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该具备的特质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选拔和考核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一直缺乏一个相对统一、科学、专业化的评价标准。因此,校长队伍便出现了参差错乱、良莠不齐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和学校正常发展滞后的情况。站在一个具有二十年教龄的普通教师的角度,我认为一个校长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一、独立的教育思想
  国家时常提倡教育家办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是办好学、办好教育的根本或必要条件。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或导向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头脑就会沦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必然会缺乏主见,缺乏立场。就像空心的芦苇、提线的木偶、轻飘的浮萍一样,没有根亦没有心,只能随波逐流,任人摆布。而作為一名校长,承担着引领学校前进,推动教育发展的重任,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不仅很容易成为别人的影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对他所负责的学校和他所管辖的师生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灾难或罪孽。“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火车头如果没有自己的方向和思想,那么就会跑偏,这样火车必然会翻车,或被带到阴沟里。所以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是一位思想者,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能够正确指引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落实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前进。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中华民族向来很看重一个人的道德修为,并认为品德是立世之本,是做人之根。孔子曾在《论语·述而》中这样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徙,是吾忧也。”他把道德修养同读书学习与知错即改相提并论,并且将之置于第一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德性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拔干部要看是不是“德才兼备”;评判教师要看是不是“德高为师”;衡量艺术家依然要看是否“德艺双馨”。据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人才的选拔亦是如此——特别看重人才的道德品质:能力高,道德水准高的人,重用并增加责任;能力低,道德水准低的人,则解雇;而能力高,道德水准低的人不仅解雇,而且永不雇用;至于能力低,道德水准高的人则是培训使用。因此说,做一名校长也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毕竟领导者的威望是需要借助德行修养来支撑的。有了好的德行,就会具备好的社会威望,能够以德服人,在管理中自然会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和较高的威慑力。
  三、慈爱的仁者情怀
  学校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所以,学校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而管理人就得以人为本,一切都要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才能,激发人的工作激情,使每个人都成为学校的主体,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教学工作和自身成长的美好前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校长具有悲悯的仁者情怀,有爱心,讲仁义。这样在组织管理的时候,自然能够“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真正立足于人性化的管理和人文化的教育,以人性魅力和人本主义关爱构建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并借助自身的仁爱之心和行为示范作用,去影响教职工,去熏陶教职工,实现对学校最优化的管理。
  四、开拓创新的精神
  如今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瞬息万变,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如果墨守成规,故步自封,那么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作为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总是“抱着老弦弹”,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自然会在课改的浪潮中无立足之地。如果缺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那么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滚滚而来的发展浪潮吞没,被光阴的辚辚战车抛弃。可要获取前进,又谈何容易!毕竟课程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没有范例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探索,这就要求校长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开拓的能力。积极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住机遇,深化课改,多快好省地推动学校教育的长足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踏实肯干的作风
  人们常说,好领导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由此可见实干的重要性。在现实的教育队伍中,往往不缺乏好高骛远的空想者,缺少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尤其是一些校长,为了政绩,为了名利,常常置学生的长远发展于不顾,做一些虚假的、浮夸的事情。有一点点成绩就大肆鼓吹,尽情炒作,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这其实不仅仅伤害了学生,而且还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喜欢口头上夸夸其谈,而行为里无动于衷的人,最终都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能劳碌一生却一无所获。而唯有俯下身子,甩开膀子,大干实干的人才能成就伟业,建立功勋。校长肩负着学校发展的重任,仅靠说是不行的,必须得多做,像老黄牛一样,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将学校的事情和教育的事情办好。
  总之,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具有独立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仁慈的情怀、创新的精神和勤恳的作风,如此才能满足时代变革和学校发展的要求,才能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
  (作者单位:河南西峡县城区三小)
其他文献
介绍了CTI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针对有线电视行业的客户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基于语音板卡建立有线电视呼叫中心系统的方案。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而又难以彻底解决的工程质量问题,出现裂缝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
[摘要]文章阐述了信息能力在高校学生未来职业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信息能力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高校应营造开放式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研究性学习,构建“指导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 信息能力 培养模式 研究性学习   [作者简介]孙华(1964- ),男,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教授,硕士。(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中图分类号]G642
如何在现有网络条件下进行多媒体音视频数据的有效传输控制是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现在较多地采用流媒体技术来解决网络多媒体传输和播放的实时性需求,而自适应流媒体
十九大新闻中心2017年10月22日上午举行记者会,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并表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长期的职业生涯考虑,以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职业转换和可持续能力为目标,避免过度追求岗位的无缝对接,着重从宏观上实现职业对接,通过构建“纵横结合”一体化
2016年起,威海市长征小学便将“八会学习习惯养成”确立为重点课题,举全校之力研究落实。说起“学习习惯”,并不是很有新意的工作,长征小学为什么要在这不具创新优势的项目上花大气力呢?下面就从思考与行动两方面加以介绍。  一、向上飞扬:追寻以人为本的生活教育,找准课堂育“人”最佳着力点  我校的特色是“生活教育”,几年来,我们一直在生活课程、生活课堂、生活实践等领域探索,努力让师生享受当下的校园生活,