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爸爸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ohua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跟两位朋友的聊天颇让人深思。一位是七岁孩子的爸爸。这位老兄是军人出身,颇有血性和野性的一个人。有了儿子之后,就想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有血性、有野性的男子汉。但提到育儿,他却一肚子苦恼:一是孩子太内向,不愿意和别的孩子玩。二是不愿意运动,常常盯着手机玩。三是不黏自己,也不听自己的话。
  我说,你说的这三个问题很可能都源自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我猜你很少陪他。
  他很惊讶:咦,这你怎么知道?
  我笑而不语,而是以一个资深“孩奴”的身份告知他几条经验——孩子不喜欢运动,你带着他一起去爬几次山、玩几回水之后再试试。孩子不喜欢跟别的孩子玩,你可以尝试把他当成兄弟,当成伙伴,和他一起疯玩几次,增强他的安全感以后,他很可能也愿意接触别的小伙伴了。你在孩子面前没威信,孩子不黏你?你可以先别对他发号施令,先多陪他。只要陪他够深入、够彻底,他心里得到了满足,自然就会很听你的话,和你亲,黏你。这位朋友听后恍然大悟,说以后按照我开的“方子”试试。
  另一位朋友是一位4岁孩子的妈妈。提到育儿的话题,这位妈妈有些“激进”:没有男人,照样能生娃养娃——去精子库找个精子,然后自己生自己养。反正,有些爸爸也形同虚设。
  看来这位妈妈对自己丈夫在育儿方面的贡献率十分不满。原来,中国式爸爸,在妈妈眼里这么差劲呢。但放眼周围的一些中国式爸爸,真心喜欢带娃,真正愿花、能花时间和精力陪,有耐心和方法陪娃的实在不多。这样看来,这位妈妈的吐槽和抱怨不无道理。
  而我的亲身经历,也证明这位妈妈绝非妄言。平日里,儿子约着他的小伙伴一起在公园玩。多数时候,除了我们家以外,其他的小伙伴都是妈妈带着出来玩的。为什么带小孩出来的都是妈妈呢?爸爸们真的有那么忙吗?恐怕未必。
  以那位向我吐槽儿子太内向、不爱运动、不黏自己的爸爸为例,他坦承,加班后回家,往往喜欢往沙发上一躺,刷着手机放松放松。这一刷,就到了深夜,孩子早已入睡。我告诉他,孩子天真好玩,陪他也很有趣,也很放松。你以后把刷手机的时间给孩子就可以了。如果时间来不及去户外,至少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做小游戏,给他讲讲故事,也是极好的。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似乎女性才是专职养儿育儿的,她们为孩子多付出一些好像也天经地义。但在新时代里,女性几乎承担着和男性一样的养家糊口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她们独自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就不合情理了。抛开责任不谈,孩子需要的爱和陪伴是全方位的,父母的愛和陪伴缺一不可。否则,孩子在成长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
  其实,“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光只是适用于爱人,也适用于孩子。醒醒吧,那些中国式爸爸,你们其实真的没那么忙,孩子需要你和他一起浪费时光。
其他文献
火车票实名制要求“人、证、票一致,否则按照无票处理”,女子为何能够买到6张火车票呢  7月25日,有网友爆料,一名女子带俩娃躺在火车硬座上睡觉遭到旅客质疑“霸座”,随后女子表示因为没有卧铺,所以买了6张硬座车票让孩子休息。  女子的行为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既然买了票,座位理所当然是她的,也有网友质疑,火车票实名制要求“人、证、票一致,否则按照无票处理”,女子为何能够买到6张火车票呢?  明明
“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  “你们听,我唱的《新贵妃醉酒》好听吗?我唱的是不是比李玉刚唱的还有味道啊?你们想学吗?想学的话,我可以教给你们啊!”看着这名纵火犯康小华翘着兰花指,用娇嗲嗲的女声对着民警展示他的才华,记者和民警们都被惊呆了。  1991年出生的康小华是湖北孝感人,家里有7个姐姐,父母亲已70多岁了
2017年12月24日,四川省资阳市公安局通报了一起刚刚破获的利用录音机诱捕鸟类案件,民警在案发现场及犯罪嫌疑人租住的房屋内查获3071只鸟类及大量鸟网、收录机等作案工具.另
建立一个形式上的妇女草根组织容易,要使其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并保持良好的运作却相当困难,需要花大力气促进组织成员的意识提升与能力增长,才能使之最终走上自我管理、自我发
主政一方的丈夫,与在经济部门任要职的妻子,暗中经商,利用职权输送非法利益给自家公司。机关算尽,反误了安享晚年。2017年8月和12月,已双双退休,退休前担任广东省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的言敏永,及曾任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委员会书记的冯梳胜,分别领刑7年和15年。空手套白狼  冯梳胜与妻子言敏永,均出生于1951年,两人在仕途上比翼齐飞。1997年冯梳胜调任广东省中山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时,言敏
“不能等自己错了才去总结,那就为时晚矣。要多研究别的案子错在哪儿了,把别人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那我们在办案中就能少犯错误。”  在采访李天裕之前,就听公诉部门年龄稍大些的检察官们说起过他,知道他对法律精熟,有一个“李法条”的名号;还听说他曾是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的检委会专职委员,是一名副局级的领导干部。可是,第一次见到李天裕时,还是被他惊住了——很难想象眼前这个平易随和、语带幽默的老人曾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