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此一发 动其全身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除了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还应当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阅读教学通过运用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和主旨,为实现深度阅读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整体把握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把握文本,就是在阅读教学时,尝试从抓住文本中某个细节或关键或机要之处入手,可能是一个词语也许是一个注释,或者一句话一段文字,以这个局部为原点生发出去,设置与整体文本阅读关联的逻辑链问题,层层解析,逐步推进,达到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和主旨的目的,并在整体把握练习中培养思维能力。
  曾经教学过一篇课文《小巷深处》,就是抓住一个问题“小巷深处‘深’在何处?”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把握文本的。
  课堂教学概述如下:
  阅读课文后,想一想《小巷深处》“深”在何处?读“深”字的含义解释,联系标题“小巷深处”及课文内容,想一想哪些义项符合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简要谈一谈你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深”字的解释:
  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3、4、5、6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深宅大院;
  2.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
  3.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
  4.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
  5.(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厚谊、两人的关系很深;
  6.(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
  7.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
  8.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
  “牵”此一发,阅读教学主要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表示意思:学生对义项符合明示自己的判断。结果显示,选择第1项的只有六七个同学,选择第4项的有三个同学,全班的同学都选择了第5项。
  第二,阐释辩论:第5项意见统一,便分组派代表陈述理由,要求指明对应的人、事、物,落实到语言上并简要分析,其他个别作补充。而从选择第1项和选择第4项的数据显示看,这儿是争议的重点,因此由少数同学充分阐述。其余未选的同学发表看法,交换意见,阐明观点。此处,辩论交锋较為热烈的是:(一)关于“小巷”“深”的意义;(二)对“影响”和“印象”的理解,陈述者认为作者写小巷是“影响深刻”;而辨析者认为,“影响”往往是精神品格的指向,而“印象”往往是实物外形的指向,说小巷“影响”“我”是不对的。陈述者似乎受到点拨,马上自圆其说“是英姨的爱影响了我,我才懊悔内疚,从情感的波折里回归到与母亲的爱中”。接着他以第6自然段为依据解释,母亲为了“我”夏天卖冰棒,冬天缝补做针线活,她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我”对此印象深刻,所以这段细致刻画母亲的坚忍和乐观,在“我”的记忆里难以磨灭。
  第三,探幽深究:在讨论辨析关于“小巷”“深”的意义时,有同学抓住“搬进”“最深处”说物理意义,有同学抓住“两个”“滑溜溜”说“我”记忆深刻,有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借助课文插图说小巷的蜿蜒纵深、小巷人家的殷实和安稳就是母亲用心良苦之深,有同学受到启发说插图,两个人“搀扶”,流露出母亲“我”关爱之情深。关于“夏天”和“冬天”的叙写,则抓住“毒辣的”“二十几条”来透析季节的代表性及其烘托人物的作用。
  第四,内化拓展:基于文章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天,巷里的人都看到她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的探讨,学生替瞎眼英姨设计一个“搬家”计划,“搬家”计划的设计和交流,同学们走进了瞎眼英姨深邃醇厚的心理世界。
  “小巷”即是一个审美意象:深深的小巷,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小巷深处既是母女俩“家”的所在,也是她们生活的场景,亦是作者感情的依托,是作者情感记忆里“爱”的化身。这是“深”在标题里,学生要领会的含义。而全文三十自然段的内容,叙写母女俩相濡以沫的真情故事,用一个“深”字是可以凝练文章主旨的。学生在自学文本后要提炼出来。因此,读了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深”字的解释,学生有一个识别,对接,判断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把已有知识和经验去应对新课题,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的价值判断的创造初期的自主欲望表达的过程。不仅如此,说这个“深”字“牵一发而动全身”,主要在于课堂呈现运动状态的发散性特征,这种发散性激发是学生思维容量充盈的保证。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后,学生要陈述理由,陈述理由的依据要找准,这依据就是文本的内容,文本的内容又要有选择,有选择又生成新的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学生自主情意的体现和价值取向的表现。形成结论式的判断后,接下来就是向全班陈述,陈述的层次,理由的深度,便形成这位同学学业方面的有效知识量,并且这还是动态发展的,因为他还要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辩论和评判的。而无论质疑者、辩论者和评判者,还是陈述者,他们在此过程中,都经历了判断、生成、创造,再判断、再生成、再创造的思维过程,这样,单位时间内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综合指标得到了渐进性的优化。
  文本中的某个细节或关键或机要之处,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潜心挖掘,如课文注释,往往也可成为整体把握文本的“机杼”,从课文注释生发出去探寻全篇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陈子昂的古诗《登幽州台歌》,注释就有“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显然,注释不仅仅说明地名,它还隐含着诗人创作的背景及意图,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屡受打击,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心情郁郁悲愤。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他多么希望能遇到像燕昭王那样招贤纳士的明君啊,于是用“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孤独和惆怅。我们在朗读的基础上,从注释生发出去把“古”和“今”链接起来是可以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的。   而短文《陋室铭》也有“铭”的注释———“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去挖掘内涵,设计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问题链。内容上抓住“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去理解分析文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的意蕴和旨趣,此重在理性思维的锻炼;形式上则以“何为骈句?”为发端,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理解“铭”这种文体句式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文字精练而又清丽,音调和谐,音节铿锵的特点,在唇齿留香的诵读中感受文章包含着的无限情兴和深长韵味,而这又是对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感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有时教材编辑者为了某种需要会对入选的文本材料进行一些小的删减或改编,而这些删减或改编与原文本对照起来,我们可以潜心挖掘使它成为又一个“牵此一发”的整体把握文本的好“机杼”。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周晔的原题为《伯父鲁迅的二三事》,编入教材时改为现在的题目。原题并没有“先生”二字。那么“先生”二字是不是可以作为“牵此一发”的“机杼”呢?设想,“先生”的含义是什么?猜测编者加“先生”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什么不称伯父为“先生”?文章里出现“先生”二字的故事是什么?出现“先生”二字的故事可不可以放到开头写?故事里的“先生”和编者在题目上加的“先生”表达一致吗?等等。这些问题,关涉到文本材料的组织布局,作者情感的表达,编者意图的理解,故事中人物心理的特点。学生自读,既要解决“先生”这一语言的一般意义到具体语境义的理解分析判断问题,又要在整体把握文本时,架设起与作者编者及故事人物内在心理沟通的桥梁,借此着重梳理出作者组织材料由己推人,由亲人之爱到民之博爱的内在情感之线,理解编者对鲁迅先生的崇高敬意,从而深度把握文本创作旨趣和艺术特色。
  笔者以为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在于,遵循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规律,遵循阅读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遵循语文本体语言即思维的特征,避免孤立、僵化、割裂的习得,要使阅读教学往纵深推进。
  阅读教学中,常常采用分段概括、分类梳理的方法,通过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信息提取、内容筛选把握文本。但学生仅仅填表格、做结构导图,其思维锻炼只停留在语文认知活动的表层级,还应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启发学生发现信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发掘信息之间这种关系的意蕴,由表层级转到深层级情志思维活动,创见性地解决阅读问题,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文本,提升阅读体会和习得效果。
  我们来看短篇小说《驿路梨花》的一张表格设计:
  这张表格的设计,基本上把小说的人物、主旨、情节等要素概括进去了,但要使同学们从整体上领悟“驿路梨花”旨趣,理解其“双线结构”和“一石三鸟”的艺术特色,仅仅完成这个表格还只是浅层级的学习活动,教学还应更进一步,从逻辑思维的深层次出发,设计两个问题链,即人物活动思想根源有什么关联?并结合“为什么这样做?”谈一谈你对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的理解。诱导学生去探究发现人物“为什么这样做”的故事与故事之间“击鼓传花”式的内在联系,领悟出小茅屋里的人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品质,如图所示:“我”、老余、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梨花→解放军战士→雷锋,它更好地阐释了一个“动态”的雷锋精神,理解“处处开”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梳理辨析中,既理解了小说以小茅屋建造时间的角度倒叙和以“我”、老余、瑶族老人活动顺叙的双线推进,不断设置悬念的写法;又領悟出“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多层意蕴———“梨花”这个主人公没有出现,但是到处都有梨花助人为乐的故事。文中那些关于梨花景物的描述,其实也是为了烘托梨花的精神品质,而“处处开”则比喻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这个表格的填写是提取信息概括内容的低阶思维过程,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而在这个基础上设置信息之间的逻辑问题链,去探究辨析批判,则步入思维锻炼的高阶练习了。
  举例凡上,不宁唯是,阅读文本中“矛盾之处”“反复之处”“反常之处”“转折之处”“结穴之处”等等都可以探研创设整体把握文本的阅读路径。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把握文本,要立足文本,要钻研文本在结构、内容、意蕴、旨趣、风格上的特点,抓住“语言即思维”这个阅读之“魂”,要在学生自主自觉的心理状态下,真实走进文本,真切感知文本,引导学生“自由心证”地构建对文本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获得真实的阅读经验,让思维训练实实在在地进行。
其他文献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教育的最大成就,是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这对一个发展中的世界人口最大国家而言。是何等重要的历史性进步。  有了这样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使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和充分的依据更高地期盼:未来30年。中国教育能够在“有学上”的基础上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我们将建设一个更公平、更优质、更多样的教育体系。我们将拥有人人享受的高质量教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学有
9月,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蒙古国国家档案总局主办、北京市档案局协办的“中蒙关系1949—2016档案展”在京开幕。  2014年,中国国家档案局与蒙古国国家档案总局签署了《中国国家档案局与蒙古国国家档案总局档案领域合作协议》。在此框架下,中蒙双方商定,共同在乌兰巴托和北京分別举办档案展览。2016年8月,“中蒙关系1949—2016档案展”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首展,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在京办展,可进一
我喜欢和学生聊天,喜欢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困惑,让学生的困惑逐步得到化解。我理解的科学课堂是一片海,学生则是一叶舟,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在“风浪”中把握航向,获得一帆风顺,让探究成为学生的本领,让探索的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于是,我就和学生一起观看帆船竞技视频,以聊天的方式拉开了《小帆船》这节课的序幕。  师:帆船是一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第二届奥运会上,它被列为正式的水上竞赛项目。大家
凡事要么不干,要干就于最好。虽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我总是在追求最好,总是用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以达卓越的境界。  卓越是一种目标的极致,一种行为的超凡,一种结果的升华。追求卓越,就是为实现目标而发奋努力的那种过程,那种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追求卓越的教育管理,是追求以博大的教育智慧,来实施有效的教育实践,从而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  人生旅程中,只有不断自我设计,自我否定,方可不断自
小学高年级时,学生开始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多边形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也可以是几个规则图形组合在一起,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是间接、隐蔽的,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许多学生会感到困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但多边形面积计算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的兴趣和信心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喜欢计算多边形面积,为进一步
灰色夹克、白色皮革压纹单肩包、戒指(用作手链配饰)均为Louis Vuitton白色镂空高领毛衣、米色风衣、白色皮革手提包均为Prada  一点明艳的色彩,就能为整体造型增添亮点。在充满喜庆氛围的岁末节日季,走在街头,用一抹红色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白色真丝连衣裙Valentino 红色皮革玫瑰花瓣手提包米色羊毛上衣、皮革半裙、白色皮革水桶包均为Alexander McQueen白棕色拼接羊毛連衣裙、
在课题研究中,管理者的主要职能在于制订与落实计划、指导与反馈信息、检查与参与评价。完成职能的同时,管理者在带领教研团队开展课题研究中,核心在于激发。在带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中,作为管理者,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教研主动性的重要,只有教师真正融入其中,才能更为投入并深入地思考,才能激发出更多的智慧,才能转化为行动。  然而,教师由内到外的转变与管理方式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从当前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困
思想溯源:    孔子谈仁最多。仁的核心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就是对一切人持有一种尊重和爱敬之情。孔子所宣扬的仁还具有泛爱的特点,“泛爱众而亲仁”,即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各种道德的原始起点,也是最根本的道德。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做一个仁者是孔子的终极理想,怎样才能做一个仁者呢?“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必有勇”,“仁者先难
一   如果不是天太热,啥事都不会发生。樊巧凤后来总是这样想。   那天热得古怪,似乎没有一丝风,空气像块湿抹布,把地上所有物件裹得密不透风,任由天上的大太阳慢火煎烤。中饭后在地里耪豆子的时候,就有两个女知青中了暑。傍晚倒是下了场急雨,不过眨眼就停了,没带来一丝凉意,反更热得难熬。屋里根本待不住,只好出去睡。她和小妹巧银睡院子里两张草绳网的软床,爹娘带小弟去了院子对面。那里以前是个打麦场,空旷招风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第一所学校”的“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将直接影响孩子生命的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阐述家庭教育的“价值观”,他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衣扣论”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我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家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