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主办的“2015年第二期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上,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技工院校的校长参加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每一位校长都撰写了培训心得,纷纷为我国技工教育出谋划策。《职业》杂志陆续刊登部分校长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技能人才短缺日益凸显,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一、技工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国家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和技工院校发展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梯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持。2013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014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向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全体代表发表讲话,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用改革的办法推进职业教育,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正是由于各级政府给予技工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奠定了近年来技工教育迅猛发展的良好基础。
  2.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愈加迫切
  随着营口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未来3年,技能人才需求总量约为6000人。其中,机械加工、电气应用、电子装备、汽车制造、物流等高技能人才需求量2800人。另外,辽宁省常年在外务工人员中,60%以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80%以上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从事重体力、少技能的建筑、采石、粗加工等工作。他们收入偏低,仅能解决温饱,急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学会一技之长,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做大做强技师学院,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对满足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职工人和再就业的培训主体作用愈加凸显
  在辽宁省的技工院校中,多数院校作为当地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承担着当地劳动预备制培训、在职职工培训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的任务。辽南技师学院作为国家和省市就业再就业公共培训基地和创业定点培训机构,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完成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以上、创业培训1500人以上。在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中,70%以上来自于农村,并且多数家庭困难。经过在辽南技师学院3年的学习,使这些新生劳动力掌握了操作技能,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向技术工人的转变,为产业工人队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新生力量,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
  4.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行愈加普及
  人社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企合作既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近几年,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作用,先后与马勒集团、石钢集团、中集集团、辽宁中兴线缆有限公司等60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因较高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订单培养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5.技工院校生源逐年下滑,生存压力加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入新常态,高职院校招生放开,自主招生普遍实行,技工院校面临着巨大困难,特别是生源市场竞争愈加激烈。2014年,营口市中考考生数8000余人,高中招生计划6000人,未达线的落榜生2000余人。营口市各类职业学校计划招生5000人,倒挂近1000人。僧多粥少,技工院校、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的极其短缺局面。
  国家鼓励技工院校加快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些都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助推剂;而与此同时高校扩招、社会对技工身份的歧视,又牵绊着技工院校发展的脚步;部分地方和企业“招工难”,技工院校“招生难”的矛盾凸显,技工院校发展任重道远。
  二、新形势下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思考
  1.坚持服务经济的办学理念
  要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大力培养技能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
  (1)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专业建设跟着产业走,努力与现代产业体系对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新增专业。成立由企业、学院、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与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2)在培养模式上,坚持教育教学跟着生产走,努力与企业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对接。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生产岗位实际,以突出职业能力为核心,把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改变办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3)在服务方式上,坚持人才培养跟着项目走,努力与项目对接。采取订单培养、专业嫁接、工学结合、岗前岗中培训等多种有效方式,搭建人才培养与项目对接平台,做到在项目签约时了解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人才培训,在项目竣工投产时向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使人才培养与项目推进同步。
  2.坚持技能立校的办学特色
  把学校办出特色,以特色吸引更多的学生踏进技工学校,走入技校的课堂,这关系到技工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坚持技能立校。   (1)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全面优化所设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努力构建以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传统考核模式,推行以赛代考,出台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技能兴趣,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推行通用素质教育试点,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工学结合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坚持在一体化师资培养、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工夫,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充分体现能力点。加快实训室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努力打造教室一体化。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组、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推行“行动导向”先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实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3)扩大校企合作。加强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坚持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综合优势,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全面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并把部分专业教学搬到企业,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
  3.坚持多元化的办学方向
  技工院校,不仅是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求职人员开展学制教育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主要阵地,更是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只有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服务等办学功能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初、中、高级工培训,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等层次办学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技工院校培训资源优势,努力实现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办学功能。
  一是广泛开展中短期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发挥再就业培训示范基地作用,努力提升城乡劳动者素质;二是大力培养创业型人才,认真实施国际劳工组织与人社部合作举办的“SYB”创业培训项目,将创业培训引入大学校园,努力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三是积极打造以赛促培平台,利用良好师资和教学设备优势,为省市技能大赛提供服务,促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4.坚持改革创新的办学驱动力
  解放思想,推动和深化内部改革,努力激发办学活力。
  (1)在人事改革上,结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努力推行干部、教职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双向选择、末位淘汰,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聘上岗办法和任期考核制度,通过公开竞聘、择优聘任,努力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职责管理转变。改革分配办法,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教学一线和关键管理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工资待遇与绩效、岗位挂钩,多劳多得、重责多得、优质多得。
  (2)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名师名教战略,创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聘请省级技术能手施贵军来学院任首席技能大师,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贯彻落实教师假期下厂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深造,注重教师自身技能的提升,努力增强实践教学能力。通过公开择优招聘,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引进一批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3)在管理服务上,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学院跨越式发展,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管理、质量控制和业绩评价等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规范运行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实现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水利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相当成熟,待开发和未开发的水电资源日趋减少;然而水电在环保、调峰和维护电网安全方面的优势又是其他许多能源所无可比拟的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产生贸易往来,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职业院校要与时俱进,对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兼顾传统与现代教育的优势,摒弃传统教育的不足,培养出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国际贸易英语方向的专业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国际贸易 英语
自2000~2003年间,在国务院和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黄委会及所属黑河流域管理局,会同流域内有关省区,通过了黑河水量调度和实施流域近期治理规划,于2003年如期完成了国务院确定
基于DEM的流域水文模拟已成为近年来流域水文模型的热点之一.探讨基于DEM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入手,研究了数字高程模型和新安江模型相结合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建模思路,并把
在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主办的"2015年第二期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上,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技工院校的校长参加了为期5天的封闭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每一位校长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