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经济给我们带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的同时,服务业的内涵、发展重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服务业的认识我们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服务业的核心内容已经从人们一般所理解的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咨询、会计、法律服务等领域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外包是新的经济亮点;政府职能外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向。
[关键词]服务经济;发展;新动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11-02
随着信息化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经济全球化快速向服务经济全球化跨进,到21世纪初,已经跃进到了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服务业的内涵、发展重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服务业的认识我们也必须进一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服务经济给我们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1 服务经济的内容有了新的拓展
1.1 服务业的内容已经拓展
服务经济的核心内容已经从人们一般所理解的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咨询、会计、法律服务等领域拓展。
1.2 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向服务经济转型
一是全球对外投资已经转向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70%。二是国际跨国并购重心转向服务业。国际服务业发展由制造业跟随型加速向服务业自主扩张型转变,全球跨国并购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三是全球服务外包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这是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战略方向。
1.3 向服务经济转型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向服务经济转型是继工业革命后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即服务革命。它是从技术到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工业革命是一次崭新的产业革命,服务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经济革命。服务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就业的主要领域、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
2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性服务业是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高知识密集度的生产服务,它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包括企业研发、工业设计、以供应链管理为实质的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分工明晰,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1 金融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金融资本配置的效率和金融服务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合作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民营金融机构、地方银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安全区、电子网络建设不断推进,理财服务、中介服务、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不断推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断健全,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金融活动越来越活跃,资本使用效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
2.2 物流服务成为一个复合型产业
传统的物流,就是运输,就是用几条船或几辆车把货物运到另一个地方,而现代物流包括信息、运输、仓储、加工、代理配送、装卸等,运输只是现代物流的一小部分。物流业发展迅速,码头、仓储、加工、交易已经发展成为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产业群初具规模,企业集团化发展迅速,企业实行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企业拥有总店、配送中心,实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综合性服务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使企业专心组织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
2.3 科技服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撑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初步形成了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究与开发类机构增加,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增加,技术市场交易额大幅提高。网上技术市场发展迅速,创收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资产增加,生产率提高,绝对值比第三产业平均值高。
2.4 信息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性行业,尤其是近年来通信、网络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信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
信息服务、物流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已经成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3 服务外包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服务外包是企业把大量的基础性的、外围的工作剥离出来,交给其他厂商来做,自己更多关注企业最核心的部分。服务外包又分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继产品制造类外包之后,服务类外包又逐步在全球兴起,发达国家由最初将车间的工作转移,发展到今天,又开始将办公室的工作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3.1 离岸外包发展迅速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从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进一步向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扩展,全球服务外包的产值增长速度、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据麦肯锡预测,202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整体收入将超过150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自由化不断向前推进,开放的领域将不断扩大,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阔,服务经济全球化是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延伸。
3.2 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机遇
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发达国家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给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服务商提供了机遇,为此,需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另一方面,有条件的服务业投资商也应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加入世界服务体系的合作与竞争,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双赢,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趋势,在双向互动中,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积极应对,建立关键命脉性和敏感性服务业的产业安全机制等,以寻求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护命脉型产业安全的平衡点。
3.3 软件外包业务成为发展重点
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围绕工业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开发,为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企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服务外包新市场不断开拓,成为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我们的软件业总体上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如果能引进一两家较有名的骨干型软件企业,对软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软件企业发展了,对企业发展作用会很大。新型工业化就是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与信息化就是靠软件融合,软件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会推动电子产业、制造业发展,而且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小企业在某些方面的技术特别强,可以主动去对接大企业,专业做好零部件,分享大企业发展的一杯羹,外包人才也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4 政府职能外包成为政府职能转变新的动向
促进公共服务外部化,政府掏钱购买服务,已经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向。
4.1 政府职能外包稳妥推进
在贴近民生的市容、环卫、绿化、民政等领域,大胆尝试公共服务外包,破解公共服务质量偏低、效率不高等难题,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创新服务理念、改革运行机制入手,重新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推动政府职能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把权力让度给市场,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2 政府服务外包载体逐渐搭建
项目立项、经费预算、信息发布、招标管理、绩效评估等行业组织的发展为政府服务外包搭建载体,将购买、委托、评估、认证、问责等纳入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将购买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服务和实惠,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4.3 新的政府职能外包领域开始拓展
探讨像监狱、囚车、军火库等业务的承包工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还可以促进财务咨询、投融资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以及政策研究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何卫兵(1968—),男,汉族,中共泰安市委副教授、理学学士。
[关键词]服务经济;发展;新动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2-0111-02
随着信息化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渗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造经济全球化快速向服务经济全球化跨进,到21世纪初,已经跃进到了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服务业的内涵、发展重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服务业的认识我们也必须进一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把握服务经济给我们带来的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1 服务经济的内容有了新的拓展
1.1 服务业的内容已经拓展
服务经济的核心内容已经从人们一般所理解的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金融、信息、研发、设计、咨询、会计、法律服务等领域拓展。
1.2 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向服务经济转型
一是全球对外投资已经转向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70%。二是国际跨国并购重心转向服务业。国际服务业发展由制造业跟随型加速向服务业自主扩张型转变,全球跨国并购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集中的趋势不断加强。三是全球服务外包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中国家则正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这是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战略方向。
1.3 向服务经济转型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向服务经济转型是继工业革命后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即服务革命。它是从技术到产业组织经营管理、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工业革命是一次崭新的产业革命,服务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经济革命。服务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就业的主要领域、贸易发展的重要内容。
2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性服务业是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高知识密集度的生产服务,它分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包括企业研发、工业设计、以供应链管理为实质的物流服务、营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企业的生产与服务功能分工明晰,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产值和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1 金融服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金融资本配置的效率和金融服务的品质进一步提高,国际金融合作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民营金融机构、地方银行、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安全区、电子网络建设不断推进,理财服务、中介服务、网上银行等新型服务不断推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断健全,融资渠道进一步畅通,金融活动越来越活跃,资本使用效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
2.2 物流服务成为一个复合型产业
传统的物流,就是运输,就是用几条船或几辆车把货物运到另一个地方,而现代物流包括信息、运输、仓储、加工、代理配送、装卸等,运输只是现代物流的一小部分。物流业发展迅速,码头、仓储、加工、交易已经发展成为四位一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产业群初具规模,企业集团化发展迅速,企业实行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创新,企业拥有总店、配送中心,实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的发展带动了综合性服务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使企业专心组织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
2.3 科技服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支撑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初步形成了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研发与服务体系,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究与开发类机构增加,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增加,技术市场交易额大幅提高。网上技术市场发展迅速,创收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资产增加,生产率提高,绝对值比第三产业平均值高。
2.4 信息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中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性行业,尤其是近年来通信、网络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信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最为活跃的新兴产业。
信息服务、物流会展、科技服务、商贸服务、文化创意、外包服务已经成为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3 服务外包成为新的经济亮点
服务外包是企业把大量的基础性的、外围的工作剥离出来,交给其他厂商来做,自己更多关注企业最核心的部分。服务外包又分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继产品制造类外包之后,服务类外包又逐步在全球兴起,发达国家由最初将车间的工作转移,发展到今天,又开始将办公室的工作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3.1 离岸外包发展迅速
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从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进一步向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扩展,全球服务外包的产值增长速度、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据麦肯锡预测,202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整体收入将超过150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自由化不断向前推进,开放的领域将不断扩大,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阔,服务经济全球化是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延伸。
3.2 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机遇
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新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发达国家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给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服务商提供了机遇,为此,需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另一方面,有条件的服务业投资商也应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加入世界服务体系的合作与竞争,在开放中实现互利双赢,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趋势,在双向互动中,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积极应对,建立关键命脉性和敏感性服务业的产业安全机制等,以寻求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护命脉型产业安全的平衡点。
3.3 软件外包业务成为发展重点
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围绕工业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开发,为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企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服务外包新市场不断开拓,成为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我们的软件业总体上来说还属于起步阶段,如果能引进一两家较有名的骨干型软件企业,对软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软件企业发展了,对企业发展作用会很大。新型工业化就是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与信息化就是靠软件融合,软件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会推动电子产业、制造业发展,而且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小企业在某些方面的技术特别强,可以主动去对接大企业,专业做好零部件,分享大企业发展的一杯羹,外包人才也会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4 政府职能外包成为政府职能转变新的动向
促进公共服务外部化,政府掏钱购买服务,已经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向。
4.1 政府职能外包稳妥推进
在贴近民生的市容、环卫、绿化、民政等领域,大胆尝试公共服务外包,破解公共服务质量偏低、效率不高等难题,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创新服务理念、改革运行机制入手,重新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使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推动政府职能由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把权力让度给市场,压缩权力寻租空间,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2 政府服务外包载体逐渐搭建
项目立项、经费预算、信息发布、招标管理、绩效评估等行业组织的发展为政府服务外包搭建载体,将购买、委托、评估、认证、问责等纳入规范化运作的轨道,将购买服务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服务和实惠,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4.3 新的政府职能外包领域开始拓展
探讨像监狱、囚车、军火库等业务的承包工作,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还可以促进财务咨询、投融资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以及政策研究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何卫兵(1968—),男,汉族,中共泰安市委副教授、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