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867200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只有不断阅读各类书籍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是否能从一篇文章中快速分析出重点是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所以教师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生存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脱离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限制,教师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教学效果。
  一、尊重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在以生本理念为指导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参与到阅读理解的学习中来,让学生能够在上课的时候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发自身心地热爱阅读。如此才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题《我与父亲抬担子》时,可以采取一种全新的形式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五位同学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段朗读,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要着重纠正学生的发音,如此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发音的认知,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完成对第一题的解答。继而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进行提问: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故事。等到学生能够将这个故事粗略概括出来时,教师便可以继续与学生讨论:为什么小时候强壮的父亲蹒跚而行,年老后的父亲和我抬担子的时候却很稳健呢?此时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去寻找答案,等到学生能够粗略将答案说出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公布具体答案,纠正学生的偏颇思维。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着重进行提问:我跟父亲稳健地走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鉴于此题目难度较高,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暗示,要求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这是对生本理念的具体落实,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今后面对其他阅读理解中的难题时也能有思考方式可循。
  二、尊重个性化特征,提升学生阅读思维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重新回归于生活,阅读题更是如此。阅读理解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辖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理解,如此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小学阅读理解《风雨中的菊花》这一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此文章中描述的故事。要求学生将这篇文章阅读三遍,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略读、第三遍精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逐渐加深。然后教师就可以随机提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受,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定会有多种角度的回答,教师在倾听过程中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并且要用目光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按照脑海中的思维进行个性化回答。只要学生的回答不偏离于常规,都可以说明学生进行了认真思考,并对这篇文章有独到见解。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之上进行一些延伸,帮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进行深层次理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层的把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章中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动作描写来着重渲染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不同的描写过程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如果可以按照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思考,一定会对文章拥有更加精深的理解,如此也可以帮助他们在完成阅读理解题目时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此篇阅读里的“先生的胸膛中感到另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睛为什么模糊了”这一个问题进行着重讲解,借此鼓励学生理解文章所给予我们的精神启迪,帮助学生具备更佳的语文素养。
  三、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理解
  小学生年龄小,易对一些有趣的形式产生很高兴趣,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基于生本理念为学生开拓新的教学形式,能够促使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时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使他们真正投入到阅读理解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联合教学。此外为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些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类似的事件,让学生能够将现实与阅读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构建起书本与现实的桥梁,促使学生能够将在语文中学到的生活经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对于类似《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种故事性极强的阅读题,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寻找有关画面,将它们组成动画形式在多媒体上放映。动画的放映形式相当于将阅读理解分解成微电影的形式,为学生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阅读内容。学生在欣赏动画版阅读题时,一定会对其产生极大兴趣,此举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投入阅读理解题目的研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势为他们讲解阅读理解的做题技巧,帮助他们能够在阅读理解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语文技巧,做到不断提高自身阅读理解的能力。当然教师也不能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将动画的形式过于泛化,教师在播出相类似的动画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动画形式和文章形式的差别”,保证学生能够回到阅读理解的题目中来。
  综上所述,生本理念以新的视角来看待阅读理解,帮助教师脱离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在基于生本理念的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更广阔的思维,促使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丰富多彩的声响组成了色彩斑斓的听觉世界,和谐优美的和声让音乐更加立体饱满。作者主张从小学就开展和声教学,并提出“泛和声”的概念,将生活中的多声响音效纳入广义和声范畴,引导学生对这些音效进行发现、感受和表现,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为早期和声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对早期和声教学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更从“发掘生活元素,啟蒙和声概念;听奏打击音乐,感受立体
【摘 要】 新课改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当前的美术课不会再被其他基础科目占课,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会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本文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
当我在山东的中秋里转身西北时,霜来了。  几年前,一个很有名的媒体人沈颢搞了一个感动中国的句型: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究竟是什么力量?沈颢没说。在他的逻辑里,有感动就行。但克尔恺郭尔十分明确。他说,回忆就是想象力。在有关山东的想象中,突然感到一种明确的力量——见面。  2017年国庆长假。原本计划是西安→济南→济宁→临沂→日照→青岛→烟台→威海→东营→济南。一来,这么多的地方,时间不够用;二
【摘 要】 “男人不会照顾孩子”是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再加上男幼師数量的缺乏,使得许多幼儿园中呈现女性幼师“一枝独秀”的情况。为了改善人们的刻板印象,让幼儿教育因男幼师的加入更精彩,我个人觉得幼儿教育应发挥男幼师价值的策略,凸显男幼师的性别优势。  【关键词】 刻板印象;男幼师;幼儿  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认为照顾孩子、担任幼师都是女性的责任,无形中形成了行业的门槛,将男性阻隔在幼儿教育的大门
【摘 要】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思想同社会接轨的过程。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知识薄弱,专业知识学习得也不是很专业,尤其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在学校会学很多的软件知识和技能,对后面的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学生没有学好自己的专业,学校也没有针对他们的专业安排顶岗实习,无法发挥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本文就计算机
【摘 要】 故事具有生动有趣的情节,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小学英语的课堂上,老师可以立足具体的学习内容,恰当的引入故事,灵活应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素材,丰富课堂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这样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学生;英语课堂;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阅读材料,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优质的素材。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摘 要】 节奏是幼儿走进音乐世界的引导,培养幼儿节奏感是音乐启蒙的重要环节。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教师要遵循幼儿年龄、心理特征,引导幼儿进行模仿训练、声势训练、器乐训练。通过多样化活动,让幼儿在节奏聆听、律动感知及器乐演奏等活动中,发展音乐素养。  【关键词】 音乐律动;节奏感;音乐本源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从音乐视角看,节奏主要包含速度、节拍及律动
传统的数学练习模式表现为题海战术的问题,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排斥心态,甚至是在数学学习上放弃了原有的优势。数学练习的针对性表达,是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来完善,既要在数学练习上实现按部就班的目标,又要在数学练习的内容上不断地丰富。  一、练习要紧扣目标,有针对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自我练习上不断加强,完全依靠教师的指导很难在数学成绩上快速地提升,而且在很多数学知识的记忆上容易出
【摘 要】 基于大班幼儿欺负行为的观察研究,首先分析大班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因素,其次论述大班幼儿欺负行为的有效解决策略——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创新纠正行为的方法,最后得出大班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仅给受欺负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大班幼儿;欺负行为;解决策略  校园欺凌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重点关注的话题,幼儿园也不例外。由于幼儿年龄的增长,与伙伴之间交往的
在山东2015年的长篇小说新作中,牛余和的《老镇》无论就思想内容深度还是就艺术表现力度来看无疑都是其中分量较重的一部。该作以一个乡镇村落文革前后的历史动荡和变迁书写了当代中国一个特定时期的乡村生活现实,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沉实的乡土底蕴。作品在政治与宗法的错综交杂中,写出了那一段历史时期时代生活的严酷和民众生存的艰难。但作品并未止于展示严酷与艰难的历史控诉,而是在历史叙事的进程中始终将笔墨聚焦于人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