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力气大?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nie00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和锤子
  
  如果没有锤子,你能把一根钉子钉进木头里吗?没问题,只要你找到一件又坚硬、又沉重的东西,握在手里,对准钉子头,砸上几下,也就把它“钉”进去了。没错,其实“钉”和“砸”的区别并不大。我们可以猜到,在锤子没有被发明出来之前,人们完全可以用一块石头来代替它。而原始人们最早制造出来的锤子,实际就是在一根木棍上绑了块石头。那,多加了这么一根木棍,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你在砸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在胳膊用力向下砸的同时,还得注意握紧这块石头,不然的话,它就要“飞”出去啦。对,我们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石头自身的重量在运动的过程中,是会产生离心力的。而且运动的速度越快,这个力就越大。本来,这个力也是很有用处的。可是,为了让石头“听话”,我们只好想办法克服它,不能让它把石头“拐跑”。
  但是,如果把石头绑在棍子的一端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不必再留在我们的手里了。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根棍子,把石头被抡起来的时候产生的离心力也利用起来,让它变成向下砸的力量。这样,比起直接用手拿着石头砸东西可就省力多啦。所以,可千万别小看这根木棍,它的“技术含量”那可是相当地高呀!
  
  勺子和羊角锤
  
  前面说的是钉钉子,现在再来说说拔钉子。如果你在课堂上试验过的话,就会发现,这拔钉子可要比钉钉子难多了:一边得用力夹紧那个小小的钉子头,一边还得使出全身的力气向上拔——你可以想象一下,这就好像一场不用绳子的“拔河比赛”。一边是钉子和木头之间的摩擦力,就是它把钉子“留”在木头里,给你出难题;而另一头是你自己的力气。如果不用任何工具的话,就等于让这两个力在一条线上“直来直去”地较量。这可就全看你的力气大小啦!要是你力气大的话,还能“胜利”拔出;要是你本来力气就小,那十有八九就要失败了。
  既然硬拼不行,咱就得动动脑筋,以智取胜。说起来,有一次咱小编想把扎到办公桌上的一个图钉拔出来,用的法宝就是——勺子!为什么不是小刀呢?一来,小刀不太安全,容易划坏桌子;二来,你有没有观察过,勺子那个弧形的底儿,正好可以在桌面上形成一个支点,而长长的勺子柄,就起到了杠杆的作用,用它轻轻一撬(qiào),图钉就出来啦。
  但是,如果用勺子去撬木头里的钉子的话,就不好使了。这是因为,钉子在木头里扎得更深、更紧,拔出它需要更大的力量。勺子虽然可以当杠杆使,但这根杠杆的长度非常有限,也就没法给我们出更大的力了。嗨,话又说回来,人家勺子的“本职工作”是帮你吃饭,又不是拔钉子……
  所以,老师给我们做课堂实验的时候,用的才是专业的拔钉工具——羊角锤。这种锤子的形状很特别。把钉子夹在它那两个弯弯的“羊角”中间,用锤子顶做支点,在锤子柄上使劲一压,钉子就拔出来了!这也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而且,这个杠杆的设计很巧妙,在它支点两边的这两条力臂之间有一个角度,可以把你施加在锤子柄上的力量转化成向上拔起的力。呵呵,这才是真正的“拔钉力士”呢!
  
  螺丝钉和斧头
  
  总是这么钉进去、拔出来的,太费事了,有没有更简便点儿的工具呀?嗯,肯定不止一个人这么抱怨过,于是,人类就发明了——螺丝钉!这下,只要你手里有一把螺丝刀,不但可以灵活地控制螺丝钉入的深度,而且还能随时把它再拧出来。怎么样,够方便了吧?
  想想也很有趣:同样是铁铸成的钉子,身上多了这么几圈螺纹,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那你再想一想,我们外出旅游登山的时候,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上,边走边聊天,不知不觉回头一看,咦,原来都爬了这么高了啊。其实,这两者的科学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斜面的威力啦。
  说到斜坡,我们都知道,山坡越陡,上坡的时候越吃力;如果是那种“缓坡”的话,虽然它的坡面很长,但高度并不高,走起来就比较省力。盘山路的原理,就是在山的高度不改变的情况下,把路修成曲折盘旋的形状,在山坡上多拐几个弯。这样,人走的路变长了,但坡度却变得和缓。也就没有直上直下那么费力了。
   螺丝钉呢,正好是把这个情况“颠倒”了过来——盘山路是向上爬,而螺丝钉是向下钻。但它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螺丝钉就好像在钉子的身上刻了一条很长、很长的盘山路。它在木头里转着圈儿,一点一点儿向下钻,木头对它的阻力,就被它身上的这条“盘山路”的斜坡给慢慢地分解啦。这比用钉子直接往里扎要省力多了。但这种省力,不是因为螺丝钉“力气大”,而是因为它使的是“巧劲儿”。
  等等,咱们比的不是力气吗?这种“以柔克刚”的不能算!那好,咱就给你们介绍个最“无敌”的工具,那就是——斧头!一斧子下去,就能在那么粗壮、结实的木头上砍出一道深沟,甚至干脆把木头劈成两半。真厉害!
  不过,斧头的威力又是哪里来的呢?告诉你吧,这还是斜面的道理!哼,你刚才还以为斜面只会转来转去地磨蹭吧?实际,咱动起真格的来,比谁都“坚决果断”。你看,斧头的断面是一个等腰的三角形,两面斧刃就是两条长长的斜面。当斧子劈进木头的时候,它的重量就会顺着这两条斜面,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压力,足以把坚硬的木头切开。而就像斜坡越和缓越省力一样,这两条斜面之间的夹角越小,人用斧子劈东西的时候也就越不费力。当这个角变得非常非常小的时候,斧头就薄得不是斧头了,而变成了——刀。现在你该知道了,刀子之所以会那么锋利,也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哦。
  听咱讲了这么半天,你觉得哪种工具的力气最大呢?其实,工具除了帮助我们省力、省时,还有一个最大的用途,那就是在制作、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的智力得到了开发,大脑实现了进化,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这,可是比节省力气更大的收获啊。
其他文献
科幻片中,经常会出现它的兄弟姐妹的身影。《终结者2》中液态机器人能随意变形;《黑客帝国2》中,APU不但长得醋还敢对抗机器章鱼;《霹雳五号》中的五号,是个可爱的机器人,却拥有最新型的武器……不用说。这都是编出来的,可现实中还真有这么一号,它就是“出道”前便名声在外、绰号为“剑”的新型武装机器人,现在已经参军,成了一名新兵蛋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开上战场啦!    偷师吸尘器    “剑”曾在伊拉克战场
小学四年级那年秋天,村里收秋,学校放假,——这大概也是农村小学的特色,农忙要放假。除了暑假寒假,还有麦假秋假。  这一天,我和父母都在小队院子里剥玉茭颗儿,大家围着一个大蒲篮,握住两个金黄色的穗子互相搓磨,一行一行的玉米颗粒滴落在蒲篮里,雪白的玉米芯子散落在身边。剥玉米能谝闲话,大人小孩一起,边做活边聊天,算个轻活。  村里戏班子的猫猫爷给我父母说,我看你这个娃灵得很,跟我到咱村里唱家戏吧。我就十
我们是谁,又来自何方?  ——帕斯捷尔纳克《邂逅》  万物被重新命名的时刻,冷空气来袭  我们沉默的时刻,虚无的钟声  散布关于雪的谣言,银杏叶  翩然落下,向死而生的时刻  冬天,在长久地阅读中,我把自己  放进崇祯五年的湖心亭,或者  俄罗斯的某个无名小镇  邀我喝酒的张岱,和  等待爱情的茨维塔耶娃  一样令我痴迷,而我最喜爱的  还是被雪覆盖的田野,静默,宽阔  当我独自面对寂静而感到怯懦
火车、汽车、轮船、飞机……今天,帮助我们出门旅行的交通工具可以说是应有尽有。那么,到太空中去“旅游”一圈又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份“太空旅行计划”吧!    宇宙公路    要想畅游宇宙,当然也得先有路。不过,在太空里铺设“公路”,既不需要水泥,也不需要沥青,只要有一架动力充足的航天飞机就可以啦!现在,航天飞机只能在专门的发射基地才能发射升空,而且费用昂贵。下一步,航天专家们正
2012年6月16日18点37分,长征2F19运载火箭成功地把“神舟九号”飞船运送到太空。  这艘飞船上搭乘着由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三位航天员组成的飞行小组。在长达13天的太空旅程中,完成了与“天宫一号”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任务。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太空科研活动。
1  虚虚实实的馅饼啃多了  你就不会怪罪春天,这个早产的婴儿  阴晴不定,红扑扑的小脸  说变就變了。这让我想起舅舅  和姥爷,他们离开时  闭着眼睛,说走就走了  大人都是这样,何况一个孩子呢  2  总觉得自己已经够幸运了,比如此刻  那些光线落下来,绿叶回返枝头  小鸟们欢呼雀跃,一簇长在树荫下的花朵  发黄,发干  真好,万物都跟我一样  得到什么就必须失去些什么  3  每一次深陷其中
在我国的两院院士当中,女院士的数量极少,但她们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卓然成就不容忽视。王业宁就是其中之一。  人物简介  王业宁,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南京大学凝聚态物理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声衰减研究、统一了两个学派关于瞬态内耗的理论、建立了畴界粘滞损耗理论等。  1926年10月14日,王业宁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从小被亲戚们称为“小才女”。即便是在动乱年代四处辗转
我想写扬州的初衷,源自我在扬州的新居。为了躲避北京可恶的霾,只好在江南安了一个小家。想象着,我是一只水鸟,那是在湖面的小岛上,寻找到的独属于自己的草窝。天晴了,就到水上漂漂,晒晒江南软绵绵的太阳,或者淋淋细密的雨。再不然,就是飞向离岸边最近的树。要多随意有多随意,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买到扬州曲江边上的小房子之后,那是一个夏天。江南闷热的天气,身上一天到晚黏糊糊,阻止了我欢呼雀跃的冲动。然而,我心
Q仔很忙,不仅要忙自己的吃喝茶拉撒,还要费尽脑细胞想出各种优美姿势与喜欢它的游人合照。但作为国宝级的人物,Q仔有的是办法叫自己枯燥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微风习习、清风拂面、寒风凛凛……都是用来描述风的。但有时这平常的风却有很多怪“把戏”,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微风毁桥    你相信习习微风会将一座70米高的铁塔吹倒在地吗?   一个晴朗的夏夜,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巨响,一座铁塔全部倒塌了。这或许太不可思议了。其实,当风的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气流会形成一个小旋涡,而这旋涡会使物体左右摇摆。建筑物的设计师们只考虑到了大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