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教学属于新型的教育形式,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尚未得到普及。语文教师要结合课程要求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实现情感的共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情感教学 教学应用
  1.引言
  语文是高中教育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课文讲解,已经无法满足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当前,高中教育教学兼顾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特征。学校和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及日常学习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蕴含情感教育,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和育人功能,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2.1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和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两个主体,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播,忽略学生的情感元素,使语文教学比较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日常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语文教师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及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真正实现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目标。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求学经历对文章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度,与学生达成共识。
  2.2培养学生的情商。
  当前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对课本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对各种人物性格具有明确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情商[1]。
  3.高中语文情感教学应用探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学科极具感染力,教师既要立足课本,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充分体现语文课堂的情感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双向渗透。
  3.1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情感元素。
  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认识,并结合具体教学要求,对其进行提炼和拓展等,以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课文的深度解析,并对语文课本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破山寺后禅院》为例,教师不仅要对诗中描写的场景进行解析,为学生营造一种清晨古寺的意境,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渗透,让学生感知古寺禅房的幽静,体味作者当时的情感和心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心灵的熏陶和精神层面的享受,实现高中语文教学诉求。
  3.2借助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朗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能引导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把握。语文属于语言性学科,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和生动性,在该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篇章,教师要安排学生朗诵这些富有情感的语篇,让学生在阅读和朗诵过程中感受到语文课文的优美。教师要注重在朗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该过程中感受语言美、音乐美和绘画美等,以这样的方式长期感染学生,将其吸引到文章的意境中,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3营造意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的一大特点,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独特的审美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心灵的触动。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例,该词立足侧面对扬州的萧条之景进行描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该词所描绘的画面,学生闭上双眼仿佛看到古都饱经战乱后的破败和萧条,似乎听到了空城中回荡着低沉的号角声,从而体味作者的无奈和悲怆,以更好地理解该词的意境。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感教学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对脑海中有限的知识和经验等进行整合,以对作者的情感及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进行深度了解[2]。
  3.4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有助于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具体课堂教学内容,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在具体教学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融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熏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教师要摆脱传统以单方面讲解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课堂互动性及教学内容多样化,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借助微小的手势和动作等与学生进行语言和形体上的沟通,不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励,以调动高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语文课堂氛围更和谐、热情、饱满,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获得心灵及精神的满足。
  4.结语
  情感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极具适用性。学校和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及语文学习情况,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合,满足语文教学的情感诉求,不断激励高中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高中语文教育得到真正的改观。
  参考文献:
  [1]李会冉.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探究[J].学周刊,2015(08):63.
  [2]刘河生.探讨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3(04):125-126.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学家认为,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组织机制而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单独领域。作者以汉语真实语料为例,描述了隐喻在帮助篇章建构理解中的三大基本功能:线索功能、阶梯功能和转折功能。隐喻通过这三种功能推进了语篇的组织与建构,有助于我们对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隐喻 篇章组织 功能  一、引言  隐喻的中心(locus)不是语言, 而是思维。隐喻不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前瞻性研究保留大隐静脉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在降低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方法:  2013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要高效,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精心设计备课、讲课、课后反思为实现“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要以生为本,多使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增强教学的亲和力,重视听说读写训练,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增强信心 以生为本 重视训练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掀起一股课程改革的热潮,无
摘 要: 文化词汇是英汉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从文化对比和翻译方法角度分析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以期引起读者的重视。  关键词: 文化 词汇 英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大多数文化词汇都含有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通常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具有独特含义的形象,它们是其他文化中没有的,或者是虽有而不同的东西,因此非常难译。比如,汉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一种多效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结合,介导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除了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外,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功能性受体
摘 要: 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语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情感激发情感及智慧启发智慧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人文价值的目的。基于人文教育对高中人文价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对高中语文教育构筑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进行探讨,体现人文价值培养的重要性,将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价值教育上,实现高中语文对构建人文价值的实践。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人文价值 实践策略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
摘 要: 日语借词在汉语外来词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日语外来词,并在时下年轻人中逐步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语外来词的表现形式,探讨日语借词流行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借用特征,并提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日语借用语 借用现状 借用原因 借用特征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流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未曾间断。
摘 要: 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越来越大,而且随着逐步普及的国民教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大的师生和家长一直十分关注高中语文教育,高中语文对整个高考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复习是一个烦琐而复杂的过程,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积极地进行高中语文总复习指导,对于学生取得高考的好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语文 复习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