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教学已经难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成长。为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多方面努力配合,以此完善教育工作。而当前针对薄弱中学教育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难点,也是制约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问题,对中国的基础素质教育有着严重的影响,加强大中小城市教育,深化落实教育教学最新理念,以此缩小城市教学差距,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对提高教育整体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校合作;城市薄弱中学;教学探究
一、 引言
对于城市薄弱中学学生教育,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在此情况下,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有效教育下健康成长,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拉近与城市重点中学的教育差距。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以全新的教学发展理念为引导,制订科学的教学管理计划,加强家校合作力度,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落实现代化教学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二、 开展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幼年时代到中学一直在家长的影响下学习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处事方式、性格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城市薄弱中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反馈,部分学生的家长在教育中未能够有着足够的重视,对孩子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有些家长在思想层面上认为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依据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教育,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粗暴的方式,致使家庭关系出现紧张,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平时的学习不关心,以至于孩子上几年级了都不知道,他们认为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供给孩子吃穿用度就行了,孩子能够正常上学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教育只需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中就行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引导中,父母是无可代替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引导,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要在心理上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健康问题,做孩子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家校合作教学任务下,不仅要学校定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要在学校的帮助下,引导家长学会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有必要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定期培训及家庭教育指导,从而使家长对以往自身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以此作用于日常的教育。尤其针对一些在学习中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学校方面有必要对其家庭调查了解,只有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其在思想观念上进行积极转变,才能够在今后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得到工作计划的落实。
三、 通过开展家校合作,强化家长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参与度
在针对薄弱中学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借口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帮助,从而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些家长在管理过程中,因其自身工作较忙,对孩子的管教不到位,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由于中学生自制能力低,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很容易养成一些恶习,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有着严重的危害。可以看到在一些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管束孩子,结果造成了孩子的管理缺失。其实家庭教育并非是多么严肃的话题,它可以在一些细节上体现出来,如父母的言语、举动、态度方面都可以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参与,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日常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在教育问题上不能完全依靠学校的教育,尤其在现在的中学教育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上会出现叛逆的行为,这就更加需要父母的指导。因此,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通过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学校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掌握孩子近期的学习成长现状,并且对家长进行一些科学的教育指导,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家长会,使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在开家长会过程中,对家长近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的现状进行汇总,分享学习他人的优秀管理方式,实现家校联手教育,及时发现學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进行引导帮助。实行教育合作工作能够有效督促一部分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主动参与,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带动孩子积极健康学习成长。
四、 通过开展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地改善家庭关系
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在行为习惯上不可能事事都依靠于父母,会对父母的管束产生抵触情绪,在他们的思想中,希望父母更加自由平等地对待他们,在时间上给予他们一些个人自由空间。虽然在有些方面表现得并不成熟,但在心理上他们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在思想上不能够对孩子的诉求及心理特征有着一定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相应的冲突,造成家庭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教育。造成父母与孩子关系对立的原因很多,如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管束较宽,事事都要在父母的决定下才能够实施,这样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的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厌烦;还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能够对孩子进行足够的陪伴,对孩子的心理诉求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造成彼此之间关系的隔阂,不能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在孩子上了中学之后,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父母就会发现没有办法管理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处处与自己作对,把自己的教育当作耳旁风。而有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家长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以上这些原因往往会导致出现家庭问题,影响到正常家庭关系,也很容易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发生冲突。 五、 开办“新父母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为实现家校合作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的工作计划。鉴于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方针下开展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成立“新父母学校”旨在帮助父母学习科学的管理方式,完善教育管理理念,从而落实教育工作。面对现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以下工作准备。
(一)选择好教学内容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现状,通过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对各年级的情况资料进行汇总,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讲座活动,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在讲解过程中,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在讲解中语言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又注重教育方法,通过引用大量的生活实际案例,使家长在学习的同时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有迹可循,在讲解的内容上做到形象化,将原本的复杂知识用实际案例启发家长进行深入思考。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聘请相关教育专家举办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进行经验分享,讲解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由于这些内容与现实教育息息相关,家长在听讲的过程中热情高涨,除了在讲解过程中认真学习经验,还踊跃参与互动环节,彼此交流分享,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在这种融洽的环境氛围中,每一位家长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三)加强家校合作沟通
在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中,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沟通,构建家校长效合作机制,在针对一些教育难题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家庭进行专项“家访”,走进学生的家庭进行实地了解,在工作开展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活动,以此增强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在组织家访过程中要讲究实事求是,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目前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帮助。同时,家长也可以定期进入学校了解情况,通过听取学生及任课教师的反馈,从多面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四)建立长久的家校咨询机构
为落实家校合作工作计划,在具体的环节上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鉴于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工作中会面临多种教育问题,学校要积极运用各项教育资源,提供良好且长久的教育平台,以便家长及时咨询学习。例如聘请相关教育心理专家、学校领导,通过电话、信息、书刊、网络咨询等教育途径,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及时解决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六、 成立家长委员会
在当前的教学合作工作模式下,为突出家长的教育地位,在工作管理过程中,应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过程中来,从而有效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
第一,成立有效的家长委员会,在结构组织中由学校、各年级教师、班级家长委员会组成,实现分级负责。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会议,通过听取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各项教育发展理念、教学工作安排等,对学校近期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二,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听取来自各年级家长的教育反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成长。第三,定期组织家校交流,切实解决学生家长、学生及社会反映的相关问题。第四,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并且根据教学活动安排,协助校园文化活动,如拓展校本课程,担任课程的主讲或志愿者,以此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七、 构建家校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信息畅通
为保障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可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畅通化,建立教育信息互助平台。首先,利用“校讯通”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可以在上面及时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及综合课后评价进行信息分享,以便家长及时知道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及教学要求,教师定期通过留言为家长提供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点进行褒扬,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不好的方面进行有效指正。其次,运用现阶段的网络平台(QQ、微信)等建立家长群,以便教师与家长,学生家长之间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运用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在相關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给予支持与配合。家长在这种模式下能够积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彼此间对教育孩子有着一定的学习了解,从而引发思想共鸣。最后,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教育网址,在教育网站中设立相应的教育栏目,例如(实时动态、政策解读、家庭教育、互动留言)等方面专栏,以便家长及时了解教学最新动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结合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教育。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中,首先需要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配合学校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学校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运用现阶段先进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双方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学习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闫发滨,杨玉芳.城市薄弱学校家校合作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7(1).
[2]冉亚辉.浅论基础教育中薄弱学校的形成原因[J].基础教育研究,2006(4).
[3]洪剑.初中学校弱势家庭学生家校合作所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4]王红.我国家校合作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5]史转康.从“学习永恒体”到“学习共同体”[J].上海教育科研,2018(7).
作者简介:
张文君,甘肃省金昌市,龙门学校。
关键词:家校合作;城市薄弱中学;教学探究
一、 引言
对于城市薄弱中学学生教育,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长。在此情况下,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有效教育下健康成长,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拉近与城市重点中学的教育差距。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以全新的教学发展理念为引导,制订科学的教学管理计划,加强家校合作力度,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落实现代化教学发展要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二、 开展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幼年时代到中学一直在家长的影响下学习生活,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行、处事方式、性格养成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城市薄弱中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反馈,部分学生的家长在教育中未能够有着足够的重视,对孩子的学习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有些家长在思想层面上认为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不知道如何依据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教育,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往往采取粗暴的方式,致使家庭关系出现紧张,孩子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平时的学习不关心,以至于孩子上几年级了都不知道,他们认为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供给孩子吃穿用度就行了,孩子能够正常上学已经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教育只需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中就行了。其实在孩子的教育引导中,父母是无可代替的角色,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引导,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来,要在心理上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健康问题,做孩子成长的重要引路人。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现阶段的家校合作教学任务下,不仅要学校定期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要在学校的帮助下,引导家长学会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有必要对学生的家长进行定期培训及家庭教育指导,从而使家长对以往自身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学习优秀的管理方式,以此作用于日常的教育。尤其针对一些在学习中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学校方面有必要对其家庭调查了解,只有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其在思想观念上进行积极转变,才能够在今后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得到工作计划的落实。
三、 通过开展家校合作,强化家长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参与度
在针对薄弱中学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借口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帮助,从而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没有做到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些家长在管理过程中,因其自身工作较忙,对孩子的管教不到位,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由于中学生自制能力低,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很容易养成一些恶习,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有着严重的危害。可以看到在一些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管束孩子,结果造成了孩子的管理缺失。其实家庭教育并非是多么严肃的话题,它可以在一些细节上体现出来,如父母的言语、举动、态度方面都可以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参与,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日常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在教育问题上不能完全依靠学校的教育,尤其在现在的中学教育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在思想上会出现叛逆的行为,这就更加需要父母的指导。因此,家长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通过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学校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掌握孩子近期的学习成长现状,并且对家长进行一些科学的教育指导,通过定期组织各种家长会,使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够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在开家长会过程中,对家长近期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的现状进行汇总,分享学习他人的优秀管理方式,实现家校联手教育,及时发现學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进行引导帮助。实行教育合作工作能够有效督促一部分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主动参与,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带动孩子积极健康学习成长。
四、 通过开展家校合作,能够有效地改善家庭关系
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在行为习惯上不可能事事都依靠于父母,会对父母的管束产生抵触情绪,在他们的思想中,希望父母更加自由平等地对待他们,在时间上给予他们一些个人自由空间。虽然在有些方面表现得并不成熟,但在心理上他们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生活。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在思想上不能够对孩子的诉求及心理特征有着一定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相应的冲突,造成家庭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教育。造成父母与孩子关系对立的原因很多,如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管束较宽,事事都要在父母的决定下才能够实施,这样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的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厌烦;还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能够对孩子进行足够的陪伴,对孩子的心理诉求没有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造成彼此之间关系的隔阂,不能够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在孩子上了中学之后,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变化,父母就会发现没有办法管理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处处与自己作对,把自己的教育当作耳旁风。而有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家长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以上这些原因往往会导致出现家庭问题,影响到正常家庭关系,也很容易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发生冲突。 五、 开办“新父母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为实现家校合作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采取相应的工作计划。鉴于当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相应问题,学校应积极与家长进行合作,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方针下开展教育工作。在现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成立“新父母学校”旨在帮助父母学习科学的管理方式,完善教育管理理念,从而落实教育工作。面对现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以下工作准备。
(一)选择好教学内容
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现状,通过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对各年级的情况资料进行汇总,根据家庭教育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讲座活动,针对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在讲解过程中,要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在讲解中语言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又注重教育方法,通过引用大量的生活实际案例,使家长在学习的同时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有迹可循,在讲解的内容上做到形象化,将原本的复杂知识用实际案例启发家长进行深入思考。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聘请相关教育专家举办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进行经验分享,讲解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由于这些内容与现实教育息息相关,家长在听讲的过程中热情高涨,除了在讲解过程中认真学习经验,还踊跃参与互动环节,彼此交流分享,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在这种融洽的环境氛围中,每一位家长都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三)加强家校合作沟通
在家校合作教育工作中,学校要与家庭保持密切沟通,构建家校长效合作机制,在针对一些教育难题时,有必要对学生的家庭进行专项“家访”,走进学生的家庭进行实地了解,在工作开展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活动,以此增强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教师在组织家访过程中要讲究实事求是,向家长介绍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目前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帮助。同时,家长也可以定期进入学校了解情况,通过听取学生及任课教师的反馈,从多面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四)建立长久的家校咨询机构
为落实家校合作工作计划,在具体的环节上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鉴于家长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工作中会面临多种教育问题,学校要积极运用各项教育资源,提供良好且长久的教育平台,以便家长及时咨询学习。例如聘请相关教育心理专家、学校领导,通过电话、信息、书刊、网络咨询等教育途径,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及时解决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
六、 成立家长委员会
在当前的教学合作工作模式下,为突出家长的教育地位,在工作管理过程中,应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过程中来,从而有效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
第一,成立有效的家长委员会,在结构组织中由学校、各年级教师、班级家长委员会组成,实现分级负责。家长委员会定期组织会议,通过听取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各项教育发展理念、教学工作安排等,对学校近期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第二,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听取来自各年级家长的教育反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成长。第三,定期组织家校交流,切实解决学生家长、学生及社会反映的相关问题。第四,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并且根据教学活动安排,协助校园文化活动,如拓展校本课程,担任课程的主讲或志愿者,以此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审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七、 构建家校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信息畅通
为保障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有效实施,可在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畅通化,建立教育信息互助平台。首先,利用“校讯通”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可以在上面及时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及综合课后评价进行信息分享,以便家长及时知道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及教学要求,教师定期通过留言为家长提供孩子在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点进行褒扬,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不好的方面进行有效指正。其次,运用现阶段的网络平台(QQ、微信)等建立家长群,以便教师与家长,学生家长之间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运用这种方式,家长可以对教师的管理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并且在相關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给予支持与配合。家长在这种模式下能够积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彼此间对教育孩子有着一定的学习了解,从而引发思想共鸣。最后,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教育网址,在教育网站中设立相应的教育栏目,例如(实时动态、政策解读、家庭教育、互动留言)等方面专栏,以便家长及时了解教学最新动态,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管理方式,结合当前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教育。
八、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中,首先需要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配合学校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学校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运用现阶段先进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双方有效的沟通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学习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闫发滨,杨玉芳.城市薄弱学校家校合作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7(1).
[2]冉亚辉.浅论基础教育中薄弱学校的形成原因[J].基础教育研究,2006(4).
[3]洪剑.初中学校弱势家庭学生家校合作所存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6.
[4]王红.我国家校合作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5]史转康.从“学习永恒体”到“学习共同体”[J].上海教育科研,2018(7).
作者简介:
张文君,甘肃省金昌市,龙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