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外语水平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也对学生长远的职业规划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方式来有效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推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及对学生进行访谈等方式,了解高职英语课程考核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然后对这些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英语课程考核问题之所在,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现状;措施
【作者简介】郭辉,女,汉族,重庆荣昌人,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技术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研究》(项目编号173332)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与具体实施
1.研究背景。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掌握学生用英语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流的能力情况,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的影响,高职英语考核沿用的仍然是以前传统的形式。在英语考核中,学生高职英语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这种主要以期末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整学期英语学习成绩的方法具有片面性,一张试卷很难涵盖整个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考核内容较局限。而且理论考试比重大,技能考试比重小,甚至没有技能考试,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违背了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宗旨。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方针指导下,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面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现状,高职英语考核模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我以我校英语课程考核实际情况作为突破点,对我校英语课程考核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想找到应对措施。
2.具体实施。
(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问卷调查前11题中,第4、6题是多项选择形式,其余是单项选择,第12题为问答题。调查内容主要了解大学生心中的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道问答题是问卷调查的延伸和补充,主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具体需求。
3.调查对象:问卷调查采用整体抽样调查,以我校高职大一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84份,有效回收率占:84%。调查结束后,对问卷中的每个问题的结果进行了认真统计和比率换算,从而得出以下结果:
4.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从上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18%的学生对现有的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不满意”(A)的,19%的学生认为“一般”(B)的,而认为“满意”(C)和“很满意”(D)的分别是35%和28%。这说明现有英语课程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关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平时考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即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31%的学生认人该模式“合理”(A),57%的学生认为“基本合理”(B),而认为“基本不合理”(C)和“不合理”(D)的分别是8%和4%。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欢迎该评价模式;关于可采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就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基本全选了,说明学生认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英语课程考核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高达84%的学生认认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A)是最主要的;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中能反映英语水平项目中(此项可多选),学生就“平时作业”(A)、“课堂表现”(B)、和“微电影制作”(D)的选择基本持平的,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过程评价目的”要求;关于过程性评价方式,学生就所提供的四个选项的选择比例是相当的,说明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职英语中能否增加口语测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项目中,51%的学生认为可“适度增加”(A),21%的认为“应该”(B),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對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63%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基本能(B)体现学英语学习水平和看到自己英语学习水平中的不足,15%的认为“能”(A),1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B)看到自己英语学习水平的不足,12%认为“不能”(A);关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否比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更科学、客观、全面”,5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B)36%的认为“能”(A),仅有4%的认为“不能”(C),这充分证明了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整体上是科学的、客观的;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因素能反映英语学习水平,由于是开放的问题,难以量化统计,但还是能说明一些学生的想法的。
二、结果分析
除问卷调查外,通过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就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基础差,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本科院校学生差。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农村等偏远地区,学生的英语发音、表达都存在很大问题,一是口音重,二是鉴于偏远地区师资力量相对没有城镇强,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也有限,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整体英语基础差、英语口语水平更薄弱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大部分教师的考核重理论、轻实践,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很多老师习惯用期末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主要以期末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整学期英语成绩的方法具有片面性,考核内容较局限。考试内容注重测试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不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造成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3.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汉语多于英语。由于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不重视,课余很少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微电影制作、习传平台在线阅读、微信语音情景对话等工具来学习英语,不愿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把时间花在英语学习方面。
三、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中英语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英语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应在高职教育中引起重视,并努力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1.考核形式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解决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形成性评价的局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习传文化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在非结构化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2.考核内容多元化。采取知识评价 能力评价、学业内容评价 非学业内容评价。
3.考核标准多元化。采用标准评价 个性化评价。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创造良好的课外训练环境。利用现代技术,如登录习传文化平台进行英语在线阅读练习,拍摄英语微电影、情景对话,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四、小结
通过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每个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实践表明,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职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是可以改善和创新的,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够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艳.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评价与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3).
[2]王亚军.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网络财富,2009.
[3]李雪芳,吴美娇.网络化背景下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8).
[4]隋丽丽,杨秀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基于对山东某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J].文教资料,2011(9).
[5]任俊.浅论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现状;措施
【作者简介】郭辉,女,汉族,重庆荣昌人,重庆电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技术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研究》(项目编号173332)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与具体实施
1.研究背景。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掌握学生用英语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交流的能力情况,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的影响,高职英语考核沿用的仍然是以前传统的形式。在英语考核中,学生高职英语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这种主要以期末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整学期英语学习成绩的方法具有片面性,一张试卷很难涵盖整个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考核内容较局限。而且理论考试比重大,技能考试比重小,甚至没有技能考试,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违背了高职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宗旨。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方针指导下,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面对当前高职英语课程考核现状,高职英语考核模式到底应该如何发展? 我以我校英语课程考核实际情况作为突破点,对我校英语课程考核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并想找到应对措施。
2.具体实施。
(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
(2)调查内容:问卷调查前11题中,第4、6题是多项选择形式,其余是单项选择,第12题为问答题。调查内容主要了解大学生心中的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最后一道问答题是问卷调查的延伸和补充,主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具体需求。
3.调查对象:问卷调查采用整体抽样调查,以我校高职大一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84份,有效回收率占:84%。调查结束后,对问卷中的每个问题的结果进行了认真统计和比率换算,从而得出以下结果:
4.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从上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18%的学生对现有的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不满意”(A)的,19%的学生认为“一般”(B)的,而认为“满意”(C)和“很满意”(D)的分别是35%和28%。这说明现有英语课程考核方式需要改革;关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平时考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即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31%的学生认人该模式“合理”(A),57%的学生认为“基本合理”(B),而认为“基本不合理”(C)和“不合理”(D)的分别是8%和4%。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欢迎该评价模式;关于可采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学生就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基本全选了,说明学生认为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英语课程考核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的能力方面,高达84%的学生认认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A)是最主要的;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中能反映英语水平项目中(此项可多选),学生就“平时作业”(A)、“课堂表现”(B)、和“微电影制作”(D)的选择基本持平的,这一结果基本符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评价,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过程评价目的”要求;关于过程性评价方式,学生就所提供的四个选项的选择比例是相当的,说明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职英语中能否增加口语测试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内容项目中,51%的学生认为可“适度增加”(A),21%的认为“应该”(B),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對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63%的学生认为过程性评价“基本能(B)体现学英语学习水平和看到自己英语学习水平中的不足,15%的认为“能”(A),1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B)看到自己英语学习水平的不足,12%认为“不能”(A);关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否比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更科学、客观、全面”,50%的学生认为“基本能”(B)36%的认为“能”(A),仅有4%的认为“不能”(C),这充分证明了高职高专院校实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整体上是科学的、客观的;举例说明还有哪些因素能反映英语学习水平,由于是开放的问题,难以量化统计,但还是能说明一些学生的想法的。
二、结果分析
除问卷调查外,通过教育调查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就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基础差,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比本科院校学生差。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农村等偏远地区,学生的英语发音、表达都存在很大问题,一是口音重,二是鉴于偏远地区师资力量相对没有城镇强,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也有限,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整体英语基础差、英语口语水平更薄弱的现象,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大部分教师的考核重理论、轻实践,对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高。很多老师习惯用期末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英语能力,主要以期末一张试卷评定学生整学期英语成绩的方法具有片面性,考核内容较局限。考试内容注重测试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不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造成学生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3.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上听的汉语多于英语。由于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不重视,课余很少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微电影制作、习传平台在线阅读、微信语音情景对话等工具来学习英语,不愿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把时间花在英语学习方面。
三、措施及建议
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中英语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英语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应在高职教育中引起重视,并努力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策略:
1.考核形式多元化。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解决目前高职英语课程的考核绝大多数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形成性评价的局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习传文化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在非结构化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
2.考核内容多元化。采取知识评价 能力评价、学业内容评价 非学业内容评价。
3.考核标准多元化。采用标准评价 个性化评价。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潜能、学业成就,以提供改进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创造良好的课外训练环境。利用现代技术,如登录习传文化平台进行英语在线阅读练习,拍摄英语微电影、情景对话,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四、小结
通过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每个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实践表明,在正确方法的指引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高职英语课程考核模式是可以改善和创新的,高职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够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艳.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评价与教学[J].中国外语教育,2008(3).
[2]王亚军.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网络财富,2009.
[3]李雪芳,吴美娇.网络化背景下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8).
[4]隋丽丽,杨秀文.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基于对山东某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调查[J].文教资料,2011(9).
[5]任俊.浅论高职高专综合英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