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棒球运动中左右打者对于球队影响进行探究,主要从选材、左打较右打与一垒距离、左右打者和推进垒包、防守方与左右打、防守位置和左右打者、左右投手与左右打者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棒球运动;左打者与右打者;球队;影响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在棒球运动中,左投左打型打者相对更多,越是高水平的棒球队伍,左打比率相对也会更高,这也说明在前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重视左打者培养[1]。对于非职业棒球运动员而言,左打者有相对更高的质量,棒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左打者占据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大众普遍更喜欢右投左打型的打者。为此,本文对棒球运动中左打者与右打者对于球队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选材方面的影响
通常来说,教练员会在观察后,对少年运动员挥棒轨迹、挥棒动作适用的打击方式进行判断,更为习惯使用右手挥棒先进行左打练习。若是右打动作和左打动作无较大差异,会使运动员练习左打,左撇子运动员也会先练习左打。这也使得左投左打、右投左打以及右投右打的未来运动员定型,左投右打的打者也存在先例,但只有极少数人应用。
二、左打较右打与一垒更近
球员将右打改换为左打,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左打较右打和一垒距离要更为近[2]。棒球运动员通常是自小培养的,青少年为主要参赛选手的棒球比赛中,因为青年在技术上不够成熟,在接球传一垒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流畅,如果是左打队员,那么就可以利用与一垒更近的距离来提升上垒率。比如铃木一郎,作为左打快腿型的棒球选手,能够经常运用速度优势跑出速安,这与其作为左打者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该选手为跑打,在击球瞬间就向着一垒启动,因此速度极快。不过,左打者是在和右打者相同区域中进行球的击出情况下,才能使左打优势得到发挥,例如左右打者都将球击出三垒方向和游击方向,那么相对右打者,左打者的上垒率会相对更高。
三、左右打者和推进垒包
在左右打者击球的过程中,左打者正对右外野,而右打者正对左外野,跑垒员在跑的方向上是为逆时针。如果跑垒员于二垒点圈,左打者正面击出安打,对于二垒跑垒员推进是有帮助的,水平相对一般的比赛,二垒跑垒员有可能下分;如果右打者正面击出安打,左外场至三垒相距距离較右外场至三垒距离明显更短,二垒跑垒员虽然有进三垒的可能,但下分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从跑垒员垒包推进的角度来看,左打者对其作用更为明显。
四、防守方受到右打和左打的影响
在对棒球运动员问卷调查过程中明确,60%左右的投手们都认为,在自身防守的过程中,功放队员出现右打和左打交替的变化时,会对投手投球造成负面影响[3]。在此中,面对右打者的情况下,30%以上的投手会因害怕投出中身球,但是在面临左打者的情况下,只有11.5%投手会害怕投出中身球。一些左撇子投手认为右打者对自身投球不造成影响,但在攻守为左打者的情况下,也会怕自身投中身球。因此,根据实践来看,左右打都会对投手投球造成一定影响。
(一)实践考察
在实践中明确,垒上若是有人的情况下,接手面对打者的不同站位,会受到不同影响。在一垒有人的情况下,接手对于右打者的反杀一垒和视野并不受到影响,但对方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却影响较大;一垒跑垒员在偷二垒的情况下,接手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传杀及视野几乎不受影响,但对手为左打者时,影响了接手一般视野,对于传杀也有1/3左右的影响;二垒有人的情况下,接手在对手为右打者时,比如左打者视野影响更大。二垒跑垒员与二垒距离相差较大,右打者于接手左侧站立,这与二垒跑垒员是同侧方向,右打者在接手的左侧站立,接收需要对二垒跑垒人员动作进行关注,因此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二垒跑垒偷三垒的情况下,接手对手为右打者会对传杀及视野造成影响,对手为左打者对接收传杀及视野均不造成影响;三垒有人,而接手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导致反杀及视野受到影响,而对手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二)情况分析
根据上述总结,击球箱中若为右打者,接手受到内场传杀及视野影响程度,会顺着垒位的顺序逐渐递增;击球箱中若是为左打者,接手受到内场传杀及视野影响程度会顺着垒位顺序而递减。根据分析来看,一垒有人或一垒跑垒偷二垒的情况下,对于接手而言,右打者位于跑垒员不同侧方向,这也使其对接手造成的干扰较小;如果二垒有人,三垒有人,或者二垒偷三垒的情况下,右打者与跑垒是属于相同侧位置,因此接手视野会受到打者身体干扰。左打者则与其恰恰相反,一垒若是有人,或出现一垒偷二垒的情况下,击球与跑垒所在位置是相同方向;二垒偷三垒或者二垒有人、三垒有人,那么击球与跑垒则是相同方向的位置。
因此,投接手在一定情况下,都会因左右打者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在视野、传球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影响。投接手对于棒球队伍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位置,其细节决定了球队整体的成败。站在进攻方的角度来看,左右打者在适宜的情况下出现,那么绝对能够为进攻创造机会的。在左右打者改变的情况下,内野手也会随之进行站位调整。内野手对右打者的情况下,防守为正常位置;对左打者的情况下,则会进行调整,向左侧移动数步。而外野手对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往右移动,或者在正常位置进行防守,但对左打者则会左向移动一定距离。
上述的站位为常规站位,在水平优秀的球队中,会进行暗号的制定,比如在投球前,投手会向内野手发暗号,告诉内野手自己的球是怎样投的,是内角高球还是外角高球等,内野手收到暗号之后会向外野手传达暗号,由此内外场使用暗号来进行防守位置的改变。但暗号通常是暗地里无声改变的,站位改变并不会过于明显,否则易被进攻方投手发现投球点。不过站位改变虽小,但对于整体比赛而言,却有极大影响。
五、防守位置和左右打者
外场手与内场受在面对左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发生站位改变,但外场手相距更远,因此所移动距离比之内场手明显更大。在常规情况,对手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外场手会向着右侧方向进行移动,而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则会左向进行移动。根据力学原理,左打者进行击球,并将其击向左或右外场,都是常规情况下难以发生的。在投球手投出外角球或打者推打之外,还有其他发生的可能,但是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比如左打者,如果打者击球与做外场,球在进入垒点之后,需要与外角靠拢,只有打者出棒时机相对较晚以及运用推打技术,球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左打者打出外角球旋转的过程中,是逆向旋转的,这是利用伯克利定律,即局部流体速度在增加的情况下,这一部位在压力上也会随之降低。棒球右侧气流因为迎面气流以及自旋方向相反,导致两者的作用力互相削减;棒球左侧气流因为迎面气流与自旋方向相同,导致气流叠加,进而使左侧流速较右侧更大,于是因右侧压力大于左侧,球便向着反方向的位置走,甚至会出现界外球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投手会将自己之后所投外角球以暗号形式告诉队员,队员也就明确类自己需要移动一步才能使接球更为稳定,以此右打与左打在击球球路上会存在差异,进而也会为防守队员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比赛中防守方队员,对于右打左打并没有关注,或者没根据投手暗号移动,从而发生失误的现象。 六、左右投手与左右打者
在棒球名言中,左投克左打、右投克右打是较为出名的。在业余比赛中,较低概率会发现左投手,同时因右打者的人数更多,导致较多右打者对于右投手球路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对于左投手球路反而不了解。右打者在面对右投手的情况下,实际上并没有很明显可知现象,这主要因为右投手与右打者是相对更多的。不过部分情况下右打者较难控制,即滑球,投手投出滑球,会导致球像是目标为人的身体一般,导致击球手会下意识行躲避,按照伯努利定律,球会因此滑向好球的区域,但因为打者无法及时进行反应,导致好球被错失,甚至挥出空棒;左打者在面对左投手的情况下,因为左投手相对较少,以此使右打者在左投球路上的了解不多,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在左打者面对右投手的情况下,要相对好打一些。首先是因为右投人数上相对更多,通常状况下都是左打者对右投手;其次,投手如果投出滑球,对于左打者也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滑球相对来说距离更长、速度也更慢,左打者對于右投滑球,不会像右打者对于右投滑球,因此左打者对右投手有一些优势;左打者在面对左投手的情况下,是难以进行判断的,因此常有失利。
七、对棒球队左右打者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来看,最好多进行左打者人才的培养。首先,左打者较之一垒位置更近,因此利于一垒跑垒偷二垒、垒包推进;其次,左打者培育中,能够使青少身体协调能力更为全面;再次,练习左棒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挥棒更为顺畅、击球力量更强、动作更为协调,足以在打棒训练上的时间相对更多,天生右撇球员进行右棒挥洒中,协调性相对左打者更优,但相对左投左打来说,多数左撇运动员都是挥左棒极为有利的苗子,如实右投左打在训练强度上不够,也很难与挥棒习惯正常球员相媲美。这也是现阶段,左打者质量相对右打者更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队伍要重视左右结合,不能完全左打或右打,左右打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在比赛进攻中更具有优势,同时也能在日常训练中,促使球队在防守的实力上得到提升。对内对抗赛展开的过程中,能够使防守队员抗干扰能力与站位得到训练,尤其是投接手,能够利于整体球队防守能力提升,最后,教练中最好有左右打者,右棒教练可以对右打者进行指导,左棒教练则可以进行右打者指导。
八、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总结出目前棒球运动中左右打者,越是水平较高的球队,在左右打者的比例上越是相近,同时也会将协调性良好的球员优先培养成左打者,以此使球队进攻更加有力。左打者挥棒在协调性上有较大需求,能够利于青少年球员的全身协调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海.影响我国高校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70(02):99–100.
[2]刘光云.简析棒球运动员的合理膳食与营养[J].运动,2018(15):40–41.
[3]贾德龙.大连地区高校棒球运动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005(001):344–345.
关键词:棒球运动;左打者与右打者;球队;影响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在棒球运动中,左投左打型打者相对更多,越是高水平的棒球队伍,左打比率相对也会更高,这也说明在前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重视左打者培养[1]。对于非职业棒球运动员而言,左打者有相对更高的质量,棒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左打者占据的比例相对更高,而大众普遍更喜欢右投左打型的打者。为此,本文对棒球运动中左打者与右打者对于球队造成的影响进行探究。
一、选材方面的影响
通常来说,教练员会在观察后,对少年运动员挥棒轨迹、挥棒动作适用的打击方式进行判断,更为习惯使用右手挥棒先进行左打练习。若是右打动作和左打动作无较大差异,会使运动员练习左打,左撇子运动员也会先练习左打。这也使得左投左打、右投左打以及右投右打的未来运动员定型,左投右打的打者也存在先例,但只有极少数人应用。
二、左打较右打与一垒更近
球员将右打改换为左打,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左打较右打和一垒距离要更为近[2]。棒球运动员通常是自小培养的,青少年为主要参赛选手的棒球比赛中,因为青年在技术上不够成熟,在接球传一垒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流畅,如果是左打队员,那么就可以利用与一垒更近的距离来提升上垒率。比如铃木一郎,作为左打快腿型的棒球选手,能够经常运用速度优势跑出速安,这与其作为左打者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该选手为跑打,在击球瞬间就向着一垒启动,因此速度极快。不过,左打者是在和右打者相同区域中进行球的击出情况下,才能使左打优势得到发挥,例如左右打者都将球击出三垒方向和游击方向,那么相对右打者,左打者的上垒率会相对更高。
三、左右打者和推进垒包
在左右打者击球的过程中,左打者正对右外野,而右打者正对左外野,跑垒员在跑的方向上是为逆时针。如果跑垒员于二垒点圈,左打者正面击出安打,对于二垒跑垒员推进是有帮助的,水平相对一般的比赛,二垒跑垒员有可能下分;如果右打者正面击出安打,左外场至三垒相距距离較右外场至三垒距离明显更短,二垒跑垒员虽然有进三垒的可能,但下分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从跑垒员垒包推进的角度来看,左打者对其作用更为明显。
四、防守方受到右打和左打的影响
在对棒球运动员问卷调查过程中明确,60%左右的投手们都认为,在自身防守的过程中,功放队员出现右打和左打交替的变化时,会对投手投球造成负面影响[3]。在此中,面对右打者的情况下,30%以上的投手会因害怕投出中身球,但是在面临左打者的情况下,只有11.5%投手会害怕投出中身球。一些左撇子投手认为右打者对自身投球不造成影响,但在攻守为左打者的情况下,也会怕自身投中身球。因此,根据实践来看,左右打都会对投手投球造成一定影响。
(一)实践考察
在实践中明确,垒上若是有人的情况下,接手面对打者的不同站位,会受到不同影响。在一垒有人的情况下,接手对于右打者的反杀一垒和视野并不受到影响,但对方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却影响较大;一垒跑垒员在偷二垒的情况下,接手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传杀及视野几乎不受影响,但对手为左打者时,影响了接手一般视野,对于传杀也有1/3左右的影响;二垒有人的情况下,接手在对手为右打者时,比如左打者视野影响更大。二垒跑垒员与二垒距离相差较大,右打者于接手左侧站立,这与二垒跑垒员是同侧方向,右打者在接手的左侧站立,接收需要对二垒跑垒人员动作进行关注,因此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在二垒跑垒偷三垒的情况下,接手对手为右打者会对传杀及视野造成影响,对手为左打者对接收传杀及视野均不造成影响;三垒有人,而接手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导致反杀及视野受到影响,而对手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
(二)情况分析
根据上述总结,击球箱中若为右打者,接手受到内场传杀及视野影响程度,会顺着垒位的顺序逐渐递增;击球箱中若是为左打者,接手受到内场传杀及视野影响程度会顺着垒位顺序而递减。根据分析来看,一垒有人或一垒跑垒偷二垒的情况下,对于接手而言,右打者位于跑垒员不同侧方向,这也使其对接手造成的干扰较小;如果二垒有人,三垒有人,或者二垒偷三垒的情况下,右打者与跑垒是属于相同侧位置,因此接手视野会受到打者身体干扰。左打者则与其恰恰相反,一垒若是有人,或出现一垒偷二垒的情况下,击球与跑垒所在位置是相同方向;二垒偷三垒或者二垒有人、三垒有人,那么击球与跑垒则是相同方向的位置。
因此,投接手在一定情况下,都会因左右打者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在视野、传球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影响。投接手对于棒球队伍而言,是最为重要的位置,其细节决定了球队整体的成败。站在进攻方的角度来看,左右打者在适宜的情况下出现,那么绝对能够为进攻创造机会的。在左右打者改变的情况下,内野手也会随之进行站位调整。内野手对右打者的情况下,防守为正常位置;对左打者的情况下,则会进行调整,向左侧移动数步。而外野手对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往右移动,或者在正常位置进行防守,但对左打者则会左向移动一定距离。
上述的站位为常规站位,在水平优秀的球队中,会进行暗号的制定,比如在投球前,投手会向内野手发暗号,告诉内野手自己的球是怎样投的,是内角高球还是外角高球等,内野手收到暗号之后会向外野手传达暗号,由此内外场使用暗号来进行防守位置的改变。但暗号通常是暗地里无声改变的,站位改变并不会过于明显,否则易被进攻方投手发现投球点。不过站位改变虽小,但对于整体比赛而言,却有极大影响。
五、防守位置和左右打者
外场手与内场受在面对左右打者的情况下,会发生站位改变,但外场手相距更远,因此所移动距离比之内场手明显更大。在常规情况,对手为左打者的情况下,外场手会向着右侧方向进行移动,而对手为右打者的情况下,则会左向进行移动。根据力学原理,左打者进行击球,并将其击向左或右外场,都是常规情况下难以发生的。在投球手投出外角球或打者推打之外,还有其他发生的可能,但是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比如左打者,如果打者击球与做外场,球在进入垒点之后,需要与外角靠拢,只有打者出棒时机相对较晚以及运用推打技术,球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的。左打者打出外角球旋转的过程中,是逆向旋转的,这是利用伯克利定律,即局部流体速度在增加的情况下,这一部位在压力上也会随之降低。棒球右侧气流因为迎面气流以及自旋方向相反,导致两者的作用力互相削减;棒球左侧气流因为迎面气流与自旋方向相同,导致气流叠加,进而使左侧流速较右侧更大,于是因右侧压力大于左侧,球便向着反方向的位置走,甚至会出现界外球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投手会将自己之后所投外角球以暗号形式告诉队员,队员也就明确类自己需要移动一步才能使接球更为稳定,以此右打与左打在击球球路上会存在差异,进而也会为防守队员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在比赛中防守方队员,对于右打左打并没有关注,或者没根据投手暗号移动,从而发生失误的现象。 六、左右投手与左右打者
在棒球名言中,左投克左打、右投克右打是较为出名的。在业余比赛中,较低概率会发现左投手,同时因右打者的人数更多,导致较多右打者对于右投手球路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对于左投手球路反而不了解。右打者在面对右投手的情况下,实际上并没有很明显可知现象,这主要因为右投手与右打者是相对更多的。不过部分情况下右打者较难控制,即滑球,投手投出滑球,会导致球像是目标为人的身体一般,导致击球手会下意识行躲避,按照伯努利定律,球会因此滑向好球的区域,但因为打者无法及时进行反应,导致好球被错失,甚至挥出空棒;左打者在面对左投手的情况下,因为左投手相对较少,以此使右打者在左投球路上的了解不多,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在左打者面对右投手的情况下,要相对好打一些。首先是因为右投人数上相对更多,通常状况下都是左打者对右投手;其次,投手如果投出滑球,对于左打者也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滑球相对来说距离更长、速度也更慢,左打者對于右投滑球,不会像右打者对于右投滑球,因此左打者对右投手有一些优势;左打者在面对左投手的情况下,是难以进行判断的,因此常有失利。
七、对棒球队左右打者的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来看,最好多进行左打者人才的培养。首先,左打者较之一垒位置更近,因此利于一垒跑垒偷二垒、垒包推进;其次,左打者培育中,能够使青少身体协调能力更为全面;再次,练习左棒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挥棒更为顺畅、击球力量更强、动作更为协调,足以在打棒训练上的时间相对更多,天生右撇球员进行右棒挥洒中,协调性相对左打者更优,但相对左投左打来说,多数左撇运动员都是挥左棒极为有利的苗子,如实右投左打在训练强度上不够,也很难与挥棒习惯正常球员相媲美。这也是现阶段,左打者质量相对右打者更高的主要原因。同时,队伍要重视左右结合,不能完全左打或右打,左右打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在比赛进攻中更具有优势,同时也能在日常训练中,促使球队在防守的实力上得到提升。对内对抗赛展开的过程中,能够使防守队员抗干扰能力与站位得到训练,尤其是投接手,能够利于整体球队防守能力提升,最后,教练中最好有左右打者,右棒教练可以对右打者进行指导,左棒教练则可以进行右打者指导。
八、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总结出目前棒球运动中左右打者,越是水平较高的球队,在左右打者的比例上越是相近,同时也会将协调性良好的球员优先培养成左打者,以此使球队进攻更加有力。左打者挥棒在协调性上有较大需求,能够利于青少年球员的全身协调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海.影响我国高校棒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70(02):99–100.
[2]刘光云.简析棒球运动员的合理膳食与营养[J].运动,2018(15):40–41.
[3]贾德龙.大连地区高校棒球运动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005(001):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