意张扬着青春,满树的枝丫超过了窗棂,越过了土墙,伸长着脖子张望着外面的世界。  第三年,两棵苹果树开花了,粉白的花朵碎玉般挂满枝头。主人更勤快了,每日笑意盈盈,眼中融进了蜜,流露着糖。  秋天,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树由张扬的少年变成了城府极深的中年,终日低头沉思。采摘之后,滿筐的硕果被主人藏进屋子。
1990年9月的一天,丹麦小学生伊丽诺娜和几位同学一起,把一个外形奇特的漂流瓶扔进了大西洋,瓶子里装着一封她写的署名信:“发现这个瓶子的人,您好:我今年10岁,喜欢芭蕾、吹笛子和弹钢琴。我有一只仓鼠,取名为火花,还有一条鱼叫斑点。如果能收到你的回信,我将会特别高兴,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将此事全忘了,没料到25年后的2015年8月,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伊丽诺娜收到了一
人生最宝贵的不是你拥有的物质,而是陪伴在你身边的人。  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传奇般地获得过35个博士学位;他风度翩翩,而且受欧美文化影响,对女士温柔体贴,绅士风度十足;他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是“五四”运动的旗手。他就是胡适。  早在1904年,胡适13岁时,胡适的母亲便为他订了婚。当时胡适还是一个孩子,又深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不会提出
费恩是美国犹他州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学生。新学年的第一天,同学们都在父母的陪伴下上了校车,只有费恩是独自一人。“费恩,你的妈妈呢?怎么没来送你?”有同学好奇地问。费恩大声回答:“妈妈上夜班了,还没回来。”“那你的爸爸呢?”同学继续追问。“嗯……他……”费恩支吾着,低下了头。  “快看,那儿有个穿婚纱的人!”一个学生大声叫。同学们纷纷转头,看到了一个穿着婚纱的男子。是的,男子胖胖的身体塞在一件窄窄的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