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家和表哥家全体出动,到宜昌清江隔河岩水库度假村度假。
清晨,我站在别墅露台,只见蒙蒙细雨中的清江水面上,几艘小木船吱呀前行。此情此景,让我不禁高声吟诵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喜欢苏东坡很久了,算起来,应该是从儿时父母教我读唐诗宋词开始的。后来,发现我知道的古代名言名句,有许多出自苏东坡之手——“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涯何处无芳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不胜枚举。
从小学到高中,我时常与东坡先生“亲密接触”——或吟东坡诗词,或诵东坡文赋,或览东坡书画,或读东坡传记,或看东坡评介,或听东坡故事,或观东坡电影……苏东坡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胸中沟壑,笔下波澜,前人谓之“苏海”。在“苏海”里畅游,我常被奇思妙句震撼,屡为豪迈情怀感动。特别是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作里,东坡先生一改以往宋词的靡艳,以慷慨昂扬的气势和清新的笔触,抒豪情,言壮志,吐心声,寄情思,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气概,领词风转变之先河,因而被后世尊为“豪放派”鼻祖。
古往今来,像我一样喜爱苏东坡的人,何止千万!作家方方就曾写道:“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李白之外的中國文人都在他的对比下黯然失色。”
苏东坡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为了社稷不畏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新任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期间,苏东坡发现新法存在盲目复古、与民争利等问题,于是带头公开反对,因而遭贬外放。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继任宰相司马光矫枉过正,把新法中对朝廷和百姓有利的那些政策也废除了,苏东坡又予以反对,结果再次遭贬外放。
苏东坡三次遭贬,一次坐牢,可谓大风大浪,一生坎坷。但是,他却“一蓑烟雨任平生”,泰然处之,越挫越勇。特别是他被贬黄州以后,大彻大悟,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传诵千载。
苏东坡长期身处逆境,却不计个人得失,勤政爱民。他外放所到之处,致力于赈灾救荒,防治疾病,兴修水利,整顿军纪,干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深受百姓拥戴。他甘与农民渔夫为伍,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烹饪美食,研究药草,乐在其中。甚至在被贬琼崖海岛之后,岛上无医无药,他却说很庆幸自己不会被庸医误丧性命,其乐观幽默之态,令人开怀。
我喜爱苏东坡。读他千遍,也不厌倦!
点评
这是一篇不错的抒情散文,从文章标题和结尾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之情。文章从苏东坡的才情和性情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对苏轼的喜爱。作者深谙苏轼的诗文名篇及其生平遭遇,字里行间,喜爱之情早已外溢。要是能够在苏轼的个人遭遇部分抓住某一个侧重点来写,文章的脉络可能会更加清晰。
——裴娜娜 (光谷外校)
清晨,我站在别墅露台,只见蒙蒙细雨中的清江水面上,几艘小木船吱呀前行。此情此景,让我不禁高声吟诵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喜欢苏东坡很久了,算起来,应该是从儿时父母教我读唐诗宋词开始的。后来,发现我知道的古代名言名句,有许多出自苏东坡之手——“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涯何处无芳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不胜枚举。
从小学到高中,我时常与东坡先生“亲密接触”——或吟东坡诗词,或诵东坡文赋,或览东坡书画,或读东坡传记,或看东坡评介,或听东坡故事,或观东坡电影……苏东坡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胸中沟壑,笔下波澜,前人谓之“苏海”。在“苏海”里畅游,我常被奇思妙句震撼,屡为豪迈情怀感动。特别是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作里,东坡先生一改以往宋词的靡艳,以慷慨昂扬的气势和清新的笔触,抒豪情,言壮志,吐心声,寄情思,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气概,领词风转变之先河,因而被后世尊为“豪放派”鼻祖。
古往今来,像我一样喜爱苏东坡的人,何止千万!作家方方就曾写道:“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李白之外的中國文人都在他的对比下黯然失色。”
苏东坡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为了社稷不畏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新任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期间,苏东坡发现新法存在盲目复古、与民争利等问题,于是带头公开反对,因而遭贬外放。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继任宰相司马光矫枉过正,把新法中对朝廷和百姓有利的那些政策也废除了,苏东坡又予以反对,结果再次遭贬外放。
苏东坡三次遭贬,一次坐牢,可谓大风大浪,一生坎坷。但是,他却“一蓑烟雨任平生”,泰然处之,越挫越勇。特别是他被贬黄州以后,大彻大悟,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传诵千载。
苏东坡长期身处逆境,却不计个人得失,勤政爱民。他外放所到之处,致力于赈灾救荒,防治疾病,兴修水利,整顿军纪,干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深受百姓拥戴。他甘与农民渔夫为伍,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烹饪美食,研究药草,乐在其中。甚至在被贬琼崖海岛之后,岛上无医无药,他却说很庆幸自己不会被庸医误丧性命,其乐观幽默之态,令人开怀。
我喜爱苏东坡。读他千遍,也不厌倦!
点评
这是一篇不错的抒情散文,从文章标题和结尾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之情。文章从苏东坡的才情和性情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对苏轼的喜爱。作者深谙苏轼的诗文名篇及其生平遭遇,字里行间,喜爱之情早已外溢。要是能够在苏轼的个人遭遇部分抓住某一个侧重点来写,文章的脉络可能会更加清晰。
——裴娜娜 (光谷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