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教学设计过程中感悟探究学习之真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现状,“262”自主课堂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师生接受、采纳。
  [关键词]学生主体 自主课堂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4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校于2013年研发出了“262”自主课堂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师生接受、采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成了困扰我的问题。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开始了对探究学习的领悟之路。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案例:湘教版必修Ⅱ《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城市化特点”部分的教学设计。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探究题: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有何不同。
  为了体现探究学习的方式,为了让课堂更“热闹”,我要求学生讨论、合作、探究。然而,学生的反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预想的那种生动场面根本没有出现,学生并没有探究的冲动,只是敷衍式地故作讨论状,这次探究活动便草草收场。我的第一次探究式教学设计以失败告终。
  事后,带着疑惑,再次审视我的教学设计,脑海中不禁多了几个问号。
  1. 学生为什么没有探究的欲望?排除其他因素,在教学设计方面,一是缺少了问题的情境,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讨论、填表,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准备,也没有知识经验,讨论什么?二是没有给出探究方法,学生无从下手,如何讨论?
  2.这样的问题有探究价值吗?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这一知识点,湘教版教材以阅读的形式呈现,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稍加思索也能得出结论。这样简单的问题根本就无需合作,更没有探究的价值!
  3. 这样的探究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学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直接拷贝到了大脑中,没有思维过程,这样的探究忽视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机械地进行新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生吞活剥,食而不化,这样的“机械学习”必然是低效的。这样的课堂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不再“涛声依旧”,我开始重温课程标准,带着一种理性思维去思考、去感悟。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践行核心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是重要途径,探究学习便是方式之一。而探究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更重要!基于对探究学习的进一步理解,我又一次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
  案例:湘教版必修Ⅱ《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中“城市化特点”部分的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1.动手画一画。
  下表为世界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从1950年到2010年的城市化水平(%),试将其转绘为折线图。
  2.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所绘图进行分析,设计表格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不同之处。
  【小组合作】
  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然后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学习成果。
  【探究思考】
  每小组自选其中的一题进行分析,然后在全班进行成果展示:
  1.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非农化率是指不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农村中一般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口城市化與就业结构非农化相互关系达到比较适度和协调时,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值(简称NU值)大致趋近于1.20左右。读下图,思考:我国的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上次是截然不同的。我惊喜于学生的变化:
  1.学生是忙碌的。忙着绘图,忙着设计表格,忙着找不同。学生在动手绘图的过程中,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水平、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以此作为设计表格的依据;通过设计表格并进行比较,了解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忙碌的过程中收获着。
  2.学生是善思的。两道探究思考题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探究思考题1要求学生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关于逆城市化现象,学生在各种媒体上都已接触过,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通过组内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现象从地理的视角去审视,从而顺利推断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思考题2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虽然这个问题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也较为抽象,但是学生善于从材料找突破口,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与同伴的交流,能够分析出我国1992年以来NU值在1.20以上,说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成长着。
  这是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完成的课堂教学,无论是从教学效果还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评价,都优于第一次。
  当初的困惑引领我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在一次又一次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渐渐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探究学习,我的教学设计也因此愈加成熟,更令我欣慰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了学生的发展,在“262”自主课堂模式的研究这条道路上我会愈走愈远、愈走愈坚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也将成为我永恒的追求。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摘 要]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小说,首先要“入乎其内”,钻进小说的世界,让学生带着热情,主动阅读,把握梗概,理清三个问题:一是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二是故事是如何联系叙述的?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三是作者的情感倾向是什么?就是文章的主旨。其次要“出乎其外”,指导学生学会个性化评价,学会追问—思考—回答。  [关键词]小说;自主预习;把握梗概;评价  [中图分类号
邏辑并不都烧脑,逻辑其实很有趣!快来看看这几个与逻辑相关的笑话吧。提神醒脑的功效可是杠杠的!  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  儿子望着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父亲好奇地问道。  儿子回答说:“她没有骂人。”  (子博供稿)
[摘 要]主要是由一道模拟题而引发的思考,重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吃透书本细节,真正理解人大代表的四项职权之一——提案权。  [关键词]人大代表 提案权 反思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3  【试题回放】  据悉,新的高考方案即将出台。人大代表张天域在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了解学校、老师、家长态度的基础上向教育部提交了一
[摘要]要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辩论、时政演讲等途径,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互动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互动实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2006801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效,有助
[摘 要]学业水平测试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课堂复习效率至关重要。实施“活动单导学,自主式研学”是高中历史学科“小高考复习”课堂构建的基本模式,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综合性强。本文围绕历史复习课中“活动单的制作和自主课堂的基本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探究,试图探索出一条高中历史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高考 活动单 自主复习 课堂模
[摘要]文章立足于人教版高中历史课程《历史Ⅰ》第一单元,比较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探讨研究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历史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建设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78  任教高一年级的历史课程,笔者都会听到学生抱怨:“高中历史比初中历
[摘要]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对高考的成败往往起着决定作用。要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高中政治教师应帮助学生加深对考点的理解记忆,掌握易混易错点和重点,并通过分析热点材料来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一轮复习;课堂体验;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8601  在传统的复习课上,教师一般都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解决的方法比较单一,学
[摘要]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收集和整理好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研透课标、教材、学生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多主体、多途径和经常化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收集与整
“抓小偷!抓小偷!”一位大妈一边跑一边大喊。  这阵阵喊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都飞奔了过来,加入到抓小偷的隊伍中。  某个摄影爱好者拍下了这一幕,但没能拍下全过程,而是照了一组照片。照片上有偷女士提包后逃跑的小偷和在后面抓小偷的人们。  你能从这一组照片中找出谁是小偷吗?  通过这几张照片可不太容易推测出逃跑的小偷,你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观察,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一眼看过去,你觉得小偷是
[摘 要]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能唤醒学生大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使学生做好热身准备,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与期待,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享受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节不同风格的“同课异构”阅读课导入的探讨,思考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方法,让导入更精彩。  [关键词]中学英语 阅读课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