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是乡村中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历史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本文主要依据方志等地方文献以及西方人士在华旅行的记述 ,探讨晚清时期 (1 9世纪后半叶 )华北地区 ,主要是直隶省村落的外部形态 ,认为 :北方村落规模多为中小村落 ,百户以上大村不占多数 ;为安全需要 ,若干村落环筑土墙或设立“庄门” ;为农事、生活及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很多村落在村内、村外掘井、立庙。本文还描述了村落的街巷、房舍结构和道路交通情况 ,并摹录了一些显示当时村落形态的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