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豆角作为黑龙江省的主要蔬菜,已经为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认可,为了确保其产品质量,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环境条件
选择生态环境好,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地环境标准要求,土地肥沃、周围没有污染源。有机质含量丰富,没有过量施用化学肥料、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高产、质佳的油豆角,主要品种有吉林紫花、五常大油豆、八月绿油豆等。
播种时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
种子在温水下浸泡8小时左右,浸时要换水,然后在25~27℃条件下,催芽胚根顶破种皮即可或干籽直播。
三、播种
日光节能温室栽培于1月上旬左右播种,大棚多层覆盖在3月上旬左右播种,将催好芽的种子每钵2粒或干籽每个营养钵3粒种子。
四、棚、室早春栽培
早春栽培采用温室内架床营养钵育苗或土壤电热线育苗方式。用60%园田土,30%腐熟有机肥,10%的经无害化处理大粪面,然后加入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根瘤菌肥或长效生物复合肥,混拌均匀后装入8×8cm的营养钵2/3处,摆放到立体床架上或土壤电热加温线上备用。
锻炼好的壮苗,株丛矮而壮,根系发达,日历苗龄25~30天。生理苗龄第二片真叶展开。
早春栽培的温度管理,播种后白天20-25℃,夜间15℃,土温20"C;出苗后白天18~20℃,夜间12~15%。第一片复叶展开至定植前10天,白天20~25℃,夜间15℃,土温15~18℃,定植前7天,白天15—20℃,夜间10℃。
苗期要严格地控制水分,一般在30天苗龄期内浇1-2次水即可,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喷0.2%的磷酸二氢钾一次。
棚、室早熟栽培,应秋季扣膜,整地以秋翻为主,结合翻地公顷施150~225吨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定植前10天起垄,温室垄宽80~100cm,大棚垄宽50-60cm,垄高10-15cm。
日光节能温室在1月末~2月上旬,大棚多层覆盖在3月下旬~4月上旬左右,棚、室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夜温不低于8℃,选晴天上午定植。
大棚定植时采取多层覆盖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在棚室内点暖风炉提温,行距50~60cm,穴距25-28cm。
温室采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每穴保苗2株,可间作、套作油菜、甘蓝等。
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1周左右中耕,中耕要深,并向苗基部培土。温室地膜覆盖不必中耕培土。
蔓生种在蔓茎抽出30cm长时,应进行搭架,双行种植时可将两行并拢成人字架,单行种植应搭立架或人字架。
矮生油豆呈现花蕾时,蔓生油豆抽蔓后开始追肥灌水。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结合灌水施磷酸二铵一次,按每公顷225公斤施入,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蔓生种可10~15天灌水一次。追施2~3次经无害化处理的稀大粪每次30吨,公顷。
早春栽培定植后一周内不进行通风换气,当温度超过30℃时,中午短时间内通风,从缓苗到花期25℃左右,开花结荚期保持20℃左右,加大通风次数和时间,湿度保持75%,外温稳定13℃以上时,昼夜通风。
一、环境条件
选择生态环境好,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地环境标准要求,土地肥沃、周围没有污染源。有机质含量丰富,没有过量施用化学肥料、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地块。
二、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高产、质佳的油豆角,主要品种有吉林紫花、五常大油豆、八月绿油豆等。
播种时选择粒大、饱满、无病斑的种子。
种子在温水下浸泡8小时左右,浸时要换水,然后在25~27℃条件下,催芽胚根顶破种皮即可或干籽直播。
三、播种
日光节能温室栽培于1月上旬左右播种,大棚多层覆盖在3月上旬左右播种,将催好芽的种子每钵2粒或干籽每个营养钵3粒种子。
四、棚、室早春栽培
早春栽培采用温室内架床营养钵育苗或土壤电热线育苗方式。用60%园田土,30%腐熟有机肥,10%的经无害化处理大粪面,然后加入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根瘤菌肥或长效生物复合肥,混拌均匀后装入8×8cm的营养钵2/3处,摆放到立体床架上或土壤电热加温线上备用。
锻炼好的壮苗,株丛矮而壮,根系发达,日历苗龄25~30天。生理苗龄第二片真叶展开。
早春栽培的温度管理,播种后白天20-25℃,夜间15℃,土温20"C;出苗后白天18~20℃,夜间12~15%。第一片复叶展开至定植前10天,白天20~25℃,夜间15℃,土温15~18℃,定植前7天,白天15—20℃,夜间10℃。
苗期要严格地控制水分,一般在30天苗龄期内浇1-2次水即可,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喷0.2%的磷酸二氢钾一次。
棚、室早熟栽培,应秋季扣膜,整地以秋翻为主,结合翻地公顷施150~225吨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定植前10天起垄,温室垄宽80~100cm,大棚垄宽50-60cm,垄高10-15cm。
日光节能温室在1月末~2月上旬,大棚多层覆盖在3月下旬~4月上旬左右,棚、室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夜温不低于8℃,选晴天上午定植。
大棚定植时采取多层覆盖等保护措施,必要时在棚室内点暖风炉提温,行距50~60cm,穴距25-28cm。
温室采取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每穴保苗2株,可间作、套作油菜、甘蓝等。
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1周左右中耕,中耕要深,并向苗基部培土。温室地膜覆盖不必中耕培土。
蔓生种在蔓茎抽出30cm长时,应进行搭架,双行种植时可将两行并拢成人字架,单行种植应搭立架或人字架。
矮生油豆呈现花蕾时,蔓生油豆抽蔓后开始追肥灌水。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规定的肥料,如结合灌水施磷酸二铵一次,按每公顷225公斤施入,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蔓生种可10~15天灌水一次。追施2~3次经无害化处理的稀大粪每次30吨,公顷。
早春栽培定植后一周内不进行通风换气,当温度超过30℃时,中午短时间内通风,从缓苗到花期25℃左右,开花结荚期保持20℃左右,加大通风次数和时间,湿度保持75%,外温稳定13℃以上时,昼夜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