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做中学”理论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理论,倡导儿童从活动中主动学习,主张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中的活动相联系等观点,遵循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该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提出来的,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但对我国幼儿园教学仍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加以探讨。
  一、“从做中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关于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儿童思维的领导者。杜威认为,最能展现教师领导才能的地方,应当是教师对儿童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师是儿童思维的领路人。在杜威看来,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儿童学会思维。
   2.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作用就是诱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教师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把儿童的兴趣与生活经验纳入学校教育中,将儿童在日常游戏活动中无意识的学习转变为经过教师精心选择、安排与指导下的学习。
   (二)关于儿童的发展
   1.儿童的经验。杜威主张学校教育必须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用“教材心理学化”的方式解决儿童的直接经验与系统的学科知识之间的矛盾,并将直接经验进行抽象、组织与概括,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促进儿童学习。
   2.儿童的发展潜力。杜威看到了儿童未成熟状态中具有极大的积极因素,并认为“未成熟”就是指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也就是说,未成熟并不是代表一无所有或是软弱无能,而代表了儿童具有某种发展的潜力和生长的可能性。
   3.儿童的兴趣。杜威认为,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可以知道他们进入了什么阶段,据此进行的教育将更为有效。忽视儿童的兴趣,将可能减弱儿童心智的好奇性和灵敏性,压抑其创造性。
   (三)关于课程的组织
   1.对传统教材的批判。杜威认为,一方面,传统的课程教材是由前人积累的、间接的经验符号所组成,由成人编制并符合成人的种种标准,但对儿童并不适用;另一方面,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整体的,而学校的教材是由不同目的的学科拼凑起来的“大杂烩”,这种分门别类的教材割裂了儿童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儿童整体和系统地认识世界。
   2.提倡活动性、经验性的课程。杜威认为,学校教材一方面应源于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应与儿童的现有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儿童从教材中找到与现有生活的连接点。
   (四)关于教学方法
   1.批判传统的教学方法。杜威反对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认为成人站在讲台上向儿童灌输不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内容,儿童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这种方式既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不符合儿童的需要,又压抑了儿童的兴趣,破坏了儿童的创造力。
   2.提倡五步教学法。教师应给儿童提供典型的情境游戏活动,充分利用儿童的直接经验,让儿童在主动探索、操作工具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由此,杜威确立了著名的“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即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定义;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推理,看哪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
  二、“从做中学”理论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一)由教师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转变为教师与儿童地位平等
   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改变教师和儿童之间统治与被统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与儿童的双向主体地位。例如,我们班的龙龙见到老师时总是显得有些害怕,特别听老师的话。于是,我在游戏中主动和他互动,休息时会热情地拥抱他,并和他聊天,及时了解他的兴趣和需要,增进师幼之间的了解,努力形成一種朋友式的平等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龙龙对老师的恐惧情绪慢慢消失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制订规则,幼儿负责遵守。现在,我们积极调动幼儿的主人翁精神,尝试和幼儿一起制订规则,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理解规则,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我们通过实践发现,平等的师幼关系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由忽视儿童的经验兴趣转变为重视儿童的经验兴趣
   尊重儿童的经验,重视儿童的兴趣,从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引发儿童对知识的兴趣。为了幼儿出行安全等因素考虑,我们在园内和园门外拓印了不同颜色的小脚丫,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午饭后,我和幼儿一起观察了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脚丫。我们从蓝色的小脚丫想到了蔚蓝的大海,想到了可爱的小鱼,并开展了游泳比赛;从黄色的小脚丫想到了沙漠和骆驼,并展开了对驼峰的探寻。实践表明,从幼儿的经验兴趣入手,可以让幼儿学到更多、更系统的知识,而且孩子们的专注度更高,更有利于活动的开展。
   (三)由轻视怀疑儿童转变为尊重相信儿童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师要相信儿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日常教学和一日活动中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为了保持幼儿衣服的整洁性,我们在吃饭之前会为幼儿系上围裙。考虑到系围裙、摘围裙比较有难度,所以我们班(中班)的这些工作都是由教师包办的。可没过多久,我竟然听说小班幼儿可以相互帮助解围裙。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儿童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我们需要相信儿童,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做,孩子们的表现有时候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四)由过分倚重教材转变为注重经验性、活动性的课程
   注重课程与儿童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课程的活动性,促进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吸取知识的营养,做生活的有心人。针对幼儿不爱吃蔬菜的现状,我和幼儿一起参观了幼儿园的菜园,认识了菠菜、韭菜、萝卜等蔬菜,并一起进行了蔬菜种植活动,幼儿兴趣颇丰。活动开展过程中,我抓住机会和幼儿一起探讨了蔬菜的营养价值。此后,多数幼儿都能高高兴兴地吃蔬菜了。可见,生活中的课程由于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所以更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    (五)由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游戏教学法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儿童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合理采取情景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幼儿背诵什么是“三无食品”、怎样正确挑选食物,孩子们就会觉得非常无聊。但是,如果教师设置一个好朋友因乱吃东西生病的情境,幼儿就会对安全饮食活动产生兴趣。教师以医生的口吻让幼儿了解乱吃东西带来的危害,以为看望好朋友为由,让他们在实践中练习正确选购食品的方法。实践研究发现,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时,大多数幼儿会游离于课堂之外;而采取情景游戏教学法时,幼儿显得非常兴奋,基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六)由注重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性评价
   注重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通过评价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对儿童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班的轩轩不爱午睡,在家基本不睡午覺,即使躺在床上,也是一会儿伸胳膊一会儿蹬腿,有时候甚至能把自己的被子拆了。一天午休时间,孩子们都闭上眼睛准备睡觉了,轩轩虽然也安静地躺在床上,可是两只大眼睛在骨碌碌地直转。即使这样,我还是表扬了她今天能够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我轻轻地走到她跟前看着她,她仍然表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在给她盖被子的时候,我发现她的被子破了,便问是怎么回事,她说是自己撕破的。我说:“被子破了的话就不能盖了,需要带回家让妈妈缝一缝。但是,被子是用来睡觉的,所以它只喜欢和爱睡觉的小朋友待在一起。”轩轩想了想说:“老师,我今天中午会睡觉的。”然后,轩轩自己找好姿势,盖好被子,没过几分钟就睡着了。午休结束后,我当着所有幼儿的面对轩轩进行了表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力求使评价能促进儿童良好发展,而不应打压儿童的积极性。
   杜威的教育理论被称为教育领域内哥白尼式的革命,“从做中学”的理论对传统的师幼关系、教学方法、教材地位等都有着不小的冲击。该理论在美国享有权威,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负盛誉。当然,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理论,“从做中学”理论不可避免有其局限性,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合理地看到它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启示,包括幼儿园的师生关系、儿童活动的组织中心、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课程的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对儿童的评价方式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能力 培养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日益成为了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必需技能,也成为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 计算机教学 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日益成为了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必需技能,也成为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中
摘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形成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作为整体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创新的社会,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累加和堆积,而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熟悉和解决数学新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假如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
摘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关键词:作文 提高 兴趣 水平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人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教师照着课本读、讲,学生照着课本读、写,以至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要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情景交际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情景交际法  一、情景交际法的理解  情景交际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促使学生获取技能进行交流。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
摘要: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人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在当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很有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关键词:理想教育 熏陶感染 转化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任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人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
鸡的Ⅰ群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groupⅠ,FAdV-Ⅰ)分为12个血清型,共包含5个亚群,分别是:A亚群(FAdV-1)、B亚群(FAdV-5)、C亚群(FAdV-4和FAdV-10)、D亚群(FAdV-2、FAdV-3、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