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遭遇布雷迪斯·普雷斯科特之前,巴基斯坦裔的英国轻量级新秀阿米尔·卡汗的拳击事业可谓一帆风顺:奥运会银牌拳手,WBO轻量级洲际拳王,18战全胜其中14场击倒对手,身材修长,年青帅气,有一双大而深的充满了天生忧郁感的大眼睛,进入职业拳坛时间不长,却已拥有不同年龄段的无数粉丝。
来自哥伦比亚的重拳手普雷斯科特虽然拥有更高更好的战绩,但是,对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拳手所谓全胜和高击倒率,没有太多人会把它当真,普雷斯科特的19全胜17击倒,肯定也是通过打菜鸟得来、从而有许多水分的战绩。
可是这场比赛的结局出人意料:不是卡汗如大家如预想那样取胜,而是普雷斯科特击倒了卡汗;比赛的过程更是让人意想不到:预定的12回合比赛,卡汗在第一回合的54秒就被数次击倒,再也无法继续战斗!
卡汗在以往比赛中有所暴露的“抗打不足”的弱点,在这场比赛中被彻底揭开。普雷斯科特一战成名,而卡汗也不得不放慢了向世界拳王宝座挺进的步伐。
值得欣慰的是,卡汗不是那种经不起失败的拳手,他投入了当今最负盛名的神奇教练罗奇的门下,在刻苦训练中领悟着更多的拳击精义。
在两个回合拿下奥幸之后,卡汗的下一个对手是来自墨西哥的前世界拳王马克·安东尼奥·巴雷拉。
当年的巴雷拉是可怕的,现在的巴雷拉也不是好惹的。巴雷拉近来两场大战都打得还算不错,无论是对大马奎兹和对还是帕克奥,都显示了他的实力尚未退化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可是罗奇对这位走了好几年下坡路的老拳王没有一点忌讳,他对弟子说:你如果连巴雷拉也拿不下,就不用在职业拳坛混了。这表现了罗奇对卡汗的信心,也是对弟子的一种激励。
比赛中,卡汗展现了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和更全面的技术,在两人意外相撞、巴雷拉血流不止的比赛过程中,身高臂长的卡汗占尽上风,而被鲜血盖住了左眼的巴雷拉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直至第五回合,比赛因巴雷拉的伤口过大而终止。
卡汗的战绩也上升到了20胜1负其中15场击倒对手。这一场胜利让卡汗对自己重新充满信心,他渴望挑战世界拳王,也希望向普雷斯科特复仇。
2009年7月18日,卡汗得到了挑战WBA超轻量级拳王、来自乌克兰的安德列·科特尼克的机会!
安德列·科特尼克,出生于1977年12月29日,2000年进入职业拳坛,2008年3月22日TKO加文·里斯成为新的拳王,已经成功卫冕两场。战绩为31胜2负1平,其中13场击倒对手。现超轻量级综合排名第七位。
罗奇在对帕克奥的执教中就表现出他对于怎样增加体重不减慢速度而保持体能同时增加重拳力量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卡汗虽然是升级挑战,但体重肯定不会拖住速度和力量的后退,而是有可能更进一步提升。卡汗的身高臂展都要优于对方,科特尼克的重拳很一般击倒率很低,这一切都说明,卡汗的挑战也许并不艰难,至少——没有那么危险。
罗奇对弟子自然是信心十足:“科特尼克虽然很全面,但是缺少变化,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他还希望卡汗能在日后对决哈顿,或者和复出的莫拉雷斯比赛,成为下一个“墨西哥杀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奇对卡汗寄予了怎样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卡汗将来能有帕克奥这般的盖世成就!
卡汉的推广人沃伦表示了谨慎的乐观:“我看好卡汗能赢才会安排这场比赛,但科特尼克是个强硬的对手。”
击倒率实在谈不上有多高的科特尼克却对自己的重拳十分有信心,作为大小克利钦科的同胞,他说自己经过仔细研究,已经掌握了兄弟俩为什么那么有力量的密诀,将会让大家看到卡汗倒地。他展望了美好未来:“先干掉卡汗,再击倒哈顿,然后到美国扫平这个级别!”——不过他对裁判的担心暴露了他并没有100%击倒对手的把握,他说他有过在英国被裁判判输实际打赢了的比赛的经历,希望裁判能够公正执法。
卡汉则透露了稍为具体的比赛计划:因为对方是头部防守严密的防反型高手,所以自己要多角度击打对方身体,多移动,耐心、谨慎对敌,并用速度压制对方。
卡汗的称重体重为139.6磅,拳王的体重是140磅,都拿捏得比较准确。
这是当地时间2009年7月18日,曼彻斯特男人体育馆。这个场馆,是卡尔扎格冲出城堡前的长期主场,也是哈顿往往卫冕的福地。在这里,裁判的偏哨确实不少,这也怪不得科特尼克会有那样的担心。
先出场的卡汗理所当然地享受到了欢呼,而拳王出场,气氛就急转而下,但对于客场嘘声,科特尼克应该早有思想准备。
比赛一开始,卡汗就显得十分积极,他在远距离向科特尼克展开一系列的攻击,又在拳王有所行动的时候机敏地退开,脚下生风,进退都很迅速。第一个回合,只见俄式的科特尼克有板有眼以严密的防守式步步推进,卡汗满场飞奔,无论主攻的速度还是攻防转换的速度都快于对方,让科特尼克无从出手。
除此之外,和对决巴雷拉时一样,卡汗的搂抱、下压、推搡都很纯熟,边缘技术也有了相当的火候。
科特尼克在第二回合加快了追赶的步伐,但卡汗一退一进间已经化解了他的攻势,因为卡汗的身高臂长,科特尼克在还无法接触卡汗的距离就不得不开始防备对方的来拳。接近两分钟的时候,科特尼克的一次落点丰富的长距离追击小有收获,可惜重拳力量不足,难以对卡汗造成太大威胁。
第三回合开始不久,因为卡汗的不移动,科特尼克的一组进攻似乎占了一点上风,但科特尼克的双拳刚一回收,卡汗马上就还了一组同样凌厉的攻击,并在以后的比赛中更多击中拳王。因为卡汗的移动减少,科特尼克也比前两回合多找到了一点击打机会。
四、五回合,科特尼克继续勤勤恳恳前进着,可他的进攻刚一停息,卡汗多半就会马上回敬他一次。只是在拳王的进逼中,卡汗的移动过多,显得有点仓促,场面不是太好看。
科特尼克在第六回合放倒了卡汗一次,不过不是用重拳——这次对方的倒地,只是用摔法对付搂抱的成果,结果引起倒彩声一片。
第九回合最后,双方有一次比较激烈的对攻。
第十一回合进行到50秒,科特尼克有一个右摆拳打得卡汗晃了一下,但卡汗马上展开了反击。还是最后的几十秒,对攻再一次激烈打响。
除此之外,就是卡汗每每在后退中突然启动抢先出拳,破坏对方的追击,然后进行下一次转移。科特尼克在比赛的最后几个回合越来越紧密的进攻节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科特尼克多少有点温柔的拳头没有如他赛前所说的击倒下巴脆弱的对手,卡汗原来还算不错的重拳却更没有对拳王一向坚硬的脑袋造成任何威胁。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体能都不错,无论是22岁的卡汗,还是31岁的科特尼克,打完了十二个回合,看来都还完全可以再打上三四个回合。
全场比赛中,卡汗以更快的移动速度和出拳速度、更大的击打范围和更多的出拳,一点点累积着自己的优势。他不但表现了在移动中和出拳中的进步,就是在纯防守状态下,他的曲臂防守对头部特别是下巴的保护也已经相当到位,再有人想在他的下巴上来两个冷拳,恐怕已经不会那么容易;科特尼克到也曾经击中过这个弱点,卡汗也的惊无险吃下了,说明就算被人打上两记冷拳,他恐怕也不会再那么容易被击倒。
科特尼克的技术可以说比较纯熟和全面,左右手都有质量不错的出拳,组合攻击流畅,落点分散击打面广,防守能力也不弱,可是因为重拳缺乏力度、移动速度太慢加上臂展劣势明显,所以始终无法对卡汗造成太大的威胁,也无法取得点数上的领先。
最后的点数是120-108、118-111、118-111,卡汗升级挑战成功,以3:0的比分夺得了WBA超轻量级冠军金腰带。
来自哥伦比亚的重拳手普雷斯科特虽然拥有更高更好的战绩,但是,对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拳手所谓全胜和高击倒率,没有太多人会把它当真,普雷斯科特的19全胜17击倒,肯定也是通过打菜鸟得来、从而有许多水分的战绩。
可是这场比赛的结局出人意料:不是卡汗如大家如预想那样取胜,而是普雷斯科特击倒了卡汗;比赛的过程更是让人意想不到:预定的12回合比赛,卡汗在第一回合的54秒就被数次击倒,再也无法继续战斗!
卡汗在以往比赛中有所暴露的“抗打不足”的弱点,在这场比赛中被彻底揭开。普雷斯科特一战成名,而卡汗也不得不放慢了向世界拳王宝座挺进的步伐。
值得欣慰的是,卡汗不是那种经不起失败的拳手,他投入了当今最负盛名的神奇教练罗奇的门下,在刻苦训练中领悟着更多的拳击精义。
在两个回合拿下奥幸之后,卡汗的下一个对手是来自墨西哥的前世界拳王马克·安东尼奥·巴雷拉。
当年的巴雷拉是可怕的,现在的巴雷拉也不是好惹的。巴雷拉近来两场大战都打得还算不错,无论是对大马奎兹和对还是帕克奥,都显示了他的实力尚未退化到不堪一击的地步。
可是罗奇对这位走了好几年下坡路的老拳王没有一点忌讳,他对弟子说:你如果连巴雷拉也拿不下,就不用在职业拳坛混了。这表现了罗奇对卡汗的信心,也是对弟子的一种激励。
比赛中,卡汗展现了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和更全面的技术,在两人意外相撞、巴雷拉血流不止的比赛过程中,身高臂长的卡汗占尽上风,而被鲜血盖住了左眼的巴雷拉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直至第五回合,比赛因巴雷拉的伤口过大而终止。
卡汗的战绩也上升到了20胜1负其中15场击倒对手。这一场胜利让卡汗对自己重新充满信心,他渴望挑战世界拳王,也希望向普雷斯科特复仇。
2009年7月18日,卡汗得到了挑战WBA超轻量级拳王、来自乌克兰的安德列·科特尼克的机会!
安德列·科特尼克,出生于1977年12月29日,2000年进入职业拳坛,2008年3月22日TKO加文·里斯成为新的拳王,已经成功卫冕两场。战绩为31胜2负1平,其中13场击倒对手。现超轻量级综合排名第七位。
罗奇在对帕克奥的执教中就表现出他对于怎样增加体重不减慢速度而保持体能同时增加重拳力量的训练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卡汗虽然是升级挑战,但体重肯定不会拖住速度和力量的后退,而是有可能更进一步提升。卡汗的身高臂展都要优于对方,科特尼克的重拳很一般击倒率很低,这一切都说明,卡汗的挑战也许并不艰难,至少——没有那么危险。
罗奇对弟子自然是信心十足:“科特尼克虽然很全面,但是缺少变化,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他还希望卡汗能在日后对决哈顿,或者和复出的莫拉雷斯比赛,成为下一个“墨西哥杀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奇对卡汗寄予了怎样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卡汗将来能有帕克奥这般的盖世成就!
卡汉的推广人沃伦表示了谨慎的乐观:“我看好卡汗能赢才会安排这场比赛,但科特尼克是个强硬的对手。”
击倒率实在谈不上有多高的科特尼克却对自己的重拳十分有信心,作为大小克利钦科的同胞,他说自己经过仔细研究,已经掌握了兄弟俩为什么那么有力量的密诀,将会让大家看到卡汗倒地。他展望了美好未来:“先干掉卡汗,再击倒哈顿,然后到美国扫平这个级别!”——不过他对裁判的担心暴露了他并没有100%击倒对手的把握,他说他有过在英国被裁判判输实际打赢了的比赛的经历,希望裁判能够公正执法。
卡汉则透露了稍为具体的比赛计划:因为对方是头部防守严密的防反型高手,所以自己要多角度击打对方身体,多移动,耐心、谨慎对敌,并用速度压制对方。
卡汗的称重体重为139.6磅,拳王的体重是140磅,都拿捏得比较准确。
这是当地时间2009年7月18日,曼彻斯特男人体育馆。这个场馆,是卡尔扎格冲出城堡前的长期主场,也是哈顿往往卫冕的福地。在这里,裁判的偏哨确实不少,这也怪不得科特尼克会有那样的担心。
先出场的卡汗理所当然地享受到了欢呼,而拳王出场,气氛就急转而下,但对于客场嘘声,科特尼克应该早有思想准备。
比赛一开始,卡汗就显得十分积极,他在远距离向科特尼克展开一系列的攻击,又在拳王有所行动的时候机敏地退开,脚下生风,进退都很迅速。第一个回合,只见俄式的科特尼克有板有眼以严密的防守式步步推进,卡汗满场飞奔,无论主攻的速度还是攻防转换的速度都快于对方,让科特尼克无从出手。
除此之外,和对决巴雷拉时一样,卡汗的搂抱、下压、推搡都很纯熟,边缘技术也有了相当的火候。
科特尼克在第二回合加快了追赶的步伐,但卡汗一退一进间已经化解了他的攻势,因为卡汗的身高臂长,科特尼克在还无法接触卡汗的距离就不得不开始防备对方的来拳。接近两分钟的时候,科特尼克的一次落点丰富的长距离追击小有收获,可惜重拳力量不足,难以对卡汗造成太大威胁。
第三回合开始不久,因为卡汗的不移动,科特尼克的一组进攻似乎占了一点上风,但科特尼克的双拳刚一回收,卡汗马上就还了一组同样凌厉的攻击,并在以后的比赛中更多击中拳王。因为卡汗的移动减少,科特尼克也比前两回合多找到了一点击打机会。
四、五回合,科特尼克继续勤勤恳恳前进着,可他的进攻刚一停息,卡汗多半就会马上回敬他一次。只是在拳王的进逼中,卡汗的移动过多,显得有点仓促,场面不是太好看。
科特尼克在第六回合放倒了卡汗一次,不过不是用重拳——这次对方的倒地,只是用摔法对付搂抱的成果,结果引起倒彩声一片。
第九回合最后,双方有一次比较激烈的对攻。
第十一回合进行到50秒,科特尼克有一个右摆拳打得卡汗晃了一下,但卡汗马上展开了反击。还是最后的几十秒,对攻再一次激烈打响。
除此之外,就是卡汗每每在后退中突然启动抢先出拳,破坏对方的追击,然后进行下一次转移。科特尼克在比赛的最后几个回合越来越紧密的进攻节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已经无法挽回败局。
科特尼克多少有点温柔的拳头没有如他赛前所说的击倒下巴脆弱的对手,卡汗原来还算不错的重拳却更没有对拳王一向坚硬的脑袋造成任何威胁。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体能都不错,无论是22岁的卡汗,还是31岁的科特尼克,打完了十二个回合,看来都还完全可以再打上三四个回合。
全场比赛中,卡汗以更快的移动速度和出拳速度、更大的击打范围和更多的出拳,一点点累积着自己的优势。他不但表现了在移动中和出拳中的进步,就是在纯防守状态下,他的曲臂防守对头部特别是下巴的保护也已经相当到位,再有人想在他的下巴上来两个冷拳,恐怕已经不会那么容易;科特尼克到也曾经击中过这个弱点,卡汗也的惊无险吃下了,说明就算被人打上两记冷拳,他恐怕也不会再那么容易被击倒。
科特尼克的技术可以说比较纯熟和全面,左右手都有质量不错的出拳,组合攻击流畅,落点分散击打面广,防守能力也不弱,可是因为重拳缺乏力度、移动速度太慢加上臂展劣势明显,所以始终无法对卡汗造成太大的威胁,也无法取得点数上的领先。
最后的点数是120-108、118-111、118-111,卡汗升级挑战成功,以3:0的比分夺得了WBA超轻量级冠军金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