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0例疝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手术费用为(3525±240)元,显著低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对疝气患者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疗效相仿,术后并发症少、复发少,但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对便宜,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气 充填式 平片
腹股沟疝为外科常见疾病,腹壁缺损或薄弱、腹腔内压上升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是加强腹壁薄弱区。无张力疝修补术最早于1986年由美国Lichtenstein医师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缝合术对组织解剖结构形成的干扰,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且复发少。平片无张力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最常用的无张力修补术,本研究就对这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疝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其中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21~78岁,平均(55.4±6.7)岁,病程0.4~21年,平均病程(4.43±0.42)年,单侧47例,双侧8例,初发45例,复发10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54.8±6.4)岁,病程0.3~22年,平均病程(4.39±0.56)年,单侧49例,双侧6例,初发46例,复发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持续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以上2cm直至耻骨结节处作一斜行切口,长约4~6cm,将疝囊游离至高位。对疝囊较大或严重粘连者,将其横断,并于近端缝合关闭,将疝囊还纳至腹腔。再将网塞经内环口置入,缝合固定于腹横筋膜前,精索后置入补片。注意补片应超过耻骨缘1~2cm,缝合固定好。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持续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韧带处作平行斜切口,长约4~6cm,将疝囊游离至高位,若疝囊较小,直接纳入腹腔,若疝囊过大,打开横断后荷包缝合。注意补片应超过腹壁缺损边缘1.5cm。于补片上缘剪出长约0.5cm缺口,于精索上方缝合补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手术费用为(3525±240)元,显著低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2.2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1年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经体内存在的缺损或缝隙进入其他部位的生理性疾病,而直立行走是引发疝气的直接原因。在疝气的治疗上以往多采取疝气缝合术,但因缝合处存在的张力较大会产生的牵扯感与剧烈的疼痛感,术后愈合慢,易复发,故临床逐渐不再使用该手术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尽可能不对腹股沟正常解剖结构形成干扰以及无张力情况下进行的,相对于传统疝气缝合术,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包括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平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三位一体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其中平片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最为常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无张力,修补部位牢固,使用的材料具备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与抗感染性,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复发少。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较大,适合腹壁薄弱者,可完整覆盖于腹股沟三角薄弱区,患者异物感不明显,术后恢复快。
本研究中,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平片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充填组,这主要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所使用的材料费用高有关。另外,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有清.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32-132.
[2] 许成谋.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7(6):135-136.
[3] 唐健雄,陈革,黄磊,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6例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1(2):78-79.
[4] 付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疝气 充填式 平片
腹股沟疝为外科常见疾病,腹壁缺损或薄弱、腹腔内压上升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原则是加强腹壁薄弱区。无张力疝修补术最早于1986年由美国Lichtenstein医师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中。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缝合术对组织解剖结构形成的干扰,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且复发少。平片无张力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两种最常用的无张力修补术,本研究就对这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疝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其中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21~78岁,平均(55.4±6.7)岁,病程0.4~21年,平均病程(4.43±0.42)年,单侧47例,双侧8例,初发45例,复发10例;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9~79岁,平均(54.8±6.4)岁,病程0.3~22年,平均病程(4.39±0.56)年,单侧49例,双侧6例,初发46例,复发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持续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以上2cm直至耻骨结节处作一斜行切口,长约4~6cm,将疝囊游离至高位。对疝囊较大或严重粘连者,将其横断,并于近端缝合关闭,将疝囊还纳至腹腔。再将网塞经内环口置入,缝合固定于腹横筋膜前,精索后置入补片。注意补片应超过耻骨缘1~2cm,缝合固定好。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持续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韧带处作平行斜切口,长约4~6cm,将疝囊游离至高位,若疝囊较小,直接纳入腹腔,若疝囊过大,打开横断后荷包缝合。注意补片应超过腹壁缺损边缘1.5cm。于补片上缘剪出长约0.5cm缺口,于精索上方缝合补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显著性水平σ=0.05。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的手术费用为(3525±240)元,显著低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2.2 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1年复发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器官经体内存在的缺损或缝隙进入其他部位的生理性疾病,而直立行走是引发疝气的直接原因。在疝气的治疗上以往多采取疝气缝合术,但因缝合处存在的张力较大会产生的牵扯感与剧烈的疼痛感,术后愈合慢,易复发,故临床逐渐不再使用该手术方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尽可能不对腹股沟正常解剖结构形成干扰以及无张力情况下进行的,相对于传统疝气缝合术,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无张力疝修补术主要包括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平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三位一体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其中平片修补术与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最为常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无张力,修补部位牢固,使用的材料具备较好的组织相容性与抗感染性,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复发少。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补片较大,适合腹壁薄弱者,可完整覆盖于腹股沟三角薄弱区,患者异物感不明显,术后恢复快。
本研究中,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平片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充填组,这主要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所使用的材料费用高有关。另外,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有清.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132-132.
[2] 许成谋.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7(6):135-136.
[3] 唐健雄,陈革,黄磊,等.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6例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21(2):78-79.
[4] 付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6):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