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狄更斯用最简洁最精炼的语言,为《双城记》这部世界名著开了一个不能再好的开头,也为后世所广泛引用。对于当下的中国图书业而言,我们无法断定这就是书业“最坏的年代”,但至少算是“不好的年代”,数字出版的加速推进让传统出版多少有些如履薄冰,阅读率的下滑也让出版从业者战战兢兢,不过对于童书出版而言,这的确可以算得上是“the best of times”,最好的年代。
作为今年最后一次大型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的成功召开,不仅开启了中国童书出版的国际化进程,也为年度中国书业做了最好的注脚。
书展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也格外热闹。上海国际童书展作为上海书展的升级,其顺利举办得益于两点。一是上海书展本身的成功,作为国内较早以售卖为主的大众类大型书展,不仅定位准确,与国内现有书展进行区隔,而且依托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旺盛的购买能力,实现地方展会向国家级书展的成功转型,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丰富的业界资源;第二点,中国出版业在世界整体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众所周知,文化的发展受制于经济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对全球经济强大影响力的凸显,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版块的出版业也同样受到全世界出版人的关注,一方面中国出版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各国出版集团以版权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式积极介入,另一方面中国出版物品种丰富,其中不乏内容有趣、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值得在海外市场出版发行,而童书市场又是近几年国内出版业细分市场中增长最为强势的类别,受到广泛的重视。上海国际童书展的应运而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从参展商的积极性来看,这届书展也受到国内外重要童书出版机构的高度关注,仅国际参展商方面,就有76家国外童书出版机构携最新童书参展,占本届参展商总数的一半。
而从展会的首场主题报告会“中国童书零售市场分析”上传来的消息,也给国内童书出版人以极大的鼓励。不同于图书市场的其他版块,虽然国内引进海外童书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从实际的销量统计来看,中国本土童书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公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统计来看,国内原创童书在整个童书市场中,码洋比重高达84.46%,品种比重亦达到87.84%的高点。近五年来,虽然引进童书的品种增加速度超过国内作品,但引进童书的码洋增长速度却落后于本土童书,且这种差距在逐年扩大。在童书畅销榜上,本土作者的表现更加抢眼,前100名中,本土作家占据89个,比例远高于前几年。可以说,在数年前由《哈利·波特》和《冒险小虎队》等若干超级畅销童书系列掀起的国际化童书狂潮之后,目前真正引领中国童书市场的依旧是本土作家和原创作品。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惊叹,也许率先代表中国出版真正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将会是中国童书业,而中国童书业也将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面旗帜。在书展最后一天的公众场,读者们人潮涌动,大人领着小孩,积极选书,踊跃购买的热情,也让海内外童书从业者对于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回顾与预言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出书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内容也多以政治领域为主,与普通老百姓的阅读口味有着距离,但是自几年前《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大获成功之后,近期的领导人出书频率逐步加快,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一般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上半年,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的一本《闲来笔潭》,让读者眼前一亮,曾经的国家领导人,以一位退休老人的平和之心,追忆峥嵘的青年时代和难忘的工作经历,题材亦虚亦实,令人读后回味无穷。《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则延续了朱总理之前作品的火热人气。近期,又有一本重要领导人的作品问世,《温家宝谈教育》收录了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近二十年间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诸多领域,并对书中的专业术语和重要事件做了注释,方便读者阅读。另一本领导人的著作来自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光耀,作为新加坡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因其显要的成就被称为“新加坡国父”,其华裔身份,让国人对他多了几份亲切感,而作为一位曾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五代领导人都有过接触的传奇政治人物,其对中国问题的发言无疑是权威的,在新书《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李光耀以预言的形式,对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全球化的未来以及民主的未来等方面做了大胆的社会趋势预测,不乏警世之言。
此外,不少名人大腕也纷纷在年末之前亮出自己的新书,表达对一年的回顾之意。最有代表的莫过冯小刚的《不省心》,这一书名也恰恰贴切地展现了冯大导演的“年度情绪”。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为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冯小刚以贺岁片成功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商业之门,也带动了年末大片集中扎堆上演的好戏。一向以心直口快而著称的冯导年初与网友大打嘴架,《小时代》热映之时大唱反调,又“意外地”成为2014年春晚总导演……一系列的事,冯小刚以当下流行的微博体形式,在这部《不省心》中与读者分享那些“不省心”的人和事儿。
“诺奖”领航文学出版
虽然今年度的获奖人不再是熟悉的中国面孔,但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依旧搅动了年末的中国文学出版市场。
根据以往的经验,新获奖作家的作品在获奖消息传出后,其销量会有显著的提升,即使是本土大作家莫言,其情况也不能例外。虽然莫言在国内成名已久,但很多读者对他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与张艺谋合作,改编同名电影《红高粱》的印象上。这部享誉世界的大片不仅成就了张艺谋国际名导的名声,也奠定了莫言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而此后莫言虽然曾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但常年以来大家对其印象仍然与“张艺谋”、“红高粱”这些关键词脱离不开,直到去年成功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才作为一名文学大师而为广大读者“亲密接触”,其作品销量也由获奖前的每月千余册,到获奖后的数十万册,高峰期达每月40万册的惊人数据,并在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每月数万册的销量。 由此来看今年度的新科状元——门罗,虽然早于1981年就作为加拿大作家参访团成员应邀来过中国,并在之后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时至近日,除了零星发表于杂志上的其若干作品外,仅2009年正式出版过《逃离》一本小说作品,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而言,门罗绝对是一个未知数,而其获奖也是一次不小的意外。 作为少见的以创作短篇小说而成名并最终荣获诺奖的女性作家,读者们对其个人及其作品的好奇程度也必将通过对其作品的购买热情体现出来。
门罗获奖前,《逃离》一书出版后的四五年间,虽然有著名的布克文学奖的加冕,也仅销售数万册,与不少其他国际名家作者的销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获奖的头两月里,这种现象彻底扭转了,该书成功登陆各大书城的畅销榜,而随着门罗其他作品近期的陆续面市,也终将掀起一股阅读和销售热潮。在这里,也不禁要感叹国内文学出版人的敏锐眼光,因为以往曾有作家获奖前未有作品出版,获奖后作品迟迟未上市,而错过黄金销售期的现象。门罗虽然在获奖前在国内籍籍无名,但其作品因为本身的品质优良,国际口碑很好,受到不少国内出版人的关注和青睐,此次除了业已有的一册图书出版在前,又有五六本图书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拟定了上市计划,翻译工作等早已开展起来,获奖之后,作品顺利问世,使得国内读者对于新获奖者的热情“无缝连接”式地转化到图书的销售上来。总的来说,文学出版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和“临时抱佛脚”的事业,出版人和出版单位对于众多潜在作家的挖掘和开发,才是一家成功文学出版机构的实力所在。
“诺奖效应”不仅体现在一年一位的新晋获奖者身上,还有历年来累计的名家大师,以及不少热门但落选的作家。前者,诸如海明威、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川端康成等文学图书市场的热门作家,而多丽丝·莱辛,这位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近期因病离世,其作品也再次获得读者的关注,国内出版商也高调宣布近期将继续出版其剩余作品,完整呈现这位文学大家的创作全貌。就后者而言,则不得不提村上春树这位日本著名作家,虽然在与莫言和门罗的竞争中落选诺奖,但就在国内读者中的知名度而言,不仅远远超过门罗,更是完全不输本土作家代表莫言,其个人更是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中的常客。虽然今年依旧遗憾落选,但其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仍然获得国内读者的热捧,作为他个人的最新长篇小说,被媒体和读者誉为“村上春树突破之作”,日文版面世后,七天突破100万册,创日本文学史上的最快突破百万册的销量纪录。中文版的问世,虽然与出版商之前预期的村上获奖后的盛况有异,但就销量而言,丝毫不弱于门罗,同样位居文学畅销榜的前列,充分展现了一位实力派作家的魅力。
作为今年最后一次大型书展,上海国际童书展的成功召开,不仅开启了中国童书出版的国际化进程,也为年度中国书业做了最好的注脚。
书展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也格外热闹。上海国际童书展作为上海书展的升级,其顺利举办得益于两点。一是上海书展本身的成功,作为国内较早以售卖为主的大众类大型书展,不仅定位准确,与国内现有书展进行区隔,而且依托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旺盛的购买能力,实现地方展会向国家级书展的成功转型,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和丰富的业界资源;第二点,中国出版业在世界整体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众所周知,文化的发展受制于经济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对全球经济强大影响力的凸显,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版块的出版业也同样受到全世界出版人的关注,一方面中国出版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各国出版集团以版权贸易和直接投资等方式积极介入,另一方面中国出版物品种丰富,其中不乏内容有趣、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值得在海外市场出版发行,而童书市场又是近几年国内出版业细分市场中增长最为强势的类别,受到广泛的重视。上海国际童书展的应运而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从参展商的积极性来看,这届书展也受到国内外重要童书出版机构的高度关注,仅国际参展商方面,就有76家国外童书出版机构携最新童书参展,占本届参展商总数的一半。
而从展会的首场主题报告会“中国童书零售市场分析”上传来的消息,也给国内童书出版人以极大的鼓励。不同于图书市场的其他版块,虽然国内引进海外童书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从实际的销量统计来看,中国本土童书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从公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统计来看,国内原创童书在整个童书市场中,码洋比重高达84.46%,品种比重亦达到87.84%的高点。近五年来,虽然引进童书的品种增加速度超过国内作品,但引进童书的码洋增长速度却落后于本土童书,且这种差距在逐年扩大。在童书畅销榜上,本土作者的表现更加抢眼,前100名中,本土作家占据89个,比例远高于前几年。可以说,在数年前由《哈利·波特》和《冒险小虎队》等若干超级畅销童书系列掀起的国际化童书狂潮之后,目前真正引领中国童书市场的依旧是本土作家和原创作品。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惊叹,也许率先代表中国出版真正走出去,走向世界的,将会是中国童书业,而中国童书业也将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面旗帜。在书展最后一天的公众场,读者们人潮涌动,大人领着小孩,积极选书,踊跃购买的热情,也让海内外童书从业者对于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回顾与预言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出书有着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内容也多以政治领域为主,与普通老百姓的阅读口味有着距离,但是自几年前《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大获成功之后,近期的领导人出书频率逐步加快,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一般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上半年,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的一本《闲来笔潭》,让读者眼前一亮,曾经的国家领导人,以一位退休老人的平和之心,追忆峥嵘的青年时代和难忘的工作经历,题材亦虚亦实,令人读后回味无穷。《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则延续了朱总理之前作品的火热人气。近期,又有一本重要领导人的作品问世,《温家宝谈教育》收录了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近二十年间的代表性教育论述,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诸多领域,并对书中的专业术语和重要事件做了注释,方便读者阅读。另一本领导人的著作来自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光耀,作为新加坡在位时间最长的总理,因其显要的成就被称为“新加坡国父”,其华裔身份,让国人对他多了几份亲切感,而作为一位曾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五代领导人都有过接触的传奇政治人物,其对中国问题的发言无疑是权威的,在新书《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李光耀以预言的形式,对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全球化的未来以及民主的未来等方面做了大胆的社会趋势预测,不乏警世之言。
此外,不少名人大腕也纷纷在年末之前亮出自己的新书,表达对一年的回顾之意。最有代表的莫过冯小刚的《不省心》,这一书名也恰恰贴切地展现了冯大导演的“年度情绪”。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最为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冯小刚以贺岁片成功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商业之门,也带动了年末大片集中扎堆上演的好戏。一向以心直口快而著称的冯导年初与网友大打嘴架,《小时代》热映之时大唱反调,又“意外地”成为2014年春晚总导演……一系列的事,冯小刚以当下流行的微博体形式,在这部《不省心》中与读者分享那些“不省心”的人和事儿。
“诺奖”领航文学出版
虽然今年度的获奖人不再是熟悉的中国面孔,但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依旧搅动了年末的中国文学出版市场。
根据以往的经验,新获奖作家的作品在获奖消息传出后,其销量会有显著的提升,即使是本土大作家莫言,其情况也不能例外。虽然莫言在国内成名已久,但很多读者对他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与张艺谋合作,改编同名电影《红高粱》的印象上。这部享誉世界的大片不仅成就了张艺谋国际名导的名声,也奠定了莫言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而此后莫言虽然曾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但常年以来大家对其印象仍然与“张艺谋”、“红高粱”这些关键词脱离不开,直到去年成功斩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才作为一名文学大师而为广大读者“亲密接触”,其作品销量也由获奖前的每月千余册,到获奖后的数十万册,高峰期达每月40万册的惊人数据,并在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每月数万册的销量。 由此来看今年度的新科状元——门罗,虽然早于1981年就作为加拿大作家参访团成员应邀来过中国,并在之后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时至近日,除了零星发表于杂志上的其若干作品外,仅2009年正式出版过《逃离》一本小说作品,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而言,门罗绝对是一个未知数,而其获奖也是一次不小的意外。 作为少见的以创作短篇小说而成名并最终荣获诺奖的女性作家,读者们对其个人及其作品的好奇程度也必将通过对其作品的购买热情体现出来。
门罗获奖前,《逃离》一书出版后的四五年间,虽然有著名的布克文学奖的加冕,也仅销售数万册,与不少其他国际名家作者的销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在获奖的头两月里,这种现象彻底扭转了,该书成功登陆各大书城的畅销榜,而随着门罗其他作品近期的陆续面市,也终将掀起一股阅读和销售热潮。在这里,也不禁要感叹国内文学出版人的敏锐眼光,因为以往曾有作家获奖前未有作品出版,获奖后作品迟迟未上市,而错过黄金销售期的现象。门罗虽然在获奖前在国内籍籍无名,但其作品因为本身的品质优良,国际口碑很好,受到不少国内出版人的关注和青睐,此次除了业已有的一册图书出版在前,又有五六本图书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拟定了上市计划,翻译工作等早已开展起来,获奖之后,作品顺利问世,使得国内读者对于新获奖者的热情“无缝连接”式地转化到图书的销售上来。总的来说,文学出版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和“临时抱佛脚”的事业,出版人和出版单位对于众多潜在作家的挖掘和开发,才是一家成功文学出版机构的实力所在。
“诺奖效应”不仅体现在一年一位的新晋获奖者身上,还有历年来累计的名家大师,以及不少热门但落选的作家。前者,诸如海明威、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川端康成等文学图书市场的热门作家,而多丽丝·莱辛,这位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近期因病离世,其作品也再次获得读者的关注,国内出版商也高调宣布近期将继续出版其剩余作品,完整呈现这位文学大家的创作全貌。就后者而言,则不得不提村上春树这位日本著名作家,虽然在与莫言和门罗的竞争中落选诺奖,但就在国内读者中的知名度而言,不仅远远超过门罗,更是完全不输本土作家代表莫言,其个人更是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中的常客。虽然今年依旧遗憾落选,但其新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仍然获得国内读者的热捧,作为他个人的最新长篇小说,被媒体和读者誉为“村上春树突破之作”,日文版面世后,七天突破100万册,创日本文学史上的最快突破百万册的销量纪录。中文版的问世,虽然与出版商之前预期的村上获奖后的盛况有异,但就销量而言,丝毫不弱于门罗,同样位居文学畅销榜的前列,充分展现了一位实力派作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