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共生,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学练共生的课堂,提升体育训练的效果。通过手脑并用能让学生强化技能;通过眼心结合能促使学生融合发展;组织学生自主创造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构筑共生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关键词] 共生课堂;教学效率;初中体育
  叶澜老师提出,每门学科对于学生而言都有着独特的发展价值,除了该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却忽略了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这样就造成了“学”和“练”之间的断层。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构筑教学做合一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概念的同时展开积极练习,让学生全面提升体育素养。

一、手脑并用,强化技能


  在指导学生学习怎样展开足球传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仅给学生展示了传球的基本动作,而且还利用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了人足部的骨骼图,并模拟了脚的不同部位踢球后对骨骼产生的影响。学生思考:“在踢球的时候,用脚的哪一个部位踢球最好呢?”这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认识到:“若用脚尖踢球的话,很容易伤到大脚趾,因为大脚趾的骨骼细小,而且关节很多。但是若用足弓或者是足背来踢球的话,就不一样了,这些部位骨骼比较坚硬,不容易出现损伤。”此外,教师还给学生展示了传球的动态图,并鼓励学生思考:“在传球的时候,怎样才能更好地控制传球的力度呢?传球的准确性又要怎样调整呢?”这样就促使学生进一步展开思考,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方式给学生展示体育概念、体育方法、体育文化等有关的内容,并组织学生积极思考怎样在实践中运用这些事物。陶行知认为,单纯的劳动只是蛮干,并不能算是“做”,真正的“做”是必须在劳力上劳心的。因此在组织学生展开体育训练时也要适当地加上一些理论方面的内容,促使学生手脑并用,达到思与练的共生。

二、眼心结合,融合发展


  在展开篮球运球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游戏中。在“篮球听我话”的游戏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探究怎样才能让球向前运动,此时手的动作是怎样的。一组学生展开游戏,另一组学生进行观察,看看队员在能够成功地掌控运球的方向时,手部的动作是怎样的,若不能正确地运球,手部的动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在运球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手的动作,手指微微向上,手腕处用力,那么就能让篮球向前运动了。”在积极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不少运球过程中的错误动作,互相讨论交流后尝试自主改正,共同提高技能。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体能,更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在共生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参与到互动观察和讨论中,尝试找出体育技巧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同伴的运动技能,思考该怎样提高自己的运动效率。这样将能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体育思维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产生共生体育课堂效果。

三、學创合一,挖掘潜能


  一般来说,长跑训练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创造活动,思考怎样设计有趣的长跑策略,让自己能激发潜能。有的学生提出:“在长跑的过程中,呼吸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很多同学都没有注意呼吸的协调性。我建议在长跑的过程中播放音乐,并跟着音乐的节奏展开呼吸。这样就能更好地调整呼吸。”还有的学生认为:“有的同学跑到后面就会没力气,丧失自信,此时可以让其他的同学上去帮跑,在旁边进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让自己的长跑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参与到自主设计训练项目、自主设计体育游戏、自主调整训练器材等活动中,学生感受到自己成了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进一步认知、感受、体验,能灵活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积极构筑学练共生的体育课堂,学生积极观察、交流、探讨,不断地实践,勇敢地创造。这样的教学比较符合初中生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性格特点,能让学生在实战中逐步完善体育技能,激发体育精神,继承体育文化,从而促使学生共同进步,提高了共生体育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丰国富.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体育课堂教学[J].浙江体育科学,2017(3).
  [2]严锋.“共生体育课堂”视野下篮球技术“共练”的场地器材设置[J].体育教学,2018(7).
  [3]杨春明.“实战”经验催生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J].中国学校体育,2018(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b/2015/024)之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在pH 9.00的NH3·H2O-NH4Cl介质中,镍(对H2O2氧化茜素红S(ARS)的褪色反应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一个光度法测定镍(的新体系。通过试验酸度、试剂用量、表面活性剂、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在年轻妇女中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治特征。方法通过对38例年轻妇女子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论通过对年轻妇女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析,接触性出血作为当前
教学是一个寻梦的过程,是教师怀揣着教育的憧憬,带领着天真无邪的学生,在文化的殿堂里放飞思绪,追寻曼妙的成长体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中“世界”主题内容的第一课。在导师的带领下,笔者到各校上课,倾听工作室同伴的建议,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磨课训练。  一、立足校本,突破文本  要上好课,第一步就是做好文本解读。同样的教材,不同的解读,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品德教学不能只为了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速记分成观察组30例(剖宫产中予以肌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该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
[摘 要] 预习是学习新课之前的必须,是提高农村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载体,也是最好的切入点。以课堂为平台,以课内阅读为载体,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课堂;新课预习;阅读习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树人,起于读书,源于良习。以课堂为平台,以课内阅读为载体,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目标,得法为主,历练为辅,从一篇阅读开始,从一个良好的习惯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