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院体画繁盛的原因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infob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北宋是经济、文化、政治都较之于前朝大不相同的时代,这时的贵族政权溃败,中央集权崛起,社会环境宽松,使得院体画极大程度的受到影响并随之发展。其不再是只属于宫廷院画家的创作之风,也属于这个社会的各阶层人民。所以,此时段院体画的繁荣发展趋势是必不可挡的。
  关键词:北宋院体画;繁荣;原因
  一、院体画发达的背景因素
  赵匡胤在960年以“杯酒释兵权”的态度建立宋王朝,开封作为其首都。此次兵变堪称“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1。这其中虽然必有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但总体来说,最终还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得以结果。因此赢得了普遍的民心,也造就了“都城人心不摇,四方自然宁静”2的佳话。以兵威强制天下的历史也由此结束,天下开始了由分裂战乱走向太平的局势。
  首先在政治上,宋朝君主实行重文抑武政策,形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社会新局面,此时门阀制度和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达到完美合一,让人们进入政治舞台的过程变得更加的合理。由以前的门第、察举推荐而演变成了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这些政治变化,体现了一种文化形态、意识形态上的进步,同时也为院体画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其次在经济上,均田、限田、抑制土地兼并等土地发展制度得到改变,佃农与前代相比也更加自由,此时不是强制征调,而是服从自由。市民经济也发展旺盛,商业商品买卖业务繁盛,此时的广大群众满足基本的生存方式不再单一,可自由选择,务农或是经商。商品经济种类更是繁杂多样,其中画品的流通、收藏、买卖也形式多样,此时以皇帝引领的院体画自然也得到广泛群众的极大亲耐,正所谓“上行下效”从而成为流通交易的主要种类。因此,院体画在此过程中自然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壮大及宣传,除了宫廷之外,在市民阶层同样引起一片骚动。再次,在文化上,宋代社会的种种变革,必然对宋代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此前唐代面向氏族贵士的《氏族志》转向了面向大众的《百家姓》;院体画之前面向的皇家审美也开始转向山川风物、风土人情;由宫廷供奉的的勾栏瓦肆也为寻常百姓服务等等。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雅正文化”共存气象。最后,正是因为这些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改变,给予了大众庶民极大的民主色彩肯定,使得当时为宫廷所服务的院体画也面向了广大群体,由此使得北宋期间院体画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二、院体画发达的具体表现
  此时院体画不仅面对的群体有所改变,风格也由此逐步升华。形成了以花鸟为首,其他山水、人物风俗紧跟其上的院体画繁荣形式。前期主要是由南唐移民画家黄筌所引领的具有“黄氏”风格的“皇家富贵”。其中花鸟画大成者有,黄筌、黄居寀、赵昌、崔白、赵佶等。其中黄筌的创作题材和创作手法都体现了宫廷贵族的要求,作品以富丽工巧见称。在北宋统一时期,黄筌父子入宋画院,其画风在当时的宫廷花鸟上占据统治地位,成为院体画花鸟的典范。后形成了一大批追随者,如黄居寀、崔白等,崔白在继承的同时还突破了黄氏的纯粹,将徐熙的“野逸”与黄筌的“富贵”相结合另创了一种“体制清淡、体风疏通”的画风。除了以上,身为九重之上的皇帝赵佶也热衷于花鸟创作,因他的积极参与和倡导,院体画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的《写生蛱蝶图》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我们可由此去追寻到当时繁荣的一些信息。纸本设色,此图描写的是,秋天野外物景的写生画面。构图布局上,上方留大量空白,景物集中在下半部分,此幅画中的虫蝶、野花形象都十分准确自然,用笔遒劲,设色清丽、风格典雅,与黄筌的富贵又不大相同,所以院体画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此时除了花鸟画,人物风俗画也十分的兴盛,自唐以来院体人物画主要表现在一些宫廷纪实方面。但到了宋,尤其是徽宗朝,风俗人物逐渐萌生并发展起来,院体画家不仅只关注于宫廷朝政上的人物反映,同时开始关注其周围社会,市井平民的生活状态。出现了张择端、李唐这样的风俗画大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风俗画的代表之作。他身为徽宗朝的院画家,将眼光放置于社会生活,创作出如此巨作并保存至今,也很难不成为院体画大盛的影响因素。《清明上河图》是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汴梁(今开封)及以虹桥为中心的的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之景。他是对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进行了描绘,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场面浩大内容极其丰富,画家用高度概括且集中而细致的手法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世俗生活,今成为历史典范。从这些发展及体现可以看出,北宋的院体画繁荣是势不可挡的。
  三、院体画繁盛所带来的的影响
  院体画的繁荣不仅带来了自身的发展,院体画的流行也使得绘画艺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绘画的创作群体不再是拘泥于画院画家,而走向了社会的不同阶层。在北宋中期,院体画兴盛的同时,属于院外的部分文人士夫也开始兴起绘画之风,借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性情,创造了以“笔墨游戏”3形式的“文人画”。促使绘画向另一个不同的风格发展,造就了绘画的多元发展。由此我们也能看出,想要创作出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其顽强发展,其次在院体画的发展中也是有着不足之处。如鲁迅先生对曾院体画的画风做过比较中肯的评价“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4依照院体画表达的方式来看,“院体画的风格确有刻板、僵化、过于柔媚等不足”5,这些不足值得我们反思,但其历史进步的意义在我们创作和学习的过程中也值得我们借鉴。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开始思考他的局限性,当他到达兴盛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他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所以院体画后来由繁荣逐渐走向衰落,因素是诸多方面的,客观上,由于院体画讲究严格的法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作者个性艺术的自我发展,阻碍了他们绘画自由的发展和风格的延展。在主观上,作为以皇帝为创作导向的画院画家,因受专治的限制,“所以墨守成規,缺乏艺术创造性,虽功力深厚,但是很少见到打破这种风格的开拓者”6。但无论怎样,院体画的繁荣的发展远是利比害多,因为也正是他们的局限性和墨守成规,才造就了我们现在所欣赏的独一无二的院体画,才保留了他们当时最真实的审美,随着时间的流逝,风格俨然屹立于绘画艺术之坛。
  参考文献
  [1]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宋太祖赵匡胤》,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3] 黄忠贤:《中国美术史纲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 鲁迅:《鲁迅杂文全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版
  [5]张婧霞:《试论院体画的风格演变》,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5月
  作者简介:唐小芳 1994年7月,汉族,四川广安,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绘画。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启蒙教育阶段,其身心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该阶段正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教学的关键时期。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更能使学生长时期沉浸在良好氛围中使其养成优秀的品德修养,为今后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其应当认清班级管理的主要意义,明确自身教育责任,意识到当前小学阶
期刊
《手掌花》陳煜轩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达尔克罗兹的教学体系理论、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梳理,结合音乐教学中的视唱训并引发思考,从音乐教师的视角,有选择性地吸取其中有益的理念,借鉴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方法,使音乐课堂更加趋向规范化、理论化并富有趣味性。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视唱教学;体态律动;节奏;  一、达尔克罗兹  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Emile Jaques-Dalcroze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分析和探讨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对初中英语口语学习提高的重要作用。背诵式语言输入的理论基础是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和Bialystok 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式。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大量的“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背诵输入为可理解性输入。而Bialystok 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模式认为语言知识分为隐形和显性知识两种,隐形知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感。背诵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也需作出适当创新改变。传统文化在多领域得到渗透扩展,并加快了各领域的前进脚步,同样的,将传统文化与高职舞蹈教学进行融合,也将得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加深其传统文化内涵,使舞蹈教学更具民族特色。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学;传统文化;融合途径  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与教育领域的融合,创新了教学模式,使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古诗词的教学是重点。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们学好古诗词,可以不断丰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古诗词  引言:  古诗词富含美感,古诗词中的韵律美、意境美,为学生们打开了不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有了问题的引导,内心有了困惑,才有动力去进行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不同的内容适合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置。  
期刊
摘要:线作为绘画三基本元素中的一种,在版画艺术创作中同样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也是版画艺术家喜闻乐见的创作元素。铜版画艺术创作应用的线条的类型较多,样式纷繁,不仅有干刻线、雕刻线,还有蚀刻线,并在艺术家的创造创新下,线的类型愈发丰富,促使铜版画中的线更具趣味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铜版画中主要类型的线的产生过程,其次分析了铜版画中线的趣味性。  关键词:铜版画;线的产生;线的趣味性  一、铜版画中线的产生
期刊
摘要:职业性体育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健身健美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职业性体育教学中加强健美操教学,组织健美操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健身健美操在職业性体育教学中的实用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健身健美操;职业性体育教学;实用性  当前,职业性体育活动与传统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可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专业,也可充分展现各自的优势。同时,职业性教育也有利于各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
期刊
摘要:游戏是幼儿培养兴趣以及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时,都是以游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进而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成长。新课改的诞生,在教育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教师以及学校纷纷参与这场改革大军中来,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在这项教学中一直都存在很大问题,使之无法更好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本文针对大班幼儿区域自主游戏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大班教学;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