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像语言、文学、数学符号、音乐、建筑、物件以及这些事物构成的组合物都可以看作符号,符号可以代表其他事物的任何存在物。而符号学就是一门关于符号的研究或科学,它不仅研究符号本身,也研究符号之间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符号学的起源
西方的符号学发萌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中国在古代就有正名之说和“白马非马”的争论。而当代符号学的兴起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两位语言学家的研究[1]。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建立的符号的一般理论。差不多与此同时,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发表了关于符号学的社会效果的论文。这两位语言学家带动了其他学者投身这一研究领域。1969年国际符号学联盟在巴黎成立后,符号学成为了心理学、哲学和艺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并广泛地运用到了其他研究领域。
2.符号学现状
2.1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现象学派认为,符号的功能作用就是它的物质化,符号是指认识主体的模式行为、直观形象方面的信号,即符号就是信号或特征;逻辑——心理学派则认为,符号是指意念的或功能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其物质方面是漠不关心的,也就是说,符号的功能就是用事物内容和意思内容来充实它[2]。显然,上述两个学派对符号的理解均有偏颇。与之相比.双重意义学派的观点较为科学,它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比如,前苏联语言学家别列津和戈洛温的观点就备受推崇。他们认为:“符号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符号起码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被人所感知,为人的感官所接受;(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如用镰刀和锤子表示工农政党力量),否则就没有意义,不成其为符号;(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只有具有规约性质的信息才能是符号的所载之“物”。
2.2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符号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更具体地讲,“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勃兴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日前,符号学的研究已形成一种国际性的学术是湖。它不仅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渗透,而且已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论之一。正如英国哲学家比尔兹利所说的那样:“从广义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最核心的理论之一[3]”。
2.3现代符号学学科的确立
现代符号学发轫于索绪尔和皮尔斯,他们几乎在同一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写道:“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整个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先驱之一,逻辑学家皮尔斯也提出了符号学思想:“我认为我已表明,逻辑学在一般意义上只是符号学(semiotics)的别名,是符号的带有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对比两人对符号学的理解,法国语言学家吉罗(P.Guimud)指出,索绪尔对符号学的理解偏重于符号的社会功能,而皮尔斯则偏重于符号的逻辑功能。可见,两位学者对于符号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为促成符号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符号学的先驱是索绪尔和皮尔斯,但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开始的。1964年巴特(R Barthes)《符号学原理》的问世,标志着符号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符号学理论开始形成,同时也确立了巴特的符号学家的地位。这本书很快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关注,符号学几年之内跨越了政治集团的分界而形成为统一的学术运动。国际符号学协会1969年成立后,英国、美国、希腊、巴西等国也都陆续成立了符号学协会,现在国际符号学协会已有20多个会员国。可以说,符号学研究已形成一种国际性的热潮。近几十年来,符号学研究从语言符号扩大到非语言符号,不仅涌现出纷繁多样的符号学理论体系,而且随着符号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产生了陪如语言符号学、副语言符号学、动物符号学、嗅觉符号学、医学符号学、音乐符号学、舞蹈符号学、绘画符号学等部门符号学,在符号研究最為普遍的法国和美国,符号学的方法沦几乎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符号学研究方兴未艾。
2.4符号学流派
索绪尔的所谓语言符号学派和皮尔斯的所谓哲学符号学派。虽然索绪尔的理论不多,但相对地讲,应用范围比较广。譬如,列维·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应用于人类学的研究;巴特把这个学说用于对符号学和社会文化的研究;雅各布逊把符号学用于诗学的研究等(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在很多地方是重叠的)。另一方面,皮尔斯、莫里斯、西奥克等所谓的哲学学派的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在符号的分类和定义上非常细致,但非常费解。Robert Seholes在《符号学与解释》一书中写道:“皮尔斯像上了鸦片瘾一样,沉溺于术语,发表了许多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理论。”Floyd Merrell在《我们真正需要皮尔斯的符号规则吗?》一文中为皮尔斯辩护,但又很心虚,他说:“皮尔斯的符号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多数哲学家所忽视,而一些坚定的社会科学家只在口头上支持,多数人文学者则被这种概念的令人反感的和表面上看来令人无法了解的性质所吓倒。我这样说有点像为我的故弄玄虚的嗜好辩护。”以上评论说明皮尔斯使用的术语和对符号的分类确实令人费解。即使最终能理解,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在应用上必然非常困难。皮尔斯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据说他的符号学理论来自实证主义哲学,生物行为主义理论和逻辑学,被称为语言学符号学派的理论也有些哲学味道,他们讲的是结构主义。但据说“结构主义”又不能称为哲学,只能叫做“方法论”,因为结构主义不属于一个哲学体系,各个哲学体系的学者都可以应用这个方法。然而结构主义原理却有效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它强调从整体研究事物;认为研究事物的重点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它以二元对立来说明事物的结构,等等。事实上,许多结构主义者同时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有学者称结构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对立统一,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非常接近。但到头来结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哲学思想。这些问题的确令人费解,有待学者们指教。
3.符号学在景观中的应用
3.1景观中的符号学释义
景观“语法”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空间词汇(Spatial vocabulary)和空间句法(Spatial syntax)定义一个景观的特征。对于景观“语法”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l、景观“语法”是景观“符号”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些关系是技术使用,美学传统或地区惯例的综合结果;2、景观“语法”是景观符号与其所表现的意义之间的关系;3、景观“语法”是景观中某一个单独的“符号”与其他符号体系的关系,景观的“语法”是赋予景观“符号”更深层意义的符号间的结构[4]。“景观语法”通过一定的组合规则,惯例或秩序,限制并确定了该景观“符号”的意义。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方式,使整个空间形态处于一个精心策划的符号系统中,体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在整个香山饭店的色彩上,贝聿铭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利用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语法”,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用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尉墙压顶等处,而且一律用磨砖对缝,在室内,用在地毯,卧具,沙发,办公桌椅等处,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窒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最难做到。
景观“文本”是一种由景观符号,按照一定的景观“语法”组合而成的空问结果。从本质上说,景观的“文本”具有与“场所”相同的代表空间独特特质的“内核”。因此,可以说,景观“文本”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代表特殊文化和美学特征的场所精神。舒尔茨对场所的简单定义是:一个场所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每一个场所包含了一系列的独特特质:内部闭合与外部闭合、各方向的可达性和不可达性、与其他场所的关系、方位、尺度、空间扩展模式等。这些基本的元素定义了一个场所的特征。不同景观“语法”把不同的景观符号”组织起来,则形成了一定的场所。在艺术、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领域,“场所”是一个十分具有意义的研究主题。而在景观研究中,“场所”则是空间创造的核心。“场所”是一个空间“精神”的承载体;空间又促成了在特定区域形成一定的场所精神。这个定义赋予场所以人类的情感,揭示了土地不仅具有农业生产上的意义,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她更是一种当时当地的意识形态的载体。
早在20世纪中期,人们在景观研究的相关领域(如建筑和城市)就展开了符号学的研究。一些学者(如布罗本特)建议,符号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运用到景观的研究中。鉴于建筑符号学已逐渐运用到空间的研究中,景观符号学也可以使用和建筑符号学类似的理论结构。景观符号学可以在一个类似语言结构的体系下,研究景观的“符号”(Sign)、“语法”(Grammar)“文本”(Text)。依据一定的组合方式(“语法”),景观的符号可以形成某种景观的特定场所“文本”。其中景观的“符号”是研究的基础。“符号”是景观类语言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景观“符号”是以景观中的各种功能实体(如地形、植物、水体、建筑等)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意义”。按照语言学的结构,符号是由一个“能指”和一个“所指”组成。法国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详细地讨论了所指和能指,他对所指的看法近似于斯多葛派哲学家的看法,后者区分了实在物、心理表象和可言者三个方面,而所指则正是可言者,它既非意识行为亦非现实,他只能在意指过程内加以定义。巴特这样定义所指,“所指是记号的两个关系项之一;使所指与能指相对立的唯一区别是,能指是一种中介物”。能指是一个关系项,它同所指密不可分,能指是中介物,它具有物质性,它的内质永远是质料性的。景观符号应具有两层意义:第一,能指;第二,所指。能指指景观的形状、空间、表面、体量等具有表现功能(表现出节奏,色彩,材质和密度等)的元素。景观符号的能指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景观元素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并不代表更深的意义,而其中的视觉符号通常可以通过设计图直接表达出来。而景观的所指则指这些景观元素表达出的意义。景观符号的所指则揭示了景观符号的更深层意义。包括人们在景观元素中所感知、观察、领悟到的意识形态的信息。这两层意义共同组成了景观元素的功能与意义,二者缺一不可,定义了景观符号的含义。
3.2景观中的符号学应用举例
传统园林意境的涵蕴,使其场所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这种意境,总是能通过园林的命名、匾额、题咏、铭记等明确的反映出来,如苏州沧浪亭的命名,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拙政园的命名,取自晋代潘安《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为之政也”之意,而自我解嘲;网师园的命名,表示渔隐的意思,等等。大致反映了对一种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其意境涵蕴之如此深广,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远非其他的同林体系所能企及了。
传统园林的漏窗图案所指意蕴之深邃,值得我们慢慢地咀嚼玩味。如“万”字、十字、人字、等传统图案,“万”字、十字,分别象征旋转的太阳和静止的太阳,是原始先民太阳崇拜的标识,见于新石器时代和甲骨文、金文中。冰纹、六方、八方等,也源于天体崇拜,多边形图案源于“天圆”。其中有些传统漏窗带有吉祥意义的动物、植物、文字等图案以借形寓意、谐音喻意来传情达意,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物类,如喜鹊、蝙蝠、鹤、鹿等都是漏窗常见的装饰题材。喜鹊登枝,双喜临门;驾鹤神游,健康长寿;“蝠、鹿”即“福、禄”。植物类,例如石榴与桃子、佛手这三种吉祥果合在一起,民间则称为“三多”,即多子、多寿、多福[5]。
在国际上,我则以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为例,该纪念碑是20世纪70年代“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设计结合的优秀作品之一。场地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一大块,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V 字墙的两边分别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将这种纪念性的意义带人整个历史长河。
哈普林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是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创造出的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期和他宣扬的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的变化来烘托各个时期的社会气氛。哈普林的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表达纪念的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而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思想,也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为人相吻合,体现了场所的空间“精神”[6]。
以上景观中的实例,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是在景观中很好的运用了景观符号。在景观的设计创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人们熟悉的符号,让人们在欣赏美德同时心灵上也达到了享受。
4.结语
“人并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德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如是说。景观的传承必然要以景观符号为载体,通过能指、所指以及实物加以延续,在物质、形式与精神三个层面得以发展。一个好的景观,必定让人们难以忘怀,人们对于景观的记忆,或则说在他们心目中的景观,此刻也就是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景观符号。
参考文献:
[1] 郭鸿. 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5.
[2] 王铭玉. 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7(1).
[3] 黄飞飞. 浅议索緒尔符号学[J]. 丝绸之路, 2010,14.
[4] 郭崔华. 从符号学的角度感知景观[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6.
[5] 张云.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36).
[6] 林菁. 美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理论家——劳伦斯·哈普林[J]. 中国园林, 2000, 16(3).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符号学的起源
西方的符号学发萌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中国在古代就有正名之说和“白马非马”的争论。而当代符号学的兴起发端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两位语言学家的研究[1]。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建立的符号的一般理论。差不多与此同时,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发表了关于符号学的社会效果的论文。这两位语言学家带动了其他学者投身这一研究领域。1969年国际符号学联盟在巴黎成立后,符号学成为了心理学、哲学和艺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并广泛地运用到了其他研究领域。
2.符号学现状
2.1符号
研究符号学,首先要对符号概念本身有一个正确认识。现象学派认为,符号的功能作用就是它的物质化,符号是指认识主体的模式行为、直观形象方面的信号,即符号就是信号或特征;逻辑——心理学派则认为,符号是指意念的或功能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其物质方面是漠不关心的,也就是说,符号的功能就是用事物内容和意思内容来充实它[2]。显然,上述两个学派对符号的理解均有偏颇。与之相比.双重意义学派的观点较为科学,它把符号的物质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比如,前苏联语言学家别列津和戈洛温的观点就备受推崇。他们认为:“符号是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符号起码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1)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被人所感知,为人的感官所接受;(2)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如用镰刀和锤子表示工农政党力量),否则就没有意义,不成其为符号;(3)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只有具有规约性质的信息才能是符号的所载之“物”。
2.2符号学
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兴学科。符号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更具体地讲,“符号学是系统地研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学问”。现代符号学思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另一个是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被视为现代符号学的奠基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符号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勃兴于美国和前苏联等国家。日前,符号学的研究已形成一种国际性的学术是湖。它不仅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各个学科渗透,而且已成为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论之一。正如英国哲学家比尔兹利所说的那样:“从广义来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及其他许多思想领域最核心的理论之一[3]”。
2.3现代符号学学科的确立
现代符号学发轫于索绪尔和皮尔斯,他们几乎在同一时期提出了“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写道:“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是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整个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它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先驱之一,逻辑学家皮尔斯也提出了符号学思想:“我认为我已表明,逻辑学在一般意义上只是符号学(semiotics)的别名,是符号的带有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对比两人对符号学的理解,法国语言学家吉罗(P.Guimud)指出,索绪尔对符号学的理解偏重于符号的社会功能,而皮尔斯则偏重于符号的逻辑功能。可见,两位学者对于符号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为促成符号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符号学的先驱是索绪尔和皮尔斯,但符号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法国开始的。1964年巴特(R Barthes)《符号学原理》的问世,标志着符号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符号学理论开始形成,同时也确立了巴特的符号学家的地位。这本书很快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普遍关注,符号学几年之内跨越了政治集团的分界而形成为统一的学术运动。国际符号学协会1969年成立后,英国、美国、希腊、巴西等国也都陆续成立了符号学协会,现在国际符号学协会已有20多个会员国。可以说,符号学研究已形成一种国际性的热潮。近几十年来,符号学研究从语言符号扩大到非语言符号,不仅涌现出纷繁多样的符号学理论体系,而且随着符号学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产生了陪如语言符号学、副语言符号学、动物符号学、嗅觉符号学、医学符号学、音乐符号学、舞蹈符号学、绘画符号学等部门符号学,在符号研究最為普遍的法国和美国,符号学的方法沦几乎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符号学研究方兴未艾。
2.4符号学流派
索绪尔的所谓语言符号学派和皮尔斯的所谓哲学符号学派。虽然索绪尔的理论不多,但相对地讲,应用范围比较广。譬如,列维·斯特劳斯把结构主义语言学应用于人类学的研究;巴特把这个学说用于对符号学和社会文化的研究;雅各布逊把符号学用于诗学的研究等(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在很多地方是重叠的)。另一方面,皮尔斯、莫里斯、西奥克等所谓的哲学学派的理论涉及的范围很广,在符号的分类和定义上非常细致,但非常费解。Robert Seholes在《符号学与解释》一书中写道:“皮尔斯像上了鸦片瘾一样,沉溺于术语,发表了许多大多数人难以理解的理论。”Floyd Merrell在《我们真正需要皮尔斯的符号规则吗?》一文中为皮尔斯辩护,但又很心虚,他说:“皮尔斯的符号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多数哲学家所忽视,而一些坚定的社会科学家只在口头上支持,多数人文学者则被这种概念的令人反感的和表面上看来令人无法了解的性质所吓倒。我这样说有点像为我的故弄玄虚的嗜好辩护。”以上评论说明皮尔斯使用的术语和对符号的分类确实令人费解。即使最终能理解,也要花费很长时间,在应用上必然非常困难。皮尔斯是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据说他的符号学理论来自实证主义哲学,生物行为主义理论和逻辑学,被称为语言学符号学派的理论也有些哲学味道,他们讲的是结构主义。但据说“结构主义”又不能称为哲学,只能叫做“方法论”,因为结构主义不属于一个哲学体系,各个哲学体系的学者都可以应用这个方法。然而结构主义原理却有效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它强调从整体研究事物;认为研究事物的重点不在事物本身而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它以二元对立来说明事物的结构,等等。事实上,许多结构主义者同时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有学者称结构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对立统一,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非常接近。但到头来结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哲学思想。这些问题的确令人费解,有待学者们指教。
3.符号学在景观中的应用
3.1景观中的符号学释义
景观“语法”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空间词汇(Spatial vocabulary)和空间句法(Spatial syntax)定义一个景观的特征。对于景观“语法”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l、景观“语法”是景观“符号”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些关系是技术使用,美学传统或地区惯例的综合结果;2、景观“语法”是景观符号与其所表现的意义之间的关系;3、景观“语法”是景观中某一个单独的“符号”与其他符号体系的关系,景观的“语法”是赋予景观“符号”更深层意义的符号间的结构[4]。“景观语法”通过一定的组合规则,惯例或秩序,限制并确定了该景观“符号”的意义。贝聿铭在设计香山饭店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审美方式,使整个空间形态处于一个精心策划的符号系统中,体现出一种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在整个香山饭店的色彩上,贝聿铭延续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利用一定传统园林的色彩“语法”,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用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白色的墙面,包括外墙和内墙,白色的顶棚,屋架,白色的桌面,茶几和灯具;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在室外用在勒脚、门窗套,联系窗户的装饰格带,屋顶、尉墙压顶等处,而且一律用磨砖对缝,在室内,用在地毯,卧具,沙发,办公桌椅等处,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如墙面花岗石勒脚,木材的楼梯,室内装饰格带,竹制的窗帘等,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窒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都不会忘记是在香山饭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最难做到。
景观“文本”是一种由景观符号,按照一定的景观“语法”组合而成的空问结果。从本质上说,景观的“文本”具有与“场所”相同的代表空间独特特质的“内核”。因此,可以说,景观“文本”的研究核心是分析代表特殊文化和美学特征的场所精神。舒尔茨对场所的简单定义是:一个场所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每一个场所包含了一系列的独特特质:内部闭合与外部闭合、各方向的可达性和不可达性、与其他场所的关系、方位、尺度、空间扩展模式等。这些基本的元素定义了一个场所的特征。不同景观“语法”把不同的景观符号”组织起来,则形成了一定的场所。在艺术、建筑、景观和城市设计领域,“场所”是一个十分具有意义的研究主题。而在景观研究中,“场所”则是空间创造的核心。“场所”是一个空间“精神”的承载体;空间又促成了在特定区域形成一定的场所精神。这个定义赋予场所以人类的情感,揭示了土地不仅具有农业生产上的意义,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她更是一种当时当地的意识形态的载体。
早在20世纪中期,人们在景观研究的相关领域(如建筑和城市)就展开了符号学的研究。一些学者(如布罗本特)建议,符号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可以运用到景观的研究中。鉴于建筑符号学已逐渐运用到空间的研究中,景观符号学也可以使用和建筑符号学类似的理论结构。景观符号学可以在一个类似语言结构的体系下,研究景观的“符号”(Sign)、“语法”(Grammar)“文本”(Text)。依据一定的组合方式(“语法”),景观的符号可以形成某种景观的特定场所“文本”。其中景观的“符号”是研究的基础。“符号”是景观类语言体系中的基本单位。景观“符号”是以景观中的各种功能实体(如地形、植物、水体、建筑等)为载体,表达一定的“意义”。按照语言学的结构,符号是由一个“能指”和一个“所指”组成。法国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详细地讨论了所指和能指,他对所指的看法近似于斯多葛派哲学家的看法,后者区分了实在物、心理表象和可言者三个方面,而所指则正是可言者,它既非意识行为亦非现实,他只能在意指过程内加以定义。巴特这样定义所指,“所指是记号的两个关系项之一;使所指与能指相对立的唯一区别是,能指是一种中介物”。能指是一个关系项,它同所指密不可分,能指是中介物,它具有物质性,它的内质永远是质料性的。景观符号应具有两层意义:第一,能指;第二,所指。能指指景观的形状、空间、表面、体量等具有表现功能(表现出节奏,色彩,材质和密度等)的元素。景观符号的能指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景观元素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并不代表更深的意义,而其中的视觉符号通常可以通过设计图直接表达出来。而景观的所指则指这些景观元素表达出的意义。景观符号的所指则揭示了景观符号的更深层意义。包括人们在景观元素中所感知、观察、领悟到的意识形态的信息。这两层意义共同组成了景观元素的功能与意义,二者缺一不可,定义了景观符号的含义。
3.2景观中的符号学应用举例
传统园林意境的涵蕴,使其场所是具有独特特征的空间。这种意境,总是能通过园林的命名、匾额、题咏、铭记等明确的反映出来,如苏州沧浪亭的命名,取自《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意;拙政园的命名,取自晋代潘安《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为之政也”之意,而自我解嘲;网师园的命名,表示渔隐的意思,等等。大致反映了对一种美的感情、美的抱负、美的品格、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其意境涵蕴之如此深广,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远非其他的同林体系所能企及了。
传统园林的漏窗图案所指意蕴之深邃,值得我们慢慢地咀嚼玩味。如“万”字、十字、人字、等传统图案,“万”字、十字,分别象征旋转的太阳和静止的太阳,是原始先民太阳崇拜的标识,见于新石器时代和甲骨文、金文中。冰纹、六方、八方等,也源于天体崇拜,多边形图案源于“天圆”。其中有些传统漏窗带有吉祥意义的动物、植物、文字等图案以借形寓意、谐音喻意来传情达意,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物类,如喜鹊、蝙蝠、鹤、鹿等都是漏窗常见的装饰题材。喜鹊登枝,双喜临门;驾鹤神游,健康长寿;“蝠、鹿”即“福、禄”。植物类,例如石榴与桃子、佛手这三种吉祥果合在一起,民间则称为“三多”,即多子、多寿、多福[5]。
在国际上,我则以华盛顿的越南阵亡将士纪念碑为例,该纪念碑是20世纪70年代“大地艺术”与现代公共景观设计结合的优秀作品之一。场地按等腰三角形切去一大块,形成一块微微下陷的三角地,象征着战争所受的创伤。V 字墙的两边分别指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将这种纪念性的意义带人整个历史长河。
哈普林设计的罗斯福总统纪念园,是以一系列花岗岩墙体、喷泉跌水和植物创造出的四个室外空间,代表了罗斯福总统的四个时期和他宣扬的四种自由。以雕塑表现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用岩石与水的变化来烘托各个时期的社会气氛。哈普林的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表达纪念的同时,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而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思想,也与罗斯福总统平易近人的为人相吻合,体现了场所的空间“精神”[6]。
以上景观中的实例,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是在景观中很好的运用了景观符号。在景观的设计创造过程中,大量使用人们熟悉的符号,让人们在欣赏美德同时心灵上也达到了享受。
4.结语
“人并不是生活在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德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如是说。景观的传承必然要以景观符号为载体,通过能指、所指以及实物加以延续,在物质、形式与精神三个层面得以发展。一个好的景观,必定让人们难以忘怀,人们对于景观的记忆,或则说在他们心目中的景观,此刻也就是成为一种符号,一种景观符号。
参考文献:
[1] 郭鸿. 对符号学的回顾和展望:论符号学的性质、范围和研究方法[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5.
[2] 王铭玉. 从符号学看语言符号学[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7(1).
[3] 黄飞飞. 浅议索緒尔符号学[J]. 丝绸之路, 2010,14.
[4] 郭崔华. 从符号学的角度感知景观[J]. 陕西农业科学, 2008,6.
[5] 张云.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36).
[6] 林菁. 美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理论家——劳伦斯·哈普林[J]. 中国园林, 2000,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