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预习的引导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根据教师的安排和指导,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预先学习。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安排,通过预习,激发学习兴趣:通过预习,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指导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在耕地前要“备耕”,工人在生产前要“备料”.战士在打仗前要“备战”,这都是“预”。预习,就是课前对课本知识作一般性的了解。为上课作心里和知识的双重准备。预习是学生整个学习环节的第一步,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步。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预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何去指导学生预习呢?本人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
  进行情感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不但浪费时问、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你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你的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善于发现并发展入趣点.从人趣点着手是预习的基础。
  (1)让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借助实物、影像和生动的讲述,巧妙的提问,让语文教学生动有趣,富有魅力,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的轻松愉快。
  (2)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目的与兴趣是相互贯通、相互迁移的,兴趣孕育出目的,目的激发起兴趣。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够稳定、维持并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总目的、每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具体目的。
  (3)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教师对学生预习作业中一些有价值的思考要给予赞许。让学生预习语文的兴趣是在成功的愉悦中激发出来的.维持下去,形成习惯。
  二、明确学习目的
  拓展预习方式教师把学生应通过阅读而领会的课文内容列出预习提纲,进行提示。因各年级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不同,预习的要求也有分别,课型不同,预习要求也有差异。一般讲,预习提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高年级,根据不同的课文可提出以下提示:
  (l)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能力。
  (2)对自己不理解的词和挑出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写出词义。说说对重点词的理解。
  (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主要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的能力.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
  (3)画出重点句或课文后要求体会含义或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感受。——主要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说出你的理由。——主要是训练学生分段的能力。
  (5)抓住中心句,提出問题让学生思考。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的能力。
  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预习能力
  (1)查一查。查字典识字、理解字、词义、区别形近字。运用比较和汉字构成规律记字形。
  (2)画一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词句的意义。重点词下面画小圆点;重点句、句群用括号标出;总起句、总结句用单横线画在句子下面;中心句用单波浪线画出;不懂的词、句子可在词、句子下面画上问号、准备课堂发问,对要求理解、讲意思的词、句、段可在其下面或旁边加上批注。
  (3)分一分。划分段落,书写段意。在自然段前,标出每个自然段序号。意义段用双竖线分出。
  段意简单的可直接写在书上。较长的可写在预习作业本上。
  (4)想一想。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把几个意义段段意合起来归纳,可依据课后问题归纳。也可抓重点词、重点句归纳。要注意课题.因为主要内容常常是围绕题目写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找中心词、中心句。要注意课题、有些课题点明或暗含了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5)做一做。对课文中的佳词、佳句、佳段,可摘抄、熟读、背诵。
  读书的方法很多.但要因文而异,要善于指导学生去实践。高段和中段也有区别。开始要求不能太高,应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去确定要求,对差生可降低一些要求。通过逐步训练,使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读书的具体方法。
  实践证明,通过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教师重视课前预习,并给予精心指导,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走来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的滚滚前进中,中华儿女塑造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从中华民族是因为有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支柱使其走到现在。其中,少数民族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特有的民族习俗节庆也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节庆风俗;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是一个以汉族为主
摘 要: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抽象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训练  一、合作学习要激励学生“彰显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小组合作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
摘 要:阅读理解能力在高中英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忽视了文章的整体结构,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将语篇分析法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内容,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法;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英语信息,开拓视野。面对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学
《野草在歌唱》描述了南非南罗德西亚农场穷苦白人的生活境遇,蕴含着深刻的土地伦理观.小说展现了该农场上的人地关系与土地伦理选择,揭示了南非殖民地在物质文明发展进程中
摘 要:教无定式,学无定法。高中地理课教学没有现成的模式参考,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和手段,完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观念;环境;资源;手段;能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改的新要求使高中地理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进一步突显。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
摘 要: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书写课后词语,读准多音字的读音,积累词语“无影无踪、自由自在、庞然大物”,理解“究竟”一词的几种不同用法。  (2)在朗读中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搜集资料,丰富知识,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做到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朗读中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