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优秀人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协调一致,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德育不仅仅要把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的好学生,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德育理念;培养人才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化,这就要求德育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使得德育更具有时代性。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可以使得学生养成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使得他们有更大的能力去适应社会。
  一、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教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充分了解生物学家在生物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人民运用他们的智慧,在生物学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仅在我国的植物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还有裴文中、杨钟健等人类学家对北京猿人的发现更是吸引了世界人们的眼球,这是我国在人类学这个领域的骄傲。在生物教材中,有很多小知识涉及到我国从古至今在生物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推动了我国生物领域的发展,他的杂交水稻大大增加了水稻的产量,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这就使得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具有民族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对我国动植物资源的深入了解,会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和保护我国的资源,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民族责任意识。
  二、理想信念教育
  一些成功人士在生物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引领着学生要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可以在生物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书中的小资料卡里面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伟大的生物学家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史,这能激励学生学习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从而使得学生的意志逐渐增强。如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田地里,在经过了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八年的不断磨炼后,他终于实现了配种成功,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水稻行业的发展。袁隆平曾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 汗水 灵感 机遇=成功。这就告诉每一个学生要有理想,并且要有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初中生物教材中通过对典型人物的成功事例的介绍,可以使初中生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敢于拼搏。同时,科学家的奋斗精神和坚定的科学信念,使学生逐渐形成了顽强的性格和严谨的学习作风,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和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珍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了解李时珍在编著《本草纲目》所经历过的磨难,从而使得学生更加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当学生看到一项项引领世界的生物科学技术后,教师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一个成就的取得不仅仅是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它是一个团队甚至几个团队相互合作取得的成果。这就要求学生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才能够推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他的事业道路的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促进以后道路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要求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这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处于矛盾对立统一之中,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光合作用”中的合成与分解就是矛盾对立的,并在矛盾对立统一中促进植物的不断生长。通过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学生要正确认识“由量变达到质变的不断发展”,清楚地认识到不断地乱砍滥伐最终会导致我国整体的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把握“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发展变化中和普遍联系中”,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就要求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生物学中,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结构,但是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细胞整体,这就使得我国的生物体向着一个完整的方向发展。还有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果人类一味地破坏植被,这不仅仅破坏了植被,而且也会出现一连串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初中生物学习中,要十分重视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就使得初中生物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德育知识的渗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培养出具有时代性的学生。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得学生形成顽强的毅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适应了时代发展的精神。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就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来将这一项工作做好,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乐观向上、吃苦耐劳的新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他文献
<正>《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式及手段上要有一个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而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
【关键词】 历史教学;成语典故;教材;教学情境;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4—0117—01  我国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源远流长,其语言简练 ,含义精辟 ,融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炉 ,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收到
【关键词】 学校管理;教研活动;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30—01  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已开始重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已逐步采取了一些积极可行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业务学习与教研活
摘 要: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开放式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倡导,但目前小学教育仍然是以封闭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死板,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思维方式固化。针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实现开放式教学。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兴趣;积极性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教学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封闭式教学”已被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堂;德育;意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1—0070—01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在这块主阵地上播撒德育的种子,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渗透爱国
摘 要:2001年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审视今天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大多数学生缺少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依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课堂中以师生单向互动为主,师生间、生生间的课堂交往单调低效,地理课堂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真正提高
摘 要: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应运而生,其中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观念逐渐发生着改变,教学细节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立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索如何捕捉教学细节的闪光点,为学生开启艺术殿堂的大门,进而提高美术课堂的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插上美的翅膀,帮助他们展翅翱翔。  关键词:小学美术;实效课堂;教学策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
【关键词】 幼儿教学;语言;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0—007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大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语言的学习,教师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语言教学,并注重对幼儿个性的培养,让幼儿语言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