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苏东坡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我家和表哥家全体出动,到宜昌清江隔河岩水库度假村度假。
  清晨,我站在别墅露台,只见蒙蒙细雨中的清江水面上,几艘小木船吱呀前行。此情此景,让我不禁高声吟诵苏东坡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喜欢苏东坡很久了,算起来,应该是从儿时父母教我读唐诗宋词开始的。后来,发现我知道的古代名言名句,有许多出自苏东坡之手——“春江水暖鸭先知”“天涯何处无芳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不胜枚举。
  从小学到高中,我时常与东坡先生“亲密接触”——或吟东坡诗词,或诵东坡文赋,或览东坡书画,或读东坡传记,或看东坡评介,或听东坡故事,或观东坡电影……苏东坡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胸中沟壑,笔下波澜,前人谓之“苏海”。在“苏海”里畅游,我常被奇思妙句震撼,屡为豪迈情怀感动。特别是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作里,东坡先生一改以往宋词的靡艳,以慷慨昂扬的气势和清新的笔触,抒豪情,言壮志,吐心声,寄情思,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气概,领词风转变之先河,因而被后世尊为“豪放派”鼻祖。
  古往今来,像我一样喜爱苏东坡的人,何止千万!作家方方就曾写道:“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李白之外的中國文人都在他的对比下黯然失色。”
  苏东坡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为了社稷不畏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新任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期间,苏东坡发现新法存在盲目复古、与民争利等问题,于是带头公开反对,因而遭贬外放。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继任宰相司马光矫枉过正,把新法中对朝廷和百姓有利的那些政策也废除了,苏东坡又予以反对,结果再次遭贬外放。
  苏东坡三次遭贬,一次坐牢,可谓大风大浪,一生坎坷。但是,他却“一蓑烟雨任平生”,泰然处之,越挫越勇。特别是他被贬黄州以后,大彻大悟,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传诵千载。
  苏东坡长期身处逆境,却不计个人得失,勤政爱民。他外放所到之处,致力于赈灾救荒,防治疾病,兴修水利,整顿军纪,干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实事,深受百姓拥戴。他甘与农民渔夫为伍,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烹饪美食,研究药草,乐在其中。甚至在被贬琼崖海岛之后,岛上无医无药,他却说很庆幸自己不会被庸医误丧性命,其乐观幽默之态,令人开怀。
  我喜爱苏东坡。读他千遍,也不厌倦!
  点评
  这是一篇不错的抒情散文,从文章标题和结尾可以明显看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之情。文章从苏东坡的才情和性情两个方面抒发了作者对苏轼的喜爱。作者深谙苏轼的诗文名篇及其生平遭遇,字里行间,喜爱之情早已外溢。要是能够在苏轼的个人遭遇部分抓住某一个侧重点来写,文章的脉络可能会更加清晰。
  ——裴娜娜 (光谷外校)
其他文献
作为少数产生了全球范围广泛影响的自然科学新闻之一,今年4月初,远在5300万光年外的M87星系因为“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成功地成了热点议题。按照常识,人们对于与自己距离越遥远、相关性越低的新闻的关注度也会越低,为何这次却会如此例外呢?  答案并不难找——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当代文化产业已经成功地将“黑洞”概念植入了普通人的宇宙观之中。在现代,几乎没有哪个天文概念如同“黑洞”一样,在当代文化中被反
[原文阅读]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 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
若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一棵长青古树,那诗词歌赋等艺术便如同繁茂的枝叶,昭其千年硕果之丰。而对联则要算其中最为特别的一种艺术形式,可运用诗词,或集聚人名地名,既有相称的工整,又有博引的妙趣,那短短的上下两句间,蕴含的是文化之脉,人文之本。  对联要算是最常见、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了。山水名胜间,有它歌颂的风花雪月之美;年节欢庆时,是它道出吉祥如意的祝福;卧房书屋外,借它表达主人的品格志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沒有
今年的新春佳节,没有往日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只有独自在家的紧张。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待在家里的我明白,什么叫团结,什么是自律。  起初,我看到向上增加的数字和几乎全红的疫情分布图,只是想:这不过是一场疫情,总会过去的,它和我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漫长的几个月过去了,我感觉到,这场疫情教会了我什么。  从新闻上,我了解全国,理解了团结。当一声令下后,大家都响应号召,放弃走亲访友,而是热心捐款,更多的人冲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从饭菜中悟出了尊重母亲劳动的道理,有人从植物的扦插中发现了生命延续的规律,有人从山石缝的荆棘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事件,如果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就能从中生发一些感悟或启示。  你在生活中可有这样的感悟或启示?请据此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周末,天突然放晴。连续下了近半个月的雨后,这样的大晴天显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孕育而生,同时,中国也是礼仪之邦,究其文化本源,一定离不开中国的“礼”文化。  中国的礼文化由来已久,在周朝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排在第一位。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可见,礼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礼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小事,都体现着礼文化
四月,是温暖的月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迟日江山丽,一中花草香。  四月,是美丽的月份。是早春里的云烟,是雪化后的鹅黄,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四月,也是美好的月份。春寒料峭,微风微雨微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有温暖如高一。这个四月,你们还未褪去青涩,依然带着懵懂,满怀希望和憧憬。  有美丽如高二。这个四月,你们开始学会成熟,回望的
文题展示  有人认为,过分繁杂的想象容易被世俗表象的东西所左右,而简单的想象反而更能接近真实;也有人认为,想象变得复杂、多元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几百、几千种想象只要有一个成真,就能带来社会的进步。你认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想象是单纯些好,还是复杂些好呢?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干1000。  命题分析  这个题目的核心是“我们的想象是单纯些
跨越1337公里的距离,我们来到了虽在深冬却依然气候舒适宜人的“创新之都”——深圳。  从11月23日开始,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在这里,中国科幻人齐聚一堂,共赴2018中国科幻大会。  本次大会是由中国科协主办,腾讯公司、深圳市科协、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科幻世界杂志社、深圳大学承办,四川省科幻学会等十五家单位协办的盛会,共举办了33场论坛、19场演讲,还颁发了中国科幻第一奖“银河奖”,领导专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