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觉已成黑户!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空挂户口的问题目前相当普遍,有的是因为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总是想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再落户,以至于错过落户时限。还有的是因为自己并不清楚如何落户口,将学校开出的户籍迁移证放在身上,以为这就是户口,而不去办理落户手续,急用户口时才手忙脚乱,有的还会造成一定损失。”中国传媒大学保卫部秦部长说。“这其实应该是学生自己上心的事。”“可很多学生毕业后户口没落下,自己却没意识到,甚至多年后才发觉。”
  北京邮电大学户籍科李老师分析道:“归根结底,都是没有及时将毕业时学校派发的派遣证、报到证办理接收。”迁移证过期虽然能重新补办,但目前需要很多复杂手续。过期了想再找回来,常常要付出更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往往要来回奔波于老家、学校和工作地之间。李老师介绍说:“得先到当年户口迁往地的派出所开具一份没有落户的证明,然后到当年就读的院系盖章以证明的确没有落户,再拿这些证明到当年就读学校所在的户籍科开具遗失证明。然后再到学校所在的派出所开具一份新的户口迁移证,最后拿到迁往地的派出所落户。”“如果时间久远,好多学校合并了或者有变化了,有的毕业生为了写个证明跑好多次都跑不对门。”“基本上每天都有毕业好几年的人打电话来问户口。”李老师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黑户”。
  1.毕业没领迁移证 无视户口变黑户
  李老师回忆道:“曾有个毕业生有一天在银行办理银行卡密码更改,显示身份证信息已不在公安系统内。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整个人都蒙了,这才想起毕业后自己的户口一直没有落。”“这个学生毕业时让同学代领的迁移证,因为不重视后来就一直没去拿。因为是异地读书又异地工作,他最后在广东、北京、湖南三地之间来来回回跑了不下20次,花了近半年时间和上万块钱才把户口找回来。”“还曾经有位学生毕业时的助学贷款尚未还清,毕业证被押在学校,有些地方严格规定没有毕业证是不能落户的。这位学生把户口迁移证、报到证、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等材料邮回家托人办理落户手续。但是家里派出所没有原件不给办理。户口迁移证上的有效日期过了,他才交清贷款,后来也忘了户口这回事了。直到要结婚了才发现自己成了黑户。”
  “这两种情况归根结底原因还是迁移证的问题,毕业时有的学生没领户口迁移证就找不到人了,多半是去了外地工作,也有的出去毕业旅行把这事压根忘脑后了,还有学生因为条件限制领不到。”“一个是主动过期,另一个是被动过期,当然都是不重视没有及时落户口,导致最后迁移证过期。”李老师说。“有的学生心存侥幸拿着过期的身份证参加了考试,但是却卡在了政审的环节,因为户口还黑着,没有派出所可以开证明,最后还是耽误了工作。”
  2.以为迁移证会自动转 不送去落变黑户
  “曾有个2012届的学生毕业时与北京本地的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拿到迁移证以为户口就会跟着档案一起走,便没再关心过自己户口的事。”李老师介绍说:“两年后要出境游,准备护照时才发现户口并没有落在人才市场,迁移证已经过期,如果想要办理新的迁移证,必须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凭借劳动合同到派出所迁出户口,然后才可以落到人才市场。办手续需要时间,最后的旅行计划自然要泡汤了。”
  “有好多学生不明白领到手里的户口迁移证到底是啥?高校就业手册上它的定义是: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高校由校公安派出所)开具。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将户口迁移证交给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入户。”所以“迁移证不是领到手了就自动转了,是需要自己送去落的。”李老师说。这也是为什么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反复会跟毕业生强调“毕业后要及时办理户口转移手续”。
  3.换签工作以为户口也跟着走 不懂不问变黑户
  “有的毕业生很优秀,不愁工作,先是签了一家可以接收户口的单位,但后来又毁约去了另一家公司。最后却因为没有及时办理改派手续,导致投寄地址有误,户口被打回原籍,档案被打回学校。曾有个学生以为户口和档案扔在学校也不会丢,忙着工作没有理会。直到单位通知他办理各种手续时,才发现迁移证等材料已经过期需要重新办理了。”“后来他往返深圳北京多次,颇经周折终于拿到了迁移证。连公安局电脑断网这种情况都赶上好几回。”
  李老师这样解释“改派”:就是要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的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各高校对办理改派手续都有一定的时限要求。一般来说,无特殊原因,毕业生不得随意办理改派手续。但毕业生如果已改变就业意向、更换单位,就需及时办理改派手续,否则会影响其人事关系的落实和解决,造成很大的麻烦。
  4.重重关口难落下 嫌麻烦不处理变黑户
  “有的学生入学时户口从农村转到了学校,毕业后因为没有找到可以接收户口的单位,户口迁移证上的地址是生源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然而毕业生觉得留不在城市里至少也可以迁回农村的家,因为农村家里有几十亩土地。但是要把非农业户口转回农业户口如今非常麻烦,相关手续要经过六七道关口,还必须征得出生地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的同意。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们会暂时把户口带在身上一边上班一边想办法。直到迁移证过期后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才不得已回到当地落集体户,然而此时的手续只会比之前更麻烦了。最起码还要再跑回学校重新办理迁移证。”
  明明知道需要落下,却把户口迁移证一直放在手里的毕业生占很大比例,户籍科的老师们也非常理解毕业生们的纠结:“一种是签署就业协议的单位不能落户,没办法挂靠在亲友家,又不愿挂靠在就业服务部门的集体户口上。在“非转农”难的尴尬现实中纠结以致错过了落户时间。还有一种是毕业时还没有找到工作单位,或者对现有工作不满意,嫌户口不断迁出、迁入会影响跳槽,就把户口随身带着。”
  但是现实是,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落户而自己揣着户口迁移证,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没有及时落户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身份证过了期限,不知不觉成为“黑户”,结婚登记、生子入托等问题随之而来。“一般两年择业期内,没有及时拿着报到证向当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门报到,户口和档案就会被打回生源地。”拖着的结果是最终只有一条路,不回也得回,并不能解决问题。
  毕业生离校前领到“户口迁移证”,意味着户口开始进入“迁出未落下”的状态,
  如果只是放进抽屉跟毕业证夹在一起,没有在有效期内及时落下,尴尬的远远不止是身份证失效,
  旅游出差无法住宾馆,不能去银行办银行卡,无法贷款,无法买票回家,无法报考研究生、公务员,无法买车买房,
  甚至连结婚也无法进行登记……这就是传说中的“黑户”。
  然而现实情况是,距今最近一次的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配合人口普查工作各高校曾清理出一份惊人的“黑户”名单:
  天津一所高校有1000多名学生“人户分离”,青岛大学有400多毕业生的户口滞留学校,有的甚至已经毕业12年。
  武汉高校集中的洪山区“空挂”户籍近2万名,其中某职业学院就有3000名,
  整个武汉市近10万名大学生的户籍在沉睡中……
  尤其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如无法落户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攥在手里的户口迁移证一旦过期,
  他们在派出所就变成了“无此户籍信息”。
  网络上一个主题为“大学毕业生的户口黑洞”的帖子,
  跟帖从2006年一直到2015年不曾间断,被网友誉为三天三夜看不完的“巨帖”。
  不要一不留神成为黑户中的一员,
  为此本刊采访了几家高校从事户籍工作的老师,以帮助大家防患于未然。
  Tips:
  入学可以不迁户口
  毕业尽量迁户口
  公安部、教育部早在2002年和2003年下发文件规定,外地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既可自愿选择迁入学校的集体户口,也可留在原籍地。
  按照规定,外地生源本科以上学生,毕业后未分配或未落实工作单位、本人愿继续在毕业所在城市寻找工作的,可凭相关证件到指定地方(省、市人才中心;省、市毕业办)办理落户手续,择业及户籍保留期为两年。户档暂留学校超期的,因为学生难联系上或迁移过程中可能造成文件丢失等原因,有些学校并不会将学生的户口迁走,而是继续封存。然而学校不是长期保管户口、档案的机构,如果发生丢失补起来手续会非常繁杂,甚至面临找不回来的风险。
其他文献
“到暑期,无论是校园里面还是网上都有许许多多的宣传暑期支教的活动,  身边的许多人就会摩拳擦掌想去山区体验一把血泪人生,都天真地认为这是锻炼自我的一个好途径,  回来后又有大把吹牛的资本,还能在心中为自己记上大大的一笔——我做好事啦!  可是去了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你只给你自己带来了满足,你不觉得这对孩子们自私到了残忍吗?” 这是我从网络上看到的一段话。  说到大学生暑期支教,近年来讨论颇多,其
李鑫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1年大学毕业,他来到地坛医院传染病科,一待就是十几年。李鑫为艾滋病的救治做出突出贡献,在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2014年埃博拉等历次重大疫情面前,他没有一次不冲到第一线。2007年,他被派往新疆和  田地区传染病医院工作。2016年“北京榜样”上榜人物。  西医博士41岁读中医  地坛医院感染一科病房,收治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艾滋病患者,这里是李鑫帮
暴雨、台风、泥石流、地震??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危险。玛提森博士在德国从事艺术教育工作长达二十多年,内容涉及艺术、教育、环保、文化等多个领域。结合对生态文化的独到见解,如今的他致力于各种生态康复项目,用最少的钱,最有意思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一同修复残破的景观,完成了许多独特的环境保护项目。对参与其中的学生们来说,除了享受到创作和劳动的乐趣之外,也得到了心态上的成长。  修补的不仅是环境 
在国内的时候,我相当崇拜学霸;到了英国,发现“学习成绩优异”不再是判断同龄人的第一标准。在我认识的外国同学里,有的不务正业,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有的资质平平,门门只求及格;有的甚至生活也各种脏乱差……可是,当他们嬉笑怒骂,游戏人生的时候,你以为他们平平无奇,没什么竞争力,人家却在另一个领域开天辟地,分分钟成了连学霸也难以匹敌的人生赢家。  翘课的歌唱家  我和艾达是在金史密斯传媒学院的咖啡厅里
阳光黄漫漫地洒在校园小树林里,白昼转为黑夜的阴影一步步浓郁起来,温热的草木气味裹挟着全身。我漫无目的地散步,突然见到草丛深处蠕动着一团棕褐色刺球儿。  扒开一看,竟是一只懒洋洋的胖刺猬,耸着肩,半闭着眼睛,趴在黄叶子里,粉红的四肢像四个花蕾的尖尖。我心里瞬间炸开了无数童年的趣味,脱下外套,小心翼翼地铺在地上,顺手将刺猬轻轻一拢,捧在手心,奔向宿舍。一回宿舍,八双眼睛发出惊奇的目光照亮着“小可爱”,
我叫郭鑫,是南开大学一名在校学生。从大一开始做创业,两年来,先后创办了两家企业,其中第一家企业专营碳汇林业务,帮助近1000万种树农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在2013年3月份被收购。现在我正在进行我的第二次创业,通过项目孵化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学生创业者实现梦想。  两年多来,我见证了无数创业者的青春故事。在他们的身上既看到了创业者特有的冲劲和干劲,也看到了不应有的急功近利和好高骛远的心态。不管成功与
电子阅读的普及,把一部部几百页的著作成功压缩到一台薄薄的电子设备中,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在书的海洋中畅游。然而,对只能用手指和耳朵来感知世界的失明者而言,阅读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更是甜蜜的负担。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三名大四学生游启麟、王天奇和苏立新,对当前市场上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盲文点显器进行了改造,打造出新型的便携式“盲文电子书”,让失明者也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到阅读乐趣。  减小体积,
“Chris兄弟餐厅!”  在巴黎蒙马特高地,几位当地人向我们推荐了这家餐厅。蒙马特高地是一个到处都有着传说的地方,据说它曾是一片布满葡萄园、磨坊风车的乡间小村落,1860年才被划归巴黎市。为了能真实地体会蒙马特的存在感,我们向本地人打听他们心目中的餐厅。虽说是旅游,我们却不愿在宾馆餐厅点餐,或随便地在街头找一家没有传说的餐厅。  进入餐厅正值午饭时间,推开门,老板Chris就给了我们一个热情的拥
走进复旦邯郸校区,第一眼,是刚出邯郸路地道口远远望见的光华楼,  是红墙内目光深邃的毛主席像,是老校门里的旧飞机,  是隔路对望的李达三楼和叶耀珍楼。  红墙之上仿佛有着时光的刻尺,丈量着复旦百年来的变迁与风貌。  几度流离几度波折  1922年,在南洋华侨的捐助下,复旦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土地,建起了奕柱堂。这是复旦大学的第一栋楼房,兼顾办公和藏书,也是复旦数十年变迁的见证者,如今的校史馆。奕柱堂附
罗马人治下的和平  “我的人生就是五十本书和一个意大利儿子。”盐野七生在她的书作签售会上说。  盐野七生,1937年出生于日本,父亲是个诗人。26岁时她游学意大利,回日后感慨“日本无英雄”,再赴意大利,之后定居英雄辈出的罗马至今。1992年~2006年,盐野七生用了15年时间,每年写一册,写出了15卷《罗马人的故事》。  在读者们面前,已经77岁的盐野七生着淡妆,说话语速不紧不慢,尤其擅长以一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