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营改增前,国内增值税和营业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50.7%。两者共存,并行征收,结果即造成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断裂,不能足够的发挥增值税“中性”的优点,又使营业税重复征收,加重企业税收负担。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弊端越来越明显,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企业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物流企业都是遵循传统税制缴税,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其涉及的税种较多,经常会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的物流成本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间接地提高了我国国内消费品的价格,严重影响了我国商品的流通和消费,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见物流业“营改增”势在必行。实行“营改增”,可以有效的解决纳税人重复纳税的问题,在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以及服务价格的同时,实现物流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快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以小企业居多,许多企业并没有享受到“营改增”结构性减税带来的好处,物流企业反而加重了税费负担。
二、“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的积极影响
1.避免重复征收,切实减轻税负
“营改增”实施前,物流企业需要按照现代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税费要求缴纳营业税。这种缴税方式的弊端是,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很多物品,这些物品在采购时已经缴纳相关税费,但是传统增值税的征收方式是以物流企业全部营业额为基准征收,于是就导致了重复征税。
实施“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变成了差额征收增值税税制,允许抵扣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项目,这样解决了企业在各个环节中重复征税的问题。由于当前的物流企业,逐渐将业务外包服务作为新的业务类型来发展,“营改增”实施后,抵扣范围还包括了部分外包项目,企业专业化发展的空间更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更强一些。
2.有效降低了物流企业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传统税制下,物流企业的很多项目即使取得了增值税发票,仍然不能抵扣,这样,增值税就作为相关项目成本被计算在内,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降低。“营改增”后,原来不能抵扣的取得的增值税发票项目现在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购进的不动产以及燃料等可以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入账,企业在燃料费、折旧费等方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样可以促进物流企业采购更先进的设备,提高自身技术竞争力,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3.降低整个物流产业链的税费负担
新税制的实施,不仅对单一的物流企业有好处,还能减轻整个物流产业链的税负。物流企业购进的已经缴纳增值税的项目可以在进项税中抵扣,企业负担大幅度降低,而且与物流企业相关的上游企业也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而物流企业的下游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抵扣,下游企业的税负也明显降低。这样,方便了下游企业对物流供应链企业开展外包业务,也便于物流产业链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市场上专业性优势更强的小企业,整个物流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也相应提高了,运营成本随之降低。由此可见,实施“营改增”,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投资力度,虽然短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可以预期物流产业的繁荣。
三、“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的消极影响。
1.部分物流企业税负增加
“营改增”实施后,一些物流企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增加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务的税率上调较大,由原来的3%突增到11%,导致物流企业的税负增加,此外,物流业务中的包装、仓促、装卸以及配送等业务的税率也调高了1个百分点。再加上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都是成立初期就基本采购完毕,“营改增”对这些之前采购的固定资产无法抵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物流企业对燃料的需求大,但是运输途中的加油站多数不是一般纳税人,导致物流企业无法从这些加油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由于这些原因,“营改增”后短期内物流企业的税负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现象。
2.物流企业涉税项目复杂,税率不统一
传统税制下,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是分两部分进行征税的,一部分是交通运输业,一部分是服务业,这两部分的税率分别为交通运输业3%,服务业5%,于是,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装卸和配送等环节就出现税率不同、税目杂乱、发票不一致的现象,物流企业长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其发展速度。虽然“营改增”进行了结构性减税调整,但是对于物流业来说,仍然按照交通运输业与服务业分别进行增值税的征税,而且税率变为11%和6%,税目、税率不一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都实行一票到底的一站式服务,那么,哪些属于交通运输业,哪些属于服务业的范畴,物流企业也很难明确、这样对现代物流业一体化管理运作就造成了很大阻碍,税收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
3.物流企业业务受到影响,运营模式发生变化
没有实施“营改增”时,企业在采购货物之后,一般都是物流企业提供运输、装卸等服务。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采购时为了能多抵扣税额,一般都选择由供货企业直接服务,这样就导致物流企业是市场份额大幅度缩水。
此外,没有实施“营改增”的时候,很多物流企业还提供代购服务,也就是物流企业经常替供货企业代收货款,这样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会相对充足,供货企业的收款风险也较低,物流企業的业务范围更广,更容易盈利。实施“营改增”后,新的税收条款中规定,纳税人作为付款单位必须开具与销货单位或者是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的抵扣凭证才能抵扣。这就断绝了物流企业代收货款这一业务资金的来源,因此物流企业只有改变运营模式才能生存。
参考文献:
[1]张玉洁.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研究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5):48-50.
[2]南方财富网.2016年营改增最新细则解读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EB/OL].http://www.southmoney.com/shidian/201604/546858.html,2016,04,19.
[3]权威.浅谈物流企业营改增前后的变化及影响[J].财经纵横,2013(11):183-184.
作者简介:
马长国,男,汉族,唐山学院会计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财会、财税、审计等。
关键词:“营改增”;物流;企业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物流企业都是遵循传统税制缴税,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其涉及的税种较多,经常会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的物流成本一直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间接地提高了我国国内消费品的价格,严重影响了我国商品的流通和消费,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见物流业“营改增”势在必行。实行“营改增”,可以有效的解决纳税人重复纳税的问题,在大大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以及服务价格的同时,实现物流行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快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以小企业居多,许多企业并没有享受到“营改增”结构性减税带来的好处,物流企业反而加重了税费负担。
二、“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的积极影响
1.避免重复征收,切实减轻税负
“营改增”实施前,物流企业需要按照现代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税费要求缴纳营业税。这种缴税方式的弊端是,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采购很多物品,这些物品在采购时已经缴纳相关税费,但是传统增值税的征收方式是以物流企业全部营业额为基准征收,于是就导致了重复征税。
实施“营改增”后,物流企业变成了差额征收增值税税制,允许抵扣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项目,这样解决了企业在各个环节中重复征税的问题。由于当前的物流企业,逐渐将业务外包服务作为新的业务类型来发展,“营改增”实施后,抵扣范围还包括了部分外包项目,企业专业化发展的空间更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更强一些。
2.有效降低了物流企业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传统税制下,物流企业的很多项目即使取得了增值税发票,仍然不能抵扣,这样,增值税就作为相关项目成本被计算在内,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大降低。“营改增”后,原来不能抵扣的取得的增值税发票项目现在可以作为进项税抵扣,购进的不动产以及燃料等可以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入账,企业在燃料费、折旧费等方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样可以促进物流企业采购更先进的设备,提高自身技术竞争力,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3.降低整个物流产业链的税费负担
新税制的实施,不仅对单一的物流企业有好处,还能减轻整个物流产业链的税负。物流企业购进的已经缴纳增值税的项目可以在进项税中抵扣,企业负担大幅度降低,而且与物流企业相关的上游企业也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而物流企业的下游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具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抵扣,下游企业的税负也明显降低。这样,方便了下游企业对物流供应链企业开展外包业务,也便于物流产业链企业将业务外包给市场上专业性优势更强的小企业,整个物流产业链的运作效率也相应提高了,运营成本随之降低。由此可见,实施“营改增”,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投资力度,虽然短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可以预期物流产业的繁荣。
三、“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负的消极影响。
1.部分物流企业税负增加
“营改增”实施后,一些物流企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没有降低,反而出现了增加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务的税率上调较大,由原来的3%突增到11%,导致物流企业的税负增加,此外,物流业务中的包装、仓促、装卸以及配送等业务的税率也调高了1个百分点。再加上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都是成立初期就基本采购完毕,“营改增”对这些之前采购的固定资产无法抵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物流企业对燃料的需求大,但是运输途中的加油站多数不是一般纳税人,导致物流企业无法从这些加油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由于这些原因,“营改增”后短期内物流企业的税负出现了不降反升的现象。
2.物流企业涉税项目复杂,税率不统一
传统税制下,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是分两部分进行征税的,一部分是交通运输业,一部分是服务业,这两部分的税率分别为交通运输业3%,服务业5%,于是,物流企业的仓储、运输、装卸和配送等环节就出现税率不同、税目杂乱、发票不一致的现象,物流企业长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其发展速度。虽然“营改增”进行了结构性减税调整,但是对于物流业来说,仍然按照交通运输业与服务业分别进行增值税的征税,而且税率变为11%和6%,税目、税率不一致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因为物流企业都实行一票到底的一站式服务,那么,哪些属于交通运输业,哪些属于服务业的范畴,物流企业也很难明确、这样对现代物流业一体化管理运作就造成了很大阻碍,税收的难度也进一步增加。
3.物流企业业务受到影响,运营模式发生变化
没有实施“营改增”时,企业在采购货物之后,一般都是物流企业提供运输、装卸等服务。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采购时为了能多抵扣税额,一般都选择由供货企业直接服务,这样就导致物流企业是市场份额大幅度缩水。
此外,没有实施“营改增”的时候,很多物流企业还提供代购服务,也就是物流企业经常替供货企业代收货款,这样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也会相对充足,供货企业的收款风险也较低,物流企業的业务范围更广,更容易盈利。实施“营改增”后,新的税收条款中规定,纳税人作为付款单位必须开具与销货单位或者是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的抵扣凭证才能抵扣。这就断绝了物流企业代收货款这一业务资金的来源,因此物流企业只有改变运营模式才能生存。
参考文献:
[1]张玉洁.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研究与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5):48-50.
[2]南方财富网.2016年营改增最新细则解读5月1日全面实行营改增[EB/OL].http://www.southmoney.com/shidian/201604/546858.html,2016,04,19.
[3]权威.浅谈物流企业营改增前后的变化及影响[J].财经纵横,2013(11):183-184.
作者简介:
马长国,男,汉族,唐山学院会计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财会、财税、审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