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学中汽车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et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汽车电路日趋复杂,一个电器装置有较多的组成部分(如组合开关),若集中画在一起,则易引起线条往返和交叉线过多,造成识图困难。所以如何正确分析汽车电路是了解整部汽车电器系统的组成为基础展开的。
  【关键词】汽车构造;电路分析;维修教学
  【中图分类号】U4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4-01
  正确识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是了解整个汽车电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电路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电器装置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分析和判断汽车电器系统故障的主要依据。
  因此,掌握汽车电路图的正确识读和分析方法,对于广大汽车技术人员和汽车维修人员迅速分析汽车电器系统故障原因、准确查找故障所在、最终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汽车电路图的一般识读和分析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并记住我国以及进口车型采用的汽车电路图所用图形符号(包括导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装置、触点与开关、电器元件、仪表、传感器、电器设备和一些限定符号)的意义以及表示各种布线配线走向的图形符号的各种标记、字母等图注的含义,这是识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首先应该了解的东西,否则识读汽车电路图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分析电路图了。由于汽车电路图的绘制尚不规范,特别是各种进口汽车的一些图形符号还很不一致,应仔细对照图注和图形符号,熟悉有关元器件名称及其在图中的位置、数量和接线情况。国产汽车电路图图形符号及标记说明可参阅本书附录。
  二、应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一般规律,例如电磁感应定律、整流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晶体管放大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与可控硅电路等。
  三、掌握汽车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和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一般对于比较规范的汽车电路图,其整个电路都是纵向排列,同一系统的电路归纳在一起,在电路图中所占的篇幅基本上局限在某一范围内。
  四、对于一些汽车电路图由于仅给出的是线路图,电路图上线条密集、纵横交错,分析电路工作原理较为困难,可以参考有关资料和实物把原车线路图按系统改画成不同的单元电路原理图,这样各种电器的功能、线路十分清楚,看起来一目了然,阅读和分析将会比较方便。
  五、先从比较熟悉的车型入手,由简到繁,先易后难,整理归纳,逐步深入,乃至触类旁通。回路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简单的概念,根据“回路原则”分析电路,任何一个电路都应是一个完整的电器回路。由于汽车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单线制,各种电器相互并联,因此“回路原则”在汽车电路中的具体形式为:电流流向必须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熔断丝、开关和导线等到达用电设备,再经导线或搭铁回到同一电源的负极。也可逆着电路电流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或搭铁开始,经用电设备、开关等回到电源正极。尤其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的电路,后者比前者更为方便。
  在寻找回路时,以下两种做法是错误的:a.从电源正极出发,经某用电器或再经别的用电器,最后又回到同一电源的正极,由于电源的电位差仅存在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而电源的同一电极是等电位的,因而这种“从正到正”的路径将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电路回路,也不会产生电流。b.在汽车电路中,发电机和蓄电池都是电源,在寻找回路时,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若干用电设备,最后回到另一个电源的负极。这样将不会构成一个真正的回路。回路是指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必须回到同一电源的负极。
  六、应掌握开关和继电器的作用并注意它们的初始状态。大多数电器或电子设备都是通过开关(包括电子开关)或继电器的不同状态而形成回路的,当开关或继电器的触点状态改变时,其所控制的电器装置或回路将改变,从而实现不同的控制功能。在汽车电路图中,各种开关、继电器都是按初始状态画出的,即开关未接通,继电器线圈未通电,其触点处于原始状态,因此在读图或分析电路时不应按原始状态分析,否则很难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而必须按电路中开关或继电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另外对于采用多挡开关或组合开关的电路,应注意蓄电池(或发电机)电流是通过什么途径到达这个开关的,中间是否经过其他开关或熔断丝,火线接在开关的哪个接线柱上;多挡开关共有几个挡位,开关内部有几个同时或分别动作的触刀,在每一挡位各接通或断开哪些电器,其作用和功能是什么;组合开关由哪些开关或按钮组合而成,各通过哪些触点接通或改变哪些回路,电路中哪些开关处于常通或短暂接通,哪些应先接通,哪些应后接通;哪些电器应单独工作,哪些应当同时工作,哪些电器不允许同时接
  通等。
  七、汽车整车电路是由多个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如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等。由于汽车电路采用单线制、各电路負载相互并联以及两个电源相互并联等特点,因此,这些系统单元电路基本上都是相对独立的,在分析汽车电路图时应充分利用汽车电路特点,把系统单元电路从整车电路图上分解出来,抓住特点把各个系统单元电路的结构和原理搞清楚了,理解整车电路也就容易了。整车电路可以按前面所述的组成汽车电器线路的各个系统单元电路逐一进行分析;对于各系统单元电路同样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进行识读。例如电子控制系统电路,就可以分成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制动防抱死电子控制系统等电路;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又可分为燃油喷射控制、点火控制、排放控制等不同电路逐一进行阅读分析。另外还应注意,在对各系统单元电路进行分析的同时,还应注意各系统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八、在看汽车电路图时,一定要弄明白某种型号的汽车电路,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举一反三,互相比较,触类旁通,掌握汽车电路的一些共性的规律,再以这些共性为指导,了解其他型号的汽车电路,这样又可发现更多的共性,而且还可发现各种车型之间的差异。例如,掌握了解放牌汽车电路的特点,就可以大致了解东风、跃进等国产汽车电路的特点,掌握了日产、三菱、丰田等汽车电路,就可以基本了解日本汽车电路的特点;掌握了桑塔纳轿车的电路,就可以了解奥迪、捷达等德国大众公司汽车电路的特点等。如此反复,不断积累,便可获得识读各种汽车电路图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路日趋复杂,一个电器装置有较多的组成部分(如组合开关),若集中画在一起,则易引起线条往返和交叉线过多,造成识图困难。再如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有时绘制在一起,也易引起线条往返交叉线过多,造成识图困难。这时宜采取分开表示法,即把继电器的线圈、触点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用同一个文宇符号或数字符号将分开部分联系起来,因此在看图时应注意区别。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帮助学习和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这也是故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一、英语故事教学的作用  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听故事和讲
期刊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如何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摘要】電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目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还存在缺失,改变传统育人模式是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技能大赛的出现正为此提供了契机,本文就以赛促教模式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关键词】以赛促教模式;电子商务;实践;改革  【中图分类号】F713.3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9-0
【摘要】本文针对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对数学总复习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总复习课;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8
【摘要】慕课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慕课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对高职慕课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慕课教学。  【关键词】高职;英语;慕课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项目编号2015jyxm596),2016年安徽省质量工程,省级精品开发课程MOOC《大规模在线开发
【摘要】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可借助思维导图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旨在探讨思维导图这一辅助性工具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希望以此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古诗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1-01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