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蚕分为中秋蚕和晚秋蚕。8月中旬收蚁的蚕为中秋蚕,9月上旬收蚁的蚕为晚秋蚕。秋蚕饲养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叶质、气候条件和桑蚕病虫害,其次是蚕品种、技术设备条件等,因此,养好秋蚕,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叶质和桑蚕病虫害等的发生特点,抓住关键,掌握时机,创造条件,努力做好各项技术处理,夺取秋蚕稳产高产。
一、秋蚕的饲养特点
1.气候的特点
9月份,立秋已过,气温逐渐降低,但温度日变幅很大,日中炎热,还有长短不等的“秋老虎”时期,有时出现特殊的干旱或多雨。因此,在饲育期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高温干燥、高温多湿等环境,做好调节工作。而9—10月份,气温显著下降,而且是一阵秋雨、一阵凉。一般情况下,白天气温在蚕的适温范围内,早晚低于适温,特别是大蚕后期,加之大棚饲养的,常处于低温干燥或低温多湿环境中,要注意保温补湿或升温排湿。
2.叶质的特点
中秋时节因气温高,桑树生长发育快、蒸发水分多,桑叶含水量少,老嫩相差大,叶质粗硬,营养价值下降。因此,应加强桑园的及时灌水抗旱,肥培管理,以获得优质的饲料,保证蚕作安全。晚秋期,一般用桑条中上部新长的桑叶,如水肥充足、除草及时,晚秋叶质良好。
3.病虫害的特点
近几年秋蚕期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红蜘蛛大量发生,这些害虫的尸体与蚕发生交叉感染,而且严重影响叶质,因此必须加强防治。另外,大量使用细菌农药,桑园治虫残效期未过就摘叶喂蚕造成中毒,或引起微量中毒,以致发生不结茧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消毒防病,桑树治虫,做好防蝇、防蚁、防农药中毒等工作。
二、技术要点
1.严格消毒防病。秋蚕的消毒防病,要从严要求。做到:蚕前消毒八个字,中间消毒八件事,回山消毒三彻底。把消毒防病贯穿到全蚕期。蚕前消毒八个字是:扫(认真打扫清洁)、洗(冲洗蚕室、洗刷蚕具)、换(室内换土)、浇(地面浇石灰浆)、粉(四壁粉刷)、消(严格消毒)、煮(煮消蚕网等小蚕具)、晒(蚕具日晒)。中间消毒八件事:一是每次眠网除下后,煮沸消毒一次;二是三眠以后,把小蚕用过的蚕具再进行全面消毒一次;三是每天撒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四是细菌、农药污染过的桑叶和虫口叶等,再用0.3%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储桑室和储桑用具每天消毒一次;五是每次除沙后进行地面消毒;六是蚕沙不乱倒,及时清理送走,装桑叶的用具不直接放在地上;七是发现蚕病严格隔离;八是换鞋入室,洗手给桑。另外,还要使用氯霉素添食和“来蚕蝇”添食或体喷。回山消毒做到三彻底:即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彻底处理桑渣蚕粪,对蔟具进行彻底消毒,这对预防蚕病可起很大作用。
2.良桑饱食:一是采、运、储。采露水叶,利用早、晚时间采叶,轻装快运,防变质,干储湿喂。二是精选小蚕用叶。收蚁用叶黄绿略皱为宜,1龄转绿、伸平为宜,2龄正绿为宜。三是稀放饱食,巧吃水叶。要勤扩座,趋前扩座,做到“三稀”,即蚕架稀、蚕箔稀、蚕头稀。在日中,气候干燥,壮蚕期、盛食期多吃水叶,叶质硬时多吃水叶。三是做好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蚕,适时饷食,防饥饿。四是做好防蝇、防蚁、防中毒工作。
3.控制不良气候环境:由于养蚕布局的调整,适养中秋蚕,大养晚秋蚕。中秋蚕收蚁一般在8月中旬,刚好是处暑季节,防高温干燥或高温多湿,要做好降温排湿、通风换气、搭凉棚、吹风扇、外墙刷白石灰、屋顶盖草、早晨屋面及外墙喷井水、中午室内地面用井水补湿等工作。遇高温多湿时,要排湿防闷,室内通风换气,禁吃水叶,要增加给桑次数,减少每次给桑量。随着晚秋蚕饲养数量的增加,大蚕期大棚饲养的较多,9月底,气温已明显下降,要做好升温排湿或升温补湿等各项技术工作,确保秋蚕丰产丰收。
(江苏省射阳县蚕桑站 尹雪群
一、秋蚕的饲养特点
1.气候的特点
9月份,立秋已过,气温逐渐降低,但温度日变幅很大,日中炎热,还有长短不等的“秋老虎”时期,有时出现特殊的干旱或多雨。因此,在饲育期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高温干燥、高温多湿等环境,做好调节工作。而9—10月份,气温显著下降,而且是一阵秋雨、一阵凉。一般情况下,白天气温在蚕的适温范围内,早晚低于适温,特别是大蚕后期,加之大棚饲养的,常处于低温干燥或低温多湿环境中,要注意保温补湿或升温排湿。
2.叶质的特点
中秋时节因气温高,桑树生长发育快、蒸发水分多,桑叶含水量少,老嫩相差大,叶质粗硬,营养价值下降。因此,应加强桑园的及时灌水抗旱,肥培管理,以获得优质的饲料,保证蚕作安全。晚秋期,一般用桑条中上部新长的桑叶,如水肥充足、除草及时,晚秋叶质良好。
3.病虫害的特点
近几年秋蚕期桑螟、桑毛虫、桑尺蠖、红蜘蛛大量发生,这些害虫的尸体与蚕发生交叉感染,而且严重影响叶质,因此必须加强防治。另外,大量使用细菌农药,桑园治虫残效期未过就摘叶喂蚕造成中毒,或引起微量中毒,以致发生不结茧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消毒防病,桑树治虫,做好防蝇、防蚁、防农药中毒等工作。
二、技术要点
1.严格消毒防病。秋蚕的消毒防病,要从严要求。做到:蚕前消毒八个字,中间消毒八件事,回山消毒三彻底。把消毒防病贯穿到全蚕期。蚕前消毒八个字是:扫(认真打扫清洁)、洗(冲洗蚕室、洗刷蚕具)、换(室内换土)、浇(地面浇石灰浆)、粉(四壁粉刷)、消(严格消毒)、煮(煮消蚕网等小蚕具)、晒(蚕具日晒)。中间消毒八件事:一是每次眠网除下后,煮沸消毒一次;二是三眠以后,把小蚕用过的蚕具再进行全面消毒一次;三是每天撒一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四是细菌、农药污染过的桑叶和虫口叶等,再用0.3%的漂白粉液进行消毒,储桑室和储桑用具每天消毒一次;五是每次除沙后进行地面消毒;六是蚕沙不乱倒,及时清理送走,装桑叶的用具不直接放在地上;七是发现蚕病严格隔离;八是换鞋入室,洗手给桑。另外,还要使用氯霉素添食和“来蚕蝇”添食或体喷。回山消毒做到三彻底:即对蚕室、蚕具进行全面消毒,彻底处理桑渣蚕粪,对蔟具进行彻底消毒,这对预防蚕病可起很大作用。
2.良桑饱食:一是采、运、储。采露水叶,利用早、晚时间采叶,轻装快运,防变质,干储湿喂。二是精选小蚕用叶。收蚁用叶黄绿略皱为宜,1龄转绿、伸平为宜,2龄正绿为宜。三是稀放饱食,巧吃水叶。要勤扩座,趋前扩座,做到“三稀”,即蚕架稀、蚕箔稀、蚕头稀。在日中,气候干燥,壮蚕期、盛食期多吃水叶,叶质硬时多吃水叶。三是做好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蚕,适时饷食,防饥饿。四是做好防蝇、防蚁、防中毒工作。
3.控制不良气候环境:由于养蚕布局的调整,适养中秋蚕,大养晚秋蚕。中秋蚕收蚁一般在8月中旬,刚好是处暑季节,防高温干燥或高温多湿,要做好降温排湿、通风换气、搭凉棚、吹风扇、外墙刷白石灰、屋顶盖草、早晨屋面及外墙喷井水、中午室内地面用井水补湿等工作。遇高温多湿时,要排湿防闷,室内通风换气,禁吃水叶,要增加给桑次数,减少每次给桑量。随着晚秋蚕饲养数量的增加,大蚕期大棚饲养的较多,9月底,气温已明显下降,要做好升温排湿或升温补湿等各项技术工作,确保秋蚕丰产丰收。
(江苏省射阳县蚕桑站 尹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