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的“抽象的继承”转向“创造的继承”——兼论诠释学视野中的文化传承问题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er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以冯友兰为中心的关于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思想讨论,结合哲学诠释学的视野,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是从“批判的继承”转变为“创造的继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诠释与应用实践”,达致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目的,使中国文化在保持认同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文化传承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只有通过创造性地继承和有继承地创造,才能在文化的发展中使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得到统一。历史传承的文本在每一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理解,而需要不断更新其意义。当代的文化继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
其他文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亚洲产生了巨大影响,亚洲对一战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战的发生及由此所导致的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变化,成为亚洲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里程碑和转折点。亚洲
在档号编制过程中,许多单位由于不能严格按照《档号编制规则》进行编制,各自为政,所编档号各式各样,严重地制约着综合档案馆对进馆全宗的规范化管理。从总的情况看,差异最多的,主要
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石油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石油工程的相关建设,同时也给我们国家石油的开发勘探提出更高要求。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可以促进石油
数据库的蓬勃发展动摇了著作权人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基石,一方面,加强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可能导致信息垄断;另一方面,不保护或者弱化数据库的保护则会损害著作权人或投资人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