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课程改革便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
  
  一、语文教学更趋生活化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过于追求知识的的传承,过于强调统一、集中,把自己孤立、封闭起来。要革除这些弊端,就必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就是这样更趋生活化,就是这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走向。
  首先,要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而生活化的课堂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第一册《自选商场》一文时,把课堂布置为商场式,小朋友扮成顾客和售货员,要学的生字和词语就是商品,在这样的环境里,小朋友们尽情交流,主动合作,怎么会不思潮涌动呢?而此时的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其次,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新课改下的人教版教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但是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的积累相对贫乏,我们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二、在角色转变中放飞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手段,教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
  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由过去的“统治主宰者”“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我能学”,让学生尽量自己去学。
  而此时的教师主要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人教版的新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新课标提出要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参与识字的愿望。
  那么在教学中,我就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然后再听听他们的发现,你就会觉得他们的思维是那么令人惊讶,是那么令人兴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文中的生字时,我说这一课的生字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们立刻举手如林,说“闷”“伸”“阵”都是前鼻音;“伸”和“阵”还是翘舌音,翘舌音的还有“潮”“湿”“虫”;又说“伸”“消”“搬”“哗”都是形声字。
  在识记字形时,有小朋友说搬东西要用手,所以“搬”有一提手旁;还有小朋友给“闷”编了个字谜——门把心给关住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给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了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主动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并有了到生活中去主动识字的愿望,还能纠正商店、路牌上的错别字,这不就又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了一泓微波荡漾的清水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们亲历阅读实践,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地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通课文,自己去读懂课文,让他们会读课文。
  在书声中,教师已不是主导者、支配者了,而是成了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在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了,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说:“我们都见过春雨,可是你们发现过没有,春雨有好多色彩呢!
  你们想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吗?那就快快读课文吧!”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还可以把你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桌听,把读懂的内容说给自己小组的伙伴听。
  在交流中,我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经历体验,触摸作者的心灵。在文本的情景和情感中“悟”,在人、文的“对话”与碰撞中生成了带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在草地上、在柳树丛中飞舞,还唱着欢快的歌,春雨沙沙地落下来,小草、柳树更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小黄莺飞舞在田野中,春雨落下来,油菜花黄了,所以春雨是黄色的。”
  ……说完了课文的内容,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又抢着说:“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白色的。”“春雨落在花坛里,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蝴蝶花,所以春雨是彩色的。”……学生的灵性得到了升华。
  (河北省肥乡县特教学校)
其他文献
初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
期刊
高中物理教学应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第一要务,教学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具有创造意识。课堂教学应成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多边活动的舞台。教学应把课前、课上、课后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时空;课上活动是在预习的基础上,使课堂成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的场所,以便解决那些学生独自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分层要求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
期刊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的过程。教师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自我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反思一: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 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其中大
期刊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后继有人的需要。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创新性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引导、支持学生学会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主题词:化学 教学 创新 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源泉,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素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就需要培养更多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培养大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人才。  从教学角度来看,“创新”是一
期刊
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并未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变革要求,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更低控制度、更具参与性。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无疑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创新点。然而,容易使人困惑的是:综合性学习在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的同时,是否会弱化教师的作用呢?  我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重视教师的作用,
期刊
家长老师常常抱怨孩子做事、学习不能集中注意力,更担心这样会影响他以后的学习。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可是大家想过没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能全怪孩子吗?我们就没有责任吗?     孩子,是有智慧、有情感的生命,他们很希望自己在做某件事时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一旦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与在学龄前后这个关键阶段大人的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好影片,不仅要有好演员,
期刊
在二十余年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中,吸取校内外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一套适宜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措施。    一,抓好英语入门教学,防止两极分化现象产生   中学英语入门教学:通常指初中一年级的教学,从重要性来看,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更为突出,我们常叫它英语入门教学。  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一般在初一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一是,
期刊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作为静态文本的教
期刊
新课改实施一学期以来 ,感触颇多,主要体现在“变化”上,现把课程进行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理论性,忽视学生的实际兴趣,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一贯性。新课程标倡导以学生为本位,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 ,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角色,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感受、认识
期刊
小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拘泥书本,不依常规,积极得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这种学习就是创造性学习。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创新学习的原则、方法、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小学生创新学习语文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小学生创新学习语文必须有一定基础,没有一定的基础,开展创造性学习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