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奶是牛乳的俗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在不同国家,牛奶分有不同的等级,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脱脂牛奶。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其中的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含有钙、镁、钾、铁等阳离子和钋、硒、氯等阴离子;此外,还有微量元素碘、铜、锌、锰等。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当多,如高钙低脂牛奶,就强调其中增添了钙质。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我们进食的蛋白质中如果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便叫作全蛋白。牛奶中的蛋白质便是全蛋白。
大自然中的钙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只有被动、植物吸收后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钙,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是人类最好的钙源之一。1升新鲜牛奶所含活性钙约1250毫克,居众多食物之首,约是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猪肉的110倍。它不但含量高,而且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吸收率高达98%,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维持血清钙浓度,增进骨骼的钙化。吸收好对于补钙是尤其关键的。故牛奶能补钙这一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牛奶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与许多动物性蛋白胆固醇较高相比,牛奶中胆固醇的含量较低(牛奶:13毫克/100克;瘦肉:77毫克/100克)。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中某些成分还能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的数量,使得牛奶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牛奶的化学组成,因牛的种类、年龄、饲养方法、采乳时间,生活及健康状况、气温等不同而各异。每100克牛奶含水分约87克,蛋白质3.1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6克,灰分0.7克,钙120毫克,磷90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维生素A140IU。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含磷蛋白质,也含白蛋白及球蛋白。此3种蛋白质都含全部必需氨基酸。牛乳的脂肪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也含少量低级脂肪酸,如丁酸、己酸、辛酸等。此外,还含少量卵磷脂、胆甾醇、色素等。
2012年的6月1日是第12个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是怎么一回事呢?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的促进牛奶消费协会提出了庆祝“牛奶日”的设想。这个设想在1961年被国际牛奶联合会所采纳,并做出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为“国际牛奶日”的决定。这一天在每年都不是固定不变的。2000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议,兼顾到某些国家已经确定的日期,并征得了世界七百多位乳业界人士的意见,把每年的6月1日确定为“世界牛奶日”,这样“世界牛奶日”就固定不变了。
“世界牛奶日”活动的目的是以多种形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牛奶的生产情况,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广大消费者对牛奶和奶制品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双向的,又是互动的牛奶科普宣传活动,也是牛奶和奶制品的促销活动。
我国开展这一活动最早的城市是江苏省的南京市,最早的企业是南京“卫岗乳业”。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这一活动。全国其他城市和企业也陆续开展了这一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奶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发展,同“世界牛奶日”活动的开展也是有联系的。
牛奶的种类
一般来说,牛奶按其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巴氏消毒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需全程在4℃~10℃冷藏,目前较为流行。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营养成分。保质期较短的牛奶多为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均质”牛奶,用这种方法消毒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获得较为理想的保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消毒方法之一。
所谓的“均质”,是指牛奶加工中的新工艺,就是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入到蛋白质中去,从而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也更利于人体吸收。保质期一般在48小时以内,它们的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但是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可能会失活。
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法,能将有害菌全部杀灭,保质期延长至6~12个月,无须冷藏。但营养物质会受很大损失。
还原奶——奶粉不得用于巴氏消毒奶,常温奶、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但必须标明原料为“复原乳”或“水和奶粉”。
生鲜牛奶——在许多发达国家,未经杀菌的生鲜牛奶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但价格也最为昂贵。新挤出的牛奶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物质,能够在4℃下保存24~36小时。这种牛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的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很有好处。
灭菌牛奶——不少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上班族的需要,生产出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全面灭菌,对人体有益的菌种也基本被“一网打尽”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因而也被破坏掉。这种牛奶的包装和鲜牛奶非常相像,保质期大部分是30天或更长时间,有些灭菌牛奶的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灭菌奶一般味道比较浓厚,但是营养物质有一定损失,B族维生素有20%~30%的损失。
无抗奶——这个名词已经被大部分人所认识,但它不会出现在牛奶的外包装上,因为它是牛奶出厂的指标之一,一般知名厂家出厂的牛奶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
如何选购牛奶
既然乳制品是一种可以伴随人类一生的食品,如何选购及正确饮用也值得注意。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乳制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液态奶,包括消毒牛奶、超高温灭菌奶、学生奶、酸奶和乳酸饮料。另一类为奶粉。
液态奶以鲜奶为主,也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乳制品之一。据调查有60%的人喜欢喝鲜奶。既是鲜奶,则贵在一个鲜字。其新鲜度及质量检验尤为重要。而调查也同时发现有许多人并不知如何鉴别及选购。以下就鲜奶的新鲜度介绍几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方法1:感官鉴别,新鲜乳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无凝结,无杂质,无异物,无黏稠现象。
方法2:将奶滴入清水中,若化不开,则为新鲜牛奶;若化开,就不是新鲜牛奶。若是瓶装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观察到稀薄现象或瓶底有沉淀的,则都不是新鲜奶。
方法3:煮沸试验法:取约10毫升乳样于试管中(或透明玻璃杯中),置沸水中5分钟观察,如有凝结或絮状物产生,则表示牛奶不新鲜或已变质。
方法4:好牛奶,不挂杯。买来的牛奶(没有煮过或微波炉加热过的)迅速倒入干净的透明玻璃杯中,然后慢慢倾斜玻璃杯,如果有薄薄的奶膜留在杯子内壁,且不挂杯,容易用水冲下来,那就是原料新鲜的牛奶。这样的奶是在短时间内就送到加工厂,而且细菌总数很低。如果玻璃杯上的奶膜不均匀,甚至有肉眼可见的小颗粒挂在杯壁,且不易清洗,那就说明牛奶不够新鲜。
除了这些“独创”小窍门,还有一些公认的原则,可以帮助你选到优质的牛奶。第一,同等价位产品,选择脂肪含量高的。一般原料奶的乳脂肪含量越高,质量就越好。跟蛋白质不一样,乳脂肪极少出现人工添加化学物质掺假的情况。而蛋白质含量高不代表牛奶质量一定好。第二,同等脂肪含量产品,选择低温灭菌的,因为低温灭菌产品营养素保留更全面。
此外,还需注意区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纯牛奶也叫鲜牛奶、纯鲜牛奶,从产品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到,这种产品的配料只有一种,即鲜牛奶。鉴别纯牛奶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指标:总干物质(也叫全乳固体)和蛋白质。这两个指标的含量在产品的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它们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价格相对也会较高。此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酸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因此酸奶也属纯牛奶。
含乳饮料允许加水制成,从配料表上可以看出,这种牛奶饮品的配料除了鲜牛奶以外,一般还有水、甜味剂、果味剂等,而水往往排在第一位(国家要求配料表的各种成分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列出)。国家标准要求,含乳饮料中牛奶的含量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水的含量不得高于70%。因为含乳饮料不是纯奶做的,所以其营养价值不能与纯牛奶相提并论。
值得说明的是,市场上有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袋上,往往用大号字写活性奶、鲜牛奶等模糊名称,仔细看时,才会发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含乳饮料,而个别产品连这一行小字也没有,只在配料表上多了一项水,需要仔细看才能分辨清楚。
牛奶营养丰富,每天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但有许多研究发现,常喝牛奶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的奶制品主要包括脱脂奶、全脂奶和乳酪等,其中有1012例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与每天从奶制品中摄入150毫克钙的男性相比,每天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1,25-二羟维生素D3(有抗前列腺癌作用)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上升32%。在排除了年龄、体重、吸烟、体育锻炼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每天进食奶制品500毫升以上的男性与进食奶制品150毫升以下的相比,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上升34%。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多食奶制品会增加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牛奶摄入量与前列腺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原因可能是某些品牌的牛奶中雌激素含量较高。令人庆幸的是,水果和蔬菜中一些植物化合物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它广泛存在于水果及蔬菜中。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和红葡萄均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其中尤以番茄中的含量为最高。美国研究人员对46000例男性进行了6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有773例发生前列腺癌;研究发现,与不吃生番茄的人相比,每周吃2~4次生番茄的人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要降低26%,番茄和番茄酱也都有这样的作用;直接食用番茄红素也可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能是天然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它有保护遗传物质DNA、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节激素状态等作用,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所以,为了爱护前列腺,男性喝牛奶还是得悠着点,别把它当成饮料喝。另外,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不妨每天多吃点番茄。
通过世界牛奶日的宣传活动,使人们正确理解牛奶,认识牛奶,从而科学、合理地饮用牛奶,让牛奶最大限度地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服务。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本身不能合成的,这些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我们进食的蛋白质中如果包含了所有的必需氨基酸,这种蛋白质便叫作全蛋白。牛奶中的蛋白质便是全蛋白。
大自然中的钙是以化合态存在的,只有被动、植物吸收后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钙,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是人类最好的钙源之一。1升新鲜牛奶所含活性钙约1250毫克,居众多食物之首,约是大米的101倍、瘦牛肉的75倍、瘦猪肉的110倍。它不但含量高,而且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人体肠壁对钙的吸收,吸收率高达98%,从而调节体内钙的代谢,维持血清钙浓度,增进骨骼的钙化。吸收好对于补钙是尤其关键的。故牛奶能补钙这一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牛奶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与许多动物性蛋白胆固醇较高相比,牛奶中胆固醇的含量较低(牛奶:13毫克/100克;瘦肉:77毫克/100克)。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中某些成分还能抑制肝脏制造胆固醇的数量,使得牛奶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牛奶的化学组成,因牛的种类、年龄、饲养方法、采乳时间,生活及健康状况、气温等不同而各异。每100克牛奶含水分约87克,蛋白质3.1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6克,灰分0.7克,钙120毫克,磷90毫克,铁0.1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维生素A140IU。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含磷蛋白质,也含白蛋白及球蛋白。此3种蛋白质都含全部必需氨基酸。牛乳的脂肪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的甘油酯,也含少量低级脂肪酸,如丁酸、己酸、辛酸等。此外,还含少量卵磷脂、胆甾醇、色素等。
2012年的6月1日是第12个世界牛奶日。“世界牛奶日”是怎么一回事呢?上个世纪50年代,法国的促进牛奶消费协会提出了庆祝“牛奶日”的设想。这个设想在1961年被国际牛奶联合会所采纳,并做出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为“国际牛奶日”的决定。这一天在每年都不是固定不变的。2000年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提议,兼顾到某些国家已经确定的日期,并征得了世界七百多位乳业界人士的意见,把每年的6月1日确定为“世界牛奶日”,这样“世界牛奶日”就固定不变了。
“世界牛奶日”活动的目的是以多种形式向广大消费者介绍牛奶的生产情况,宣传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广大消费者对牛奶和奶制品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双向的,又是互动的牛奶科普宣传活动,也是牛奶和奶制品的促销活动。
我国开展这一活动最早的城市是江苏省的南京市,最早的企业是南京“卫岗乳业”。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这一活动。全国其他城市和企业也陆续开展了这一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奶业之所以能够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发展,同“世界牛奶日”活动的开展也是有联系的。
牛奶的种类
一般来说,牛奶按其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巴氏消毒奶——采用巴氏消毒法灭菌,需全程在4℃~10℃冷藏,目前较为流行。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牛奶中营养成分。保质期较短的牛奶多为巴氏消毒法消毒的“均质”牛奶,用这种方法消毒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获得较为理想的保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牛奶消毒方法之一。
所谓的“均质”,是指牛奶加工中的新工艺,就是把牛奶中的脂肪球粉碎,使脂肪充分溶入到蛋白质中去,从而防止脂肪黏附和凝结,也更利于人体吸收。保质期一般在48小时以内,它们的营养价值与鲜牛奶差异不大,B族维生素的损失仅为10%左右,但是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可能会失活。
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灭菌法,能将有害菌全部杀灭,保质期延长至6~12个月,无须冷藏。但营养物质会受很大损失。
还原奶——奶粉不得用于巴氏消毒奶,常温奶、酸奶及其他乳制品可用,但必须标明原料为“复原乳”或“水和奶粉”。
生鲜牛奶——在许多发达国家,未经杀菌的生鲜牛奶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但价格也最为昂贵。新挤出的牛奶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物质,能够在4℃下保存24~36小时。这种牛奶无需加热,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留了牛奶中的一些微量生理活性成分,对儿童的生长很有好处。
灭菌牛奶——不少生产厂家为了满足上班族的需要,生产出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保存时间较长的百利包牛奶在加工过程中已经全面灭菌,对人体有益的菌种也基本被“一网打尽”了,牛奶的营养成分因而也被破坏掉。这种牛奶的包装和鲜牛奶非常相像,保质期大部分是30天或更长时间,有些灭菌牛奶的保质期达6个月以上。灭菌奶一般味道比较浓厚,但是营养物质有一定损失,B族维生素有20%~30%的损失。
无抗奶——这个名词已经被大部分人所认识,但它不会出现在牛奶的外包装上,因为它是牛奶出厂的指标之一,一般知名厂家出厂的牛奶都应该达到这个标准。

如何选购牛奶
既然乳制品是一种可以伴随人类一生的食品,如何选购及正确饮用也值得注意。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乳制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液态奶,包括消毒牛奶、超高温灭菌奶、学生奶、酸奶和乳酸饮料。另一类为奶粉。
液态奶以鲜奶为主,也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乳制品之一。据调查有60%的人喜欢喝鲜奶。既是鲜奶,则贵在一个鲜字。其新鲜度及质量检验尤为重要。而调查也同时发现有许多人并不知如何鉴别及选购。以下就鲜奶的新鲜度介绍几种简易的鉴别方法:
方法1:感官鉴别,新鲜乳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无凝结,无杂质,无异物,无黏稠现象。
方法2:将奶滴入清水中,若化不开,则为新鲜牛奶;若化开,就不是新鲜牛奶。若是瓶装牛奶,只要在牛奶上部观察到稀薄现象或瓶底有沉淀的,则都不是新鲜奶。
方法3:煮沸试验法:取约10毫升乳样于试管中(或透明玻璃杯中),置沸水中5分钟观察,如有凝结或絮状物产生,则表示牛奶不新鲜或已变质。
方法4:好牛奶,不挂杯。买来的牛奶(没有煮过或微波炉加热过的)迅速倒入干净的透明玻璃杯中,然后慢慢倾斜玻璃杯,如果有薄薄的奶膜留在杯子内壁,且不挂杯,容易用水冲下来,那就是原料新鲜的牛奶。这样的奶是在短时间内就送到加工厂,而且细菌总数很低。如果玻璃杯上的奶膜不均匀,甚至有肉眼可见的小颗粒挂在杯壁,且不易清洗,那就说明牛奶不够新鲜。
除了这些“独创”小窍门,还有一些公认的原则,可以帮助你选到优质的牛奶。第一,同等价位产品,选择脂肪含量高的。一般原料奶的乳脂肪含量越高,质量就越好。跟蛋白质不一样,乳脂肪极少出现人工添加化学物质掺假的情况。而蛋白质含量高不代表牛奶质量一定好。第二,同等脂肪含量产品,选择低温灭菌的,因为低温灭菌产品营养素保留更全面。
此外,还需注意区别纯牛奶与含乳饮料:纯牛奶也叫鲜牛奶、纯鲜牛奶,从产品的配料表上可以看到,这种产品的配料只有一种,即鲜牛奶。鉴别纯牛奶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指标:总干物质(也叫全乳固体)和蛋白质。这两个指标的含量在产品的包装袋上一般都有说明,它们的含量越高,牛奶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一般来说,价格相对也会较高。此外,深受消费者欢迎的酸奶是用纯牛奶发酵制成的,因此酸奶也属纯牛奶。
含乳饮料允许加水制成,从配料表上可以看出,这种牛奶饮品的配料除了鲜牛奶以外,一般还有水、甜味剂、果味剂等,而水往往排在第一位(国家要求配料表的各种成分要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列出)。国家标准要求,含乳饮料中牛奶的含量不得低于30%,也就是说水的含量不得高于70%。因为含乳饮料不是纯奶做的,所以其营养价值不能与纯牛奶相提并论。
值得说明的是,市场上有一些含乳饮料的包装袋上,往往用大号字写活性奶、鲜牛奶等模糊名称,仔细看时,才会发现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含乳饮料,而个别产品连这一行小字也没有,只在配料表上多了一项水,需要仔细看才能分辨清楚。
牛奶营养丰富,每天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但有许多研究发现,常喝牛奶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的奶制品主要包括脱脂奶、全脂奶和乳酪等,其中有1012例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与每天从奶制品中摄入150毫克钙的男性相比,每天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1,25-二羟维生素D3(有抗前列腺癌作用)浓度显著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上升32%。在排除了年龄、体重、吸烟、体育锻炼等影响因素后发现,每天进食奶制品500毫升以上的男性与进食奶制品150毫升以下的相比,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上升34%。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多食奶制品会增加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国内也有研究发现,牛奶摄入量与前列腺癌发病率显著相关,其原因可能是某些品牌的牛奶中雌激素含量较高。令人庆幸的是,水果和蔬菜中一些植物化合物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它广泛存在于水果及蔬菜中。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和红葡萄均含有较多的番茄红素,其中尤以番茄中的含量为最高。美国研究人员对46000例男性进行了6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有773例发生前列腺癌;研究发现,与不吃生番茄的人相比,每周吃2~4次生番茄的人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要降低26%,番茄和番茄酱也都有这样的作用;直接食用番茄红素也可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能是天然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它有保护遗传物质DNA、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调节激素状态等作用,其抗前列腺癌作用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所以,为了爱护前列腺,男性喝牛奶还是得悠着点,别把它当成饮料喝。另外,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不妨每天多吃点番茄。
通过世界牛奶日的宣传活动,使人们正确理解牛奶,认识牛奶,从而科学、合理地饮用牛奶,让牛奶最大限度地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