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急性流行性脑炎全身皮肤坏死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来源 :肠外与肠内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脑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在患病早期很快进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阶段,临床可见病人全身皮肤、黏膜大面积坏死、皮下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多数病人因早期病隋发展迅速即失去救治机会而死亡.2009年2月,我院收治1例急性流行性脑炎并发全身皮肤大面积坏死(面积达60%)的病人.经过4个月的积极治疗和护理,病人除双下肢股骨髁上截肢外,其余创面均痊愈,康复出院.现将EN支持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凝聚着鲁迅的诚与爱,它不仅蕴含着真挚的诚与深厚的爱,同时也批判了虚假的瞒和骗,在诚与爱的背后还隐藏着其不屈的战斗精神.
金永华先生去加国探亲前,将他的书稿交付给我.希望我为之作一篇序文.金先生是我的前辈,专攻的是世界史,曾经参加过的出版工作,1980年主编,发良心之言,呼正义之声,士林中曾经
目的:了解中医外渍治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名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
母婴传播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许多学者对是否存在卵细胞中HBVDNA序列的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1~6],女性HBV携带是否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
摘 要:女性意识的再度复苏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时期,“人”的问题被重新提出来,人们迫切要求恢复自身的价值。因此,当时的作家有承担道义的使命和社会代言人的意识,作品大多以热烈的追求和憧憬为主题,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哀伤、忧郁的旋律。很多作家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中充满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以1979—1989年的几篇作品为文本依托,分析了这个时期作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以及作品中
期刊
编者的话:rn贲像穷白,绘事后素.rn读过各式各样的黄尧再读“洗澡”,首先钻到脑子里来的就是这两句话.就像那日,七阵八杂地挟着一摞书,大步流星地穿过城市,在香奈尔、三泽一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李树森个不高,瘦瘦的.也许经常在外奔波的缘故,风沙和太阳的紫外线给他的脸着上了很浓的色彩.李树森性格有点内向,那微笑有时甚至还有些腼腆和羞涩.可这个除了那双蕴藏着一种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清远粤方言歇后语分类归纳,从中揭示出清远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其次,将清远粤方言歇后语和广州粤方言歇后语比较,得出清远粤方言歇后语在语用方面的三个特色,最后通过对清远粤方言歇后语现状的分析,了解到时代对清远人的影响。  关键词:清远粤方言;歇后语;社会生活;社会心理  我国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写道:“在我国各地丰富的方言词中,积累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