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生物教学 读图能力 兴趣 智力
新课标生物教材图文并茂,简明直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训练学生想象能力。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识图题在生物学考试中是一种基本类型,已经固定下来,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以及呈现方式也有所变化,插图与相关资料增多,实验增多,尤其是增加了一些探究性实验。插图色彩更加鲜明,新教材因之变得更为生动形象。生物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专栏,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資料分析”等。
新课标对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较以往更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自主教学,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自身能动性,了解并渗透物理、化学常识以及数学统计计算方法,备课需查阅更多资料。老师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另外,新课改后,生物教学会更多地使用多媒体。在讲课过程中突出讲述主体,以提问为主,允许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读图,激发的兴趣
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充满兴趣。开学了,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有好奇心,把新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吸引着他们。老师在教学时要紧紧把握学生这点,利用生物课本图表,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有森林、城市、地球、海洋背景四幅图,图中有流水、岩石、车辆,山林、海洋生物,图景美丽无比,下方还配诗一般的解说语言,图吸引着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此图并问学生:此图能表达哪些内容?学生会领悟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学生神情专注,兴致勃勃。再如七年级生物下册“常见的几种大气污染源”,精美的课本图上有滚滚的浓烟,扬起的灰尘,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强大的刺激,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训练学生读图时要注意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时总是有彩色照片的图,不喜欢看那些生物形态图、生态图、生物学史图、发育过程图、探究过程图和实验操作过程图等,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事实上,图表是生物信息的主要载体,许多教学知识就是通过读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图表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读图的兴趣,从而养成读图的习惯。
读图训练要明白课本中的图表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的,不同的图表,读图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图解,重点是看清整个生理过程、场所、能量变化、物质变化、反应方向、完成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条件及前后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等。再如形态结构图,重点引导学生搞清图方位,象左右、前后上下等。如人体心脏结构图,学生通过读图要了解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以及在人体内部的实际位置。还要看清各组织器官的形状大小,在人体中的自然位置,以及与其他器官的相邻关系。心脏结构图中,与心脏四个腔连通的血管的名称和各腔相通的血管中血液成分上的区别等。
二、用图,培养学生的智力
在读图、读懂图的基础上,学生要会用图。在用图的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智力。
(一)剪拼图表,图文互变,培养动手能力。
对于生物结构图、形态图、生物解剖图等、运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可将死板的教学变得既轻松又活泼。学习这类图表时,第一步要求学生记住图中各结构的位置,第二步让学生把每个结构剪下来,标注上名称,第三步再让学生拼接成原图。这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人体各部分的名称”时,首先教师将已准备好的书中彩图的复制图发给学生,在作简要的介绍和要求后,便让学生边剪边记住图中的结构和名称,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接或让学生上黑板完成拼接。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填写正确。这样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教师也可根据书中的文字,让学生用简图加以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生物绘图能力。反之,可要求学生将书中图表用简练的文字加以生动的描述,这样的以图变文,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描绘图表,训练想像力、分析和描述能力。
描绘图表,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分析和描述能力。描述的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图画。培养学生的和描述能力。绘图的方法可以有:默写绘图,如在学习了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以后,就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画出来,注上图中各结构名称。根据文字叙述绘图:如在学习了生物种间的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四种关系后,要求学生用坐标图表示出两种生物之间的四种关系。这样做能加强学生对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用变换方式绘图,即把课本上直观的图解变换成用文字和箭头组成的图解。比如观察了正面图,引导学生想像反面和侧面图;利用插图逆向想像描绘出实物。再如讲完了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要求学生用文字和箭头来表示蛙的胚胎发育过程和胚后发育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训练练习,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同时使各个琐碎的知识连贯成一个完整的一目了然的知识网络,这不仅说明了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读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 生物教学 读图能力 兴趣 智力
新课标生物教材图文并茂,简明直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训练学生想象能力。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识图题在生物学考试中是一种基本类型,已经固定下来,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以及呈现方式也有所变化,插图与相关资料增多,实验增多,尤其是增加了一些探究性实验。插图色彩更加鲜明,新教材因之变得更为生动形象。生物新教材还增加了许多新专栏,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資料分析”等。
新课标对教师能力和素养的要求较以往更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自主教学,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发挥自身能动性,了解并渗透物理、化学常识以及数学统计计算方法,备课需查阅更多资料。老师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另外,新课改后,生物教学会更多地使用多媒体。在讲课过程中突出讲述主体,以提问为主,允许学生自由发表个人见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读图,激发的兴趣
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规律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东西充满兴趣。开学了,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有好奇心,把新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吸引着他们。老师在教学时要紧紧把握学生这点,利用生物课本图表,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有森林、城市、地球、海洋背景四幅图,图中有流水、岩石、车辆,山林、海洋生物,图景美丽无比,下方还配诗一般的解说语言,图吸引着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此图并问学生:此图能表达哪些内容?学生会领悟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学生神情专注,兴致勃勃。再如七年级生物下册“常见的几种大气污染源”,精美的课本图上有滚滚的浓烟,扬起的灰尘,对学生的视觉产生强大的刺激,激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训练学生读图时要注意一种倾向。学生在学习时总是有彩色照片的图,不喜欢看那些生物形态图、生态图、生物学史图、发育过程图、探究过程图和实验操作过程图等,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事实上,图表是生物信息的主要载体,许多教学知识就是通过读图、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的,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图表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读图的兴趣,从而养成读图的习惯。
读图训练要明白课本中的图表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的,不同的图表,读图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的图解,重点是看清整个生理过程、场所、能量变化、物质变化、反应方向、完成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条件及前后生理过程之间的联系等。再如形态结构图,重点引导学生搞清图方位,象左右、前后上下等。如人体心脏结构图,学生通过读图要了解心脏四个腔的名称以及在人体内部的实际位置。还要看清各组织器官的形状大小,在人体中的自然位置,以及与其他器官的相邻关系。心脏结构图中,与心脏四个腔连通的血管的名称和各腔相通的血管中血液成分上的区别等。
二、用图,培养学生的智力
在读图、读懂图的基础上,学生要会用图。在用图的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智力。
(一)剪拼图表,图文互变,培养动手能力。
对于生物结构图、形态图、生物解剖图等、运用这种游戏式的教学法,可将死板的教学变得既轻松又活泼。学习这类图表时,第一步要求学生记住图中各结构的位置,第二步让学生把每个结构剪下来,标注上名称,第三步再让学生拼接成原图。这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人体各部分的名称”时,首先教师将已准备好的书中彩图的复制图发给学生,在作简要的介绍和要求后,便让学生边剪边记住图中的结构和名称,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接或让学生上黑板完成拼接。要求做到字迹清楚,填写正确。这样做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教师也可根据书中的文字,让学生用简图加以描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生物绘图能力。反之,可要求学生将书中图表用简练的文字加以生动的描述,这样的以图变文,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描绘图表,训练想像力、分析和描述能力。
描绘图表,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分析和描述能力。描述的形式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图画。培养学生的和描述能力。绘图的方法可以有:默写绘图,如在学习了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以后,就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画出来,注上图中各结构名称。根据文字叙述绘图:如在学习了生物种间的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四种关系后,要求学生用坐标图表示出两种生物之间的四种关系。这样做能加强学生对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用变换方式绘图,即把课本上直观的图解变换成用文字和箭头组成的图解。比如观察了正面图,引导学生想像反面和侧面图;利用插图逆向想像描绘出实物。再如讲完了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要求学生用文字和箭头来表示蛙的胚胎发育过程和胚后发育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训练练习,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同时使各个琐碎的知识连贯成一个完整的一目了然的知识网络,这不仅说明了生命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读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读图,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读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