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的有效开展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raner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同
  时,《英语课程标准》也对相应等级学生的年阅读量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经过几年在校学习并未达到规定的阅读目标,学生的阅读能力滞后,高耗低效现象普遍存在,阅读训练效果不够理想。我校经过在初一部分学生中的探索与实践,发现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训练是快速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新途径。那么,如何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下的阅读训练呢?我校目前开展的“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使用的英语阅读训练方法是“高效英语”训练法(详见www.gxenglish.net),通过该网站中的训练系统来
  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进行训练。
  
  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的内涵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英语阅读训练是指每个学习者在各自拥有一台可以供学习英语使用的电脑(最好是笔记本电脑,学生的学习可随时随地进行。受条件限制,我们暂且在学校电脑房进行)情况下,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在专业网络学习程序的帮助下受教师的监控。我们目前使用的“高效英语”训练法是以中国学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语言技能发展规律为根本出发点,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强有力的辅助训练工具,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和训练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由此设计提出了一项全新的训练原则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中国学生英语训练新流程,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快速进步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受训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突破性的进步。该训练法的本质是: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将中国英语教学中两大主要流派(语法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各自优点整合在一起,完全摒弃各自方法原来固有的缺点,从而大幅度和大面积地改变了中国学生英语训练的效率和效果。[1]
  
  三、“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1. 适合阅读训练的电脑房
  由于是在网络上进行阅读训练,故要有适合阅读训练的电脑房,它是开展阅读训练的主阵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的电脑房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能快捷上网;(2)有用于监控学生阅读进程及状况的电脑;(3)所有用于阅读训练的电脑均须安装网络词典,并将其设置为屏幕取词,适时发音;(4)配备耳机,供学生了解生词的读音,并用于未来的视听训练。
  2. 英语教师的培训
  在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时,英语教师是整个训练过程的指导和监控者,故要熟悉电脑房硬件设备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四、“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英语阅读训练前的语法认知专项训练
  
  该环节是整个训练的基础。经常有学生反映:句子中所有的单词都很熟悉,但就是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欠佳,也就是语法分析范畴的缺陷。句子中各单词并非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而是按语法规则的要求进行排列的。了解并掌握句子结构的语法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2]故在阅读训练前必须先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现象(学生能认知即可),为接下来的阅读扫除部分语法障碍。基本语法包括:(1)形容词、副词的三个等级;(2)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的功能;(3)16种时态的结构;(4)被动语态;(5)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6)五种基本句型(S V,S V O,S V P,S V IO DO,S V O C);(7)十大词类在句中所能充当的成分。其中,五种基本句型的成分划分应始终贯穿于以上的语法认知训练中,其目的是:快速反映出句子(特别是复杂句子)的结构,并判断该句子的意思,提高阅读速度。语法认知专项训练一般持续30课时,之后,学生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认知以上语言功能。下面是在“高效英语”网站的训练系统中学生进行定语从句句子成分划分的部分示例(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线条代表不同的句子成分)。
  
  学生经过第一阶段(初一第一学期约100课时)的训练,读完训练系统提供的原版读物后,阅读速度达每分钟120词左右,词汇量也大大提高。
  2. 第二阶段:大量阅读伴随听写训练
  (1)进行网络阅读训练
  目前网上阅读资源非常丰富,英语网站众多,如:www.storynory.com,www.bedtime-story.com,
  www.sciencenews.org,www.nytimes.com(后面两个网站的内容较难,教师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可用search功能搜索kids)等,这一切都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选材(所选语料要注意阶段性的题材统一,以保证生词的复现率),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进行取材。
  这一阶段的训练属于半控制性阅读训练,学生进行网络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利用监控系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跟踪监控,了解他们的阅读材料、阅读进度,并要求学生读完所选语料后,将阅读语料复制、粘贴在word文档内,利用word的计数功能统计所阅读的单词数量,并用单词数量除以阅读用时(分钟),得出阅读速度,即:单词数量÷阅读用时(分钟)=阅读速度(词/分钟)。同时,填写阅读信息反馈表(见表1)。
  (2)听写《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根据训练计划,在第一阶段训练结束后,我们让学生在第二阶段内(约需要100课时)听写完美音版《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其目的是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通过听写再现生词,从而带动学生词汇量的提高;通过听写为未来的写作训练打下基础。
  听写训练的操作流程:快速记忆听写材料中的生词——跟随录音朗读听写材料(2-3遍)——逐句听录音,并直接在“高效英语”网站的训练系统内写下所听内容——校对答案(系统提供)。
  第二阶段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初一第二学期和暑期期间。暑期自主学习期间由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监控,并将阅读信息反馈表(见表1)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第二阶段训练结束后,受训学生阅读速度达每分钟150词左右,同时,在网络词典帮助下,受训学生已能在网络上阅读英文版的《纽约时报》或《中国日报》。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约250课时的学习,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下,依托“高效英语”的训练系统,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耳濡目染”,大量接触外语原版材料,向大脑输入大量的语料及相关信息,经大脑分析、理解,进而储存,可以达到需要时有用信息的有效输出。这就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加大外语语言材料阅读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也是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3]同时,通过长期的阅读训练,并随着阅读训练进程的有序进行,学生的词汇量也随之迅速扩充,阅读效率和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华克键. 无敌初中英语语法[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04:475.
  [2] 易代钊. 关于提高外语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8):14.
  [3] 杨燕芬. 用阅读档案促进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7):20.
其他文献
摘 要:閱读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阅读在培养学生预测、分析、推断、综合、概括、质疑等思维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背景知识、预测文本内容、绘制思维导图、巧设追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英语学习要
摘 要:以“一带一路”敦煌农业合作国际论坛为背景,围绕水文水系、产业活动和城市区位等角度命制的原创试题,对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考查。   关键词:核心素养;一带一路;敦煌  一、原创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图1为甘肃省轮廓图,图2为敦煌气候资料。  材料二 2018年9月27日,主题为“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绿色农业,合作共赢”的第三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
培养学生树立公民的经济意识,解决日常经济生活问题,增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初中社会学科责无旁贷。但是,当前的初中经济生活课多抽象概念与原理分析,少生活应用与实际操作,难以适应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为此,我们应该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以助学生增强经济意识,理解经济知识,分析经济问题,提高决策水平,养成良好的经济素养。  一、 经济生活课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  初中经济生活课自人
摘 要:正如每一次知识、科技的革新都是技术、方法的革命一样,每一次知识的进阶、深化,也必须借助科学方法的演进去完成.因此,选择适当的科学方法作为学习进阶的教学路径,就可以使学生不必彷徨于“荆棘”之中,从而快速且高效地同化新知识,顺利完成学习进阶.  关键词:重力场强;学习进阶;科学方法;比较思想  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一直是科学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基于知识碎片理论,教学论专家们认为“学生的认知思维
摘 要:运用模型方法处理生物学规律复习,可突破传统复习模式中存在的瓶颈,提高复习课效率,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关键词:模型;实验;复习课  生物学规律复习不是简单的呈现和回忆,而是需要将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为学生提炼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课中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下面以浙科版必修3“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细胞生
摘 要: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前后一致、逻辑连贯的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承前启后、深耕本原”的教学思路,思考知识的前后关联,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本质,更好地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承前启后;相切;知识本质  一、考试分析引发的调研  问题 如图1,在Rt△ABC中,已知∠C=90°,∠BAC的角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以AB边上一点O为圆心,过A,D两点作圆O(
作为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试卷讲评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熟练技能,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特别是在初三复习阶段,上好试卷讲评课尤为重要。要高效地上好试卷讲评课,课前做足准备,肯定是高效试卷讲评的基础。如统计好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统计好每题的得分率、每题的解答情况等。其中重点记录哪些题的失分率高,哪些失分是因非智力因素如审题不仔细、粗心大
回家找一找,妈妈身上最难看的地方。这是老师给一年级新生布置的第一次家庭作业。  第二天,老师让大家谈谈,自己妈妈身上最难看的地方是哪里。同学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老师环视了大家一眼,说:“那我先来谈谈。昨天我也特地回去看望了我的妈妈。妈妈的腰不太好,她佝偻着腰,在厨房里忙着。妈妈年轻的时候,腰杆挺直,腰曾经是妈妈身上最好看的部分,现在却成了妈妈身上最难看的地方。”  老师
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目标多元化,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教师很难确立课堂的教学目标,或者说,目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制定缺少明确的标准。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要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往往是“三要求”:新课标要求、单元导向、课文重点。比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的教学,一般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会列出以下几点:  1.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有这么一个案例:在教学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章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通过本章节知识学习,你对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有何建议?问题虽然有些突兀,但意图还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学生将历史的认识与现实相结合,得出学校需要民主、平等的人文环境的结论。在学生的回答中,有一位学生讲了这么一句话:“希望校长吃与我们一样的饭。”初听上去,以为该生在课堂捣乱,但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