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写春秋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又见张海先生,是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刚刚选举他当选新一届政协常委的时候。
  已经70高龄的先生虽然公务与创作十分繁冗,但说起书法艺术,却精神矍铄,神采飞扬。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念念不忘的还是书法、书法教育、书法的普及和提高等话题
  张海1941年出生在河南偃师首阳山镇香峪村。那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著名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还有更早的夏代都城。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字写得好就是有文化有教养的象征。张海小时候常见大人们逢年过节、办红白喜事时,写对联、喜帖、挽幛等,那气韵生动的毛笔字,让他很着迷。上小学后,张海跟着一位郭老师学写大字,一天村里要请一位下乡知识青年给乡亲讲课,需要写几条欢迎标语,可学校会写大字的老师偏偏不在,怎么办?学校让张海写。张海怯生生的几条花花绿绿欢迎标语一写,老师点头称道,父老乡亲啧啧称赞,都说“这娃子中”。张海从此受到激励,开始认真临摹古人笔迹,走上了书法学习的道路。这一走,已经占稀过了。
  张海从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工作,2005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书协主席团主席,2010年蝉联第六届中国书协主席团主席。多年以来,他力主书界要努力推精品,书家要有代表作,当代书坛要力争出经典、出大师。对此有人赞同,有人不解,有人表示异议。
  “不管别人怎样看,就我自己而言,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在谈到这些问题时,张海坦然答道。
  这些年来看到许多书家精品意识的加强,张海非常高兴。他觉得认真打造书法精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当代书法艺术大家,是时代赋予的不可推卸的使命。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书法创作中精益求精,认真打造书法艺术精品,力争多出精品,应成为每位书法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一件艺术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艺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能否载入史册的重要依托。较之成千上万件泛泛之作,创作一件精品所耗费的时间和心血,不知要多出多少倍。”张海说。在创作中即令自己愿意付出,也未必就能写出自己满意、业内和大众都认可的作品。书法创作也绝非是一些人所想象的简单重复劳动的结果。一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固然较短,确乎是一挥而就。然而就是这一挥而就,却是长期磨炼和全方位吸纳的结果。这且不说,即便是创作构思,对于态度严肃的艺术家来说,也是艰苦而漫长的。精品力作,既不取决于尺幅大小,也不取决于字数多少。古今书法名作,既有小品,也有巨制,关键在于作品的含金量。精品力作又具有相对性和阶段性,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慧眼独具,披沙拣金。谁不想出精品,而出一件精品又谈何容易?
  张海如此描述自己的创作经过,为了一件作品,他常常茶不思进、食不甘味,有时会达数月之久。常常停掉电话,谢绝社交,斗室自囚,一遍遍地推敲修正,各种审美要素的组合运用,每如旋转魔方,顾此失彼,按倒葫芦又起瓢。直攻不下,只好迂回,或读书,或摄影,或做他事,试图获得新的启示和灵感。他慢慢地认识到,书法构思是一组十分复杂、奥妙无穷、很难破解的密码。这组密码乃是多种因素以不同方式的排列组合。破解的钥匙,犹如某一天象奇观,偶尔一现,捕捉到是幸事,捕捉不到,或许再无机会。因此,应该特别珍视一刹那产生的欲望,以及欲望驱使下产生的灵感,要珍视此时此刻铺纸引笔创作的作品,说不定这件作品,就是你朝思暮想的精品力作。
  “当然,精品还不一定就等于代表作,但代表作只能从精品中产生。”张海认为,一个成熟的具有鲜明风格的书法家,经过久而久之的努力,创作出一幅或者若干幅达到空前高度、能充分代表其某一阶段艺术水准的精品力作,这一幅或者若干幅作品,即可称为艺术家的代表作。我国古代的一些书法大家,他们的名字总是和那些著名的代表作联系在一起的。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
  “而到了近现代,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大家,但其代表作却少得可怜,人们只能笼而统之说某人字写得很好,根本不知道那些名扬四海的书法家有哪些代表作。”由于书法家没有代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知名度将会越来越小,其艺术形象会越来越模糊;由于没有代表作,常常使书法批评走入误区;由于没有代表作,使后来者很难找出一个继承前人超越前人的切入点;没有代表作,又常常使一些人虚无主义抬头,产生今不如昔的种种感慨。
  这就是张海一再提出强化精品意识、强化代表作意识的原因所在。
  “在新形势下,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如何?如何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现在的人越来越少用笔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今中小学生的书法水平越来越低。我们不无担忧地问先生,这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对此,张海显得非常坦然自信,他说,客观而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但这不是决定性的问题。以日本为例,他们的计算机普及率远高于中国,但有调查表明:8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把书法作为他们的第一爱好。张海认为,或许正是因为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去练习书法,喜欢书法的人只会有增无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想中国一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书法艺术当成自己的首选爱好。当然,要求每一个人都爱好书法艺术也不太现实。”
  张海认为,书法分实用书法和艺术书法两大类。书法的实用功能可能会越来越弱化,但书法的艺术功能却会更加强化。在新的条件下,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宣传普及书法艺术,使得书法艺术的受众不断扩大。同时,要和大专院校合作,普及书法艺术;鼓励书家开办书法艺术培训机构;提倡书法对外交流活动;建议教育部门在学校中开设书法课。其实书法与人们的学习、生活联系的十分密切。当孩子提笔写作业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家长都会提醒自己的孩子要把字写好、写端正。而在广大的农村,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果字写得不好,就等于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如果字写得不好,到了一定时候一定程度就会构成很大的压力。   张海告诉记者,现在书法的艺术功能加强了,实用功能弱化了,所以对书法的前景一点都不悲观。相信很多青年人迟早会回过头来补上书法这一课的。令人欣喜的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下,在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支持下’教育部已经决定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这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普及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现在的问题是,书法课常被语、数、外等“主课”挤占;没有教材或使用不规范的向教材;缺少专业书法师资等等。
  张海分析了书法教育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尴尬的原因,书法与考试升学关系不大,它既没有学习奥数、外语的实惠,也没有学习音乐、绘画的风光。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让人们难以认识到书法的艺术文化性。“要从根本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监督、检查和考评机制,方能把书法教育落到实处。”
  为了更好地落实基础书法教育,张海在今年的政协会上提出建议,在中考、高考中增加书法知识的有关试题。他认为,要从根本上引起人们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就必须要确立书法在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使之成为必修的科目。最重要的是要将其纳入升学、中高考的考试内容中。“像体育、美术的优良、合格、不合格那样,学生书写水平也应实行等级达标测试。在中、高考试卷命题中将书法知识作为文化常识考题的一部分,语文也严格规定书写的卷面成绩。”“哪怕只有一分!就这一分的效果都是不可想象的啊!”说到这,张海的眼睛中闪现出异样的光芒。这位多年推行“中国书法环球行”计划,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书法文化而不断积极践行的书法家,多么深切的希望有着4500多年历史的古老汉字,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拥有广阔深厚的群众基础。
  张海作为一名书法家,同时又是书协的领导人,社会在给予先生许多荣誉的同时也赋予他重大责任。在担任书协领导工作的过程中,虽然挤占了他许多艺术创作的时间,但却一点没有消减这位书法家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说,从书圣王羲之一直到近代的于右任,都是肩负社会重任的人,同样都是成功的书法艺术家。时间是海绵里的水,要会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闲时间,坚持创作。一旦秉笔濡墨,面对宣纸的时候,会物我皆忘。理性是创作的潜力,而激情则是创作的张力。张海坚持每天临池,把许多休息的时间都投入到书法创作之中,对他而言,这是最好的积极休息,在这样的休息之中能得到无穷快慰。张海有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
  每一次面对面地采访张海,都使人感觉到震撼和惊异。他关于书法的思考,言不轻出,却每能振聋发聩。他说:书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一个艺术家,一旦艺术探索的步伐停止了,创作的热情消弭了,那么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枯竭了。书家一定要沉下去,沉到经典、传统、读书、修养中去,认真、扎实地深入传统,学习古人,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毫无疑问,中华文化的瑰宝——书法艺术当需一代代薪火相传,延至永远。
  而作为当代书法的杰出代表,张海无疑是此接力队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员。
其他文献
美国世贸双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建筑群,由7.8万吨钢铁、104部电梯、 2000个停车位和5万名工作人员组成,被称为纽约市的地标和骄傲。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将它们从曼哈顿岛上完全抹去。  10年之后,“9·11”事件依然影响着整个世界。与公开的战争不同,“反恐战争”不能在战场上直截了当与敌人一决胜负,更多的是依靠情报与科技手段“防患于未然”。为了保障安全、鉴别罪犯、抵御袭击,诸多新
尽管究竟是否要过“洋节”曾经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情人节这个正宗的洋节,已经被广大中国民众,包括传统保持得较为完好的农村地区的青年所接受。不仅如此,洋情人节还不够,人们把传统节日七夕作为中式情人大加追捧。而在西方,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春节也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道美丽的“中国景”。今年的春節正好和情人节是一天,中国人可以过一个吃巧克力,送玫瑰花的春节和看春晚、吃
2013年2月18日下午,深圳光明新区。远山如黛,春光明媚。在TCL现代化的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宽敞的会议室里,记者又一次见到行色匆匆的李东生。在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李东生再次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我们没有过多的寒暄,采访直奔主题。  “三十年,TCL再出发”  我们又一次提到那只对TCL和李东生来说非常重要的鹰。  此时,时隔7年的李东生笑了。他说,“那篇文章当时更多是写了我们整
今年春来早。  2012年中央把“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从发展需要看,长期稳定地保障中国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  在
近jìn日rì,百bǎi色sè市shì文wén明mínɡ小xiǎo学xué举jǔ行xínɡ了le校xiào刊kān《追zhuī梦mènɡ》的de创chuànɡ刊kān首shǒu发fā仪yí式shì。小xiǎo朋pénɡ友you们men可kě以yǐ在zài这zhè本běn属shǔ于yú自zì己jǐ的de杂zá志zhì上shànɡ写xiě自zì己jǐ的de故ɡù事shi,画huà七qī彩cǎi的de世
小xiǎo猪zhū佩pèi奇qí怎zěn么me跑pǎo到dào稻dào田tián里lǐ了le呢ne?原yuán来lái是shì农nónɡ民mín伯bó伯bo们men用yònɡ不bù同tónɡ颜yán色sè的de水shuǐ稻dào種zhònɡ出chū了le创chuànɡ意yì水shuǐ稻dào图tú案àn,稻dào田tián里lǐ不bù仅jǐn能nénɡ种zhònɡ出chū“小xiǎo猪zhū佩pè
期刊
驱车出北京市至密云县城向东4公里,潮河东岸边,两面环山处,即到密云县蔡家洼村。  村庄入口处原来“睛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黄土路已经被平坦柏油路所替代,两旁排立着新型的太阳能路灯,可通过风能发电,达到风与光互补。大部分村民楼房宽敞明亮,间有欧式小屋错落于此,异国风情十足。春天里,不远处的山岗下,成片的樱桃树沐浴着的阳光,抽枝吐口上,蓬勃生长。工业观光园与生态长廊相映成趣,忙碌的人们点缀其中。如果
律师的成功,有的靠专业上的深度、执业风格的出类拔萃而做出了骄人的业绩;有的靠不惧风险,近似疯狂的执业精神。而俞建国律师的成名,是因为既有日积月累的骄人业绩,又有专业上的独特见解。  把个人发展梦融入时代发展进程  19 73年11月,俞建国从中学毕业后,进入了上海市一家全民工业企业。1975年,刚满18周岁的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团总支书记。  在国家恢复高考后,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俞建
6月的北国冰城哈尔滨,天蓝水碧,绿树花红。6月14日晚,来自7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代表,欢聚在美丽迷人的松花江畔。  夜色中的太阳岛微风拂面,华灯初放,乐曲悠扬,一派夏日北国秀美风光,充满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19时许,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和加蓬共和国参议院议长罗贡贝、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第一副总理谢马什科、俄罗斯外贝加尔边区州长根尼亚杜林等中外嘉宾等来到了开幕式现场太阳岛宾
小xiǎo立lì:“我wǒ数shù学xué还hái差chā6分fēn就jiù及jí格ɡé了le,你nǐ呢ne?”  小xiǎo波bō:“我wǒ也yě還hái差chā6分fēn就jiù及jí格ɡé了le。”  小xiǎo立lì:“你nǐ也yě考kǎo得dé54分fēn?”  小xiǎo波bō:“不bú是shì……我wǒ考kǎo得dé0分fē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