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a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情感在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下面就谈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掌握正确教学方法。怎样声情并茂地上好语文课及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共鸣可以参考如下几种方法。
  二.情感导入,激活思维,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入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它关注着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信念和态度等,以促进整个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语文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情感体验、以达到育人目的的教学活动。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分析法。情感教育在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相当丰富,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分析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有很大的影响。二是朗诵法。朗诵能陶冶人的情操,增强艺术的美感,是语文情感教育中很好的一种形式。特别是诗歌教学,通过朗诵可使学生捕捉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进入一种高层次的情感享受。朗诵还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加强艺术感受。三是表演法。就是将课文的内容通过艺术的形式形象地展现出来。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快进入角色,深入理解到人物典型的情感、性格及语言。此方法也是情感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有章可循”的,即已有的相关理论知识加上老师平时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方法,同时语文教师必须要适时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情感教育更加完善。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
  (一)透彻语文课程教育。重视科学性,兼顾不同层次及年级学生的水平、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逻辑结构,尽量讲清楚道理的来龙去脉,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同时做到以理服人,注重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并参透知识。长此以往,提升了知识的可信度,使学生不仅心服口服,而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情感角度出发,严肃认真地对待语文课,且真正将其看作一门科学。
  (二)在语文课程教学时贯穿爱。产生教育艺术和方法的根源及基础是爱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就要热爱并关心学生,这是德育实效发挥的基础。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非常重要。以爱为前提而建立的充满尊重、信赖和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德育内涵有深刻的体验,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及远大的科学志向。
  语文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是极具内涵与思想和表情达意的特殊工具。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这样就会带动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情感教育不仅仅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发展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学生的劳、美、体、德全方面发展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情感熏陶,促进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全面发展。
  李学强,教师,现居山东即墨。
其他文献
一、简历rn贠恩凤,女,1940年1月22日出生,汉族,陕西华阴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名誉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民族声乐学会理事、中国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新课改的推进、新课标的实施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心.
期刊
作为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适应教学改革要求。针对以往应试教育方面的残留思想,教师应当注重理念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重点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以及教学空间的五个方面转变,构建立体化素质课堂。  一.教学理念应当从“满堂灌输”向“引导自主”转变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较为深远,为了完成应试知识点的传授,部分教
《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艺术教育由此面临了一个巨大的发展际遇和广阔的前景。从一个传统的音乐教师,到今天艺术教育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我深感意义重大
在农村,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清晰,家庭教育管理不到位,学生的学习主要在学校课堂内完成,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构建乡
期刊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新的转变和突破.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为例,按照传统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固定式、死记硬背之类的教学,缺乏实际应用背景
期刊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课改实施以来,面对纷繁的现状,我们明白,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喜欢音乐,在音乐课中培养各种能力。所以,我们要将那些不是音乐或是音乐、但不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