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导向法,让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更有效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行为导向法是当下职教中心教学改革备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十分先进的一大教学理念。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本文首先分析了行为导向法的含义以及特点,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探究了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病虫害防治教学中的运用,最后对相关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切实改善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质量低下的局面,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学习。
  【关键词】:行为导向法;森林病虫害;林业教学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林业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能否学好本门课程,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胜任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引入行为导向法,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从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出发,鼓励学生运用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完成森林病虫害学习活动。接下来,本文就针对行为导向法应用于森林病虫害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下具体分析。
  1、行为导向法的含义以及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是以“行为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德国双元制教学最先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中行为导向法应用案例
  2.1制定完整项目,引导学生探究
  《园林病虫害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不断实践,使学生具备本课程相关工作的相应职业能力,以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明确项目任务是行为导向法应用于森林病虫害教学的第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完整项目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在经历收集信息、设计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任务之后,将会在不知不觉之间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明确项目内容,由教师提出任务要求;第二,根据任务要求,学生讨论制定实施计划;第三,学生分组实施计划,教师从旁指导点拨;第四,检查评估计划实施情况;第五,将结果应用于实践之中。
  《林木病原真菌》教学中,其教学过程如下:第一,明确项目内容,要求学生掌握鉴定常见林木病原真菌的方法,能够从类群中准确识别出5个常见类群的真菌,通过对5个常见真菌类群的观察,总结各亚门的主要特征;第二,学生制定对林木病原真菌调查计划,采集标本,教师从旁指导;第三,学生自由结合成6人小组,在校园内进行实地抽样调查,每个小组至少调查2个树种,各个小组尽量减少重复率,每组可以调查不同的树种;第四,各小组依次展示调查成果,教师对成果进行总结评价;第五,将小组成果进行归档汇总,得出整个林木病原真菌的调查情况。
  2.2引入具体案例,组织深入讨论
  引入具体案例是行为导向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案例的目的不是传授真理,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在深入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进而全身心投入任务探究之中。即便学生没有从案例中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只要他们真正参与了思考过程,那么就应该值得鼓励。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与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实例导入:据调查,森林病虫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逾10亿元,对生态环境更是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危害。近年来,全国各地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一是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二是常发性森林病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总体呈上升趋势;三是偶发性森林病虫害大面积暴发。请分析这些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综合防治方法?在认真阅读课本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讨论可以采用指定学生发言形式、学生扮演角色形式、师生问答形式等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做一份简单的书面总结,作为学生的成绩,用以评价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决策能力。
  2.3任务驱动教学,训练专业技能
  任务驱动教学尤其适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也是行为导向法的核心所在。只有通过在真实任务之中的操作与实践,学生才能提高专业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配制波尔多液》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如下:首先,设计任务,波尔多液如何配制?配制步骤是什么?学生用30分钟时间分析任务,可以使用网络下载相关资料,教师提供生石灰、硫酸铜、水、烧杯、量杯等实验材料;然后,学生分成6人小组,每组组长先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配制方法,回到组内再传授给小组成员,小组进行集中配制;最后,各小组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任务完成最好的一个小组进行鼓励。
  3、行为导向法应用的效果思考
  从现阶段行为导向法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中运用的经验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不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形象出现于学生面前,更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持人和引导人。一些过去由于害羞不敢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也开始愿意跟教师和同学沟通了。而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这不仅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也促进了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将行为导向法引入职教中心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它不仅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也最大限度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组织森林病虫害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家阳.行为导向法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09(11):123—124.
  [2]王秀锁.适应社会需求,增强技能培养: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教学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林业.2000(8):70—71.
其他文献
【摘要】:植树造林是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法.为提高抗沙能力,要对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干旱地区的造林工程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阻止当地的荒漠化、沙漠化范围的扩大方面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森林资源;抗旱  1、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意义  1.1有利于生态安全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
期刊
【摘要】:结香类树木的结香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结香最终的形成需要很多的外界条件和漫长的步骤,其产物具有多种功效和很高的价值,历来被人们所喜爱。本文将对结香类树木结香的成因和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字】:结香;树木;成因;价值  结香类植物主要包括瑞香科植物如莞香树、蜜香树、鹰木香树等,橄榄科植物、樟科植物等。那么结香类植物结香的成因和价值是什么呢?  1、结香类树木结香的成因  结香类树木多
期刊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为核心,分析新时期林地变更调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林地变更调查体系,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林地变更;调查工作;问题;对策  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是森林资源检查体系的基础内容,其调查结果为林地保护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提高林地利用率。在实际工作中,相关调查人员通过科学技术开展林地调查,借助遥感影像图明确林地
期刊
【摘 要】:对川西高原某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林分密度林龄不同的云杉人工林中,随着林龄的增长,云杉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其生态功能也随之增强。  【关键词】:川西高原;森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  【 引言】: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自从人类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重工业、农业、林业等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解决山区经济发展已成为首要问题。板栗适于山区种植,目前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树种之一。由于板栗为落叶树种,再加上栗园营林、栽培习惯,使得部分板栗在高产的同时也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进而引发种植区出现水源污染、土质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一次一次的试验发现,套种能够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现在就以山阳县为例,从板栗的生物特
期刊
【摘 要】:自2000年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以来,根据省州安排,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2.23万亩,其中前一轮退耕造林8.41万亩,宜林荒山造林6.3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2014年国家又起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2014、15、16年我县新一轮退耕2.32万亩。项目覆盖全县40个乡(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7年以来,国家在此项工程上直接投入已超过3.3亿多元,退耕农户得到了极大的实惠。
期刊
[摘要]:林木良种在现代化林业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本文将对其战略地位和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加强林木良种工作,促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林木良种;现代林业建设  [引言]:林木良种在林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林木良种工作出现了差池,促进现代化林业建设便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想提升林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要明确林木良种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
期刊
【摘要】:如今社会越来越追求绿色社会、健康社会,城市绿化也越来越好,但是当下城市绿化中,大树进城的趋势越来越突出,部分城市争相进行大树进城,所带来的一起影响也各有说辞。本文就大树进城是否必要以及大树进城目的、利益等等进行简单探讨,并针对大树进城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的评估大树进城对社会的各方面的利与弊。  【关键词】:大树进城;城市绿化;问题;对策;目的  我国正大力推进生态化城市的
期刊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生活所受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建设,希望能够通过园林建设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在园林建设中所使用的苗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主体,其成活率将会影响到园林建设的成效,这便需要人们重视园林苗木田间栽培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就对园林苗木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文章主要是从前期、中期以及后期三个层面所进行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在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新疆利用其独特的气候环境,优良的地理条件,在农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优势。因此,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新疆其特色果林产业主要有核桃,红枣,葡萄等。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日益加大,新疆的经济种植林的面积也不断扩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冬季气候不管变化的影响,核桃幼苗的冻害时有发生,所以在果树越冬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伤冻对果树带来的影响,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核桃树防冻方面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